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 > 正文

丹阳“阳光体育”传统项目多 乡土气息浓

作者:周竹生 发布时间:2015-10-22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丹阳市司徒镇是一座千年古镇。每当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时间,镇上的中心小学校园就会出现以往古镇集市或者庙会上才能一见的杂耍把戏。滚铁环、打地鼠、抖空竹、捉白果……校园里到处都是师生活动的身影,孩子们玩得有滋有味,满心欢喜。24个班级,班班都有适合的特色项目;1100多名学生,个个都有喜欢的游戏种类。

国家提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江苏提出“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丹阳人为给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活动大餐动足了脑筋。他们在“活动内容”上做文章,将整齐划一的单调运动变为形式多样的游戏娱乐活动,充分体现活动的地域性、民间性、游戏性、趣味性。

司徒中心小学校长张合顺和教师们想到了司徒大地上散落的民间游戏瑰宝。经过挖掘、筛选、整理、完善,确定了十余项具有民间趣味和地方特色的游戏项目。跑、滚、掷、踮,既锻炼耐力,又考验智慧,阳光体育的理念在此得到落实和体现。

在另一座千年古镇丹阳市访仙镇,这里的孩子体会到了威风锣鼓的雄伟和翩翩舞姿的曼妙。访仙中心小学大课间活动主推腰鼓和现代舞,体现了传统和现代的衔接。学校挖掘民间腰鼓技艺,并加以科学编排。腰鼓一响,鼓点整齐,动作划一,彩带飘飘,气势恢弘,伴随着旋律优美的校园舞,学生们舒展身姿,在活泼的氛围中享受健身的乐趣。

一校一特,百校百景。丹阳市各级各类学校大课间活动因地制宜,在个性中张扬特色。蒋墅中心小学有计划地开展“8+1”体育活动,“8”即八项基本体育技能:一年级跳绳、小篮球,二年级踢毽、沙包投递,三年级板羽球,四年级乒乓球,五年级篮球,六年级排球;“1”即美术、音乐社团活动。大课间活动让学生们体能素质普遍得到了提高。有一年,学校在全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只得到9分。开展“阳光体育”之后的第二年,他们一举拿到68分,获得了小学组团体第四名。

民间游戏老行当被植入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之后,便受到学校师生的喜爱,得到学生家长的欢迎。当地的老百姓看到老一辈玩转的游戏如今在孩子身上得到了传承,十分欣慰。一大批外地的学生爱上了本地的民间游戏,融入了本地学生之中,成了地地道道的丹阳人。

大课间活动催生了一批民间游戏达人,造就了一批体育传统项目品牌学校。云林中心小学和中学因陋就简,引导学生开展喜闻乐见的花毽体育活动,将小小花毽踢进了全国农运会;河阳学校倡导“以球健体、以球益智、以球陶情、以球促劳”的足球理念,8次获得镇江市冠军……

在丹阳,各种球、毽、绳、圈、棍、棒类体育器材就和书包一样,与学生们形影不离,成为他们最好的玩伴。大课间时间一到,孩子们便会不约而同地操练起来,起舞弄倩影,挥棒耍把式,球不离足,棍不离手。日积月累,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孩子个个都有三招两式。

“大课间活动并非纯粹的选育体育竞赛项目的种子选手,更重要的是在每个学生心中播下‘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我成长’的种子。”丹阳市教育局局长韦立忠说,下一步,他们将进一步吸收民间游戏体育的精华,传承和发扬民间体育艺术、民族精神,使以民间游戏为主的活动更丰富、更有趣、更精彩,让全市学生在民间游戏文化大餐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编辑:周灵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