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 > 正文

淮安淮安区:让“道德之花”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作者:吴志勇 项生 发布时间:2015-10-22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近日,淮安市淮安区各校学生的感人事迹频频见诸媒体,成为该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美谈。这是该区近年来发挥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中共中央华中局旧址等红色基地“营养土”的作用,让学生“道德之花”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缩影。

老少牵手暖人心

元月18日中午,淮安曙光双语学校初一(1)班学生赵敏吃完午饭,乘坐207路公交车赶往学校。上车后不久,一位70余岁的老奶奶上了车。车上非常拥挤,赵敏主动给老奶奶让了座,可是起身后她才发现,自己个子不高,根本够不着正上方唯一的拉环。就在赵敏因站立不稳而左右摇晃时,有一双温暖的大手扶住了她。她回头一看,原来是那位老奶奶。“闺女,站好了,我牵着你。”“奶奶,没事的,我站得稳。”可是老奶奶一直牵着她的手不放,直到公交车行驶完10多公里的路程。同车的市民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一刻,并以“冬日公交车上最感人的牵手”为题将照片在网站上发布,被众多网友力挺。这则牵手故事也温暖着隆冬下的古城。

见义勇为智擒贼

3月11日上午,淮安中学二部高二(15)班陈绍将同学骑着自行车回家,就在骑到楚州实小附近时,一个人突然慌慌张张地从对面巷子里冲出来,后面还跟着一个穿制服的保安。“抓小偷!”保安的大声呼喊让他明白了眼前发生的一切,他毫不犹豫地调转车头,朝小偷逃跑的方向追去。面对小偷的拳脚相加,陈绍将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巧妙地与其周旋,并最终将其制服。随后,他与赶来的区人民医院保安一起将小偷押送至警务室,交由民警处理。第二天上午,淮安市公安局楚州区分局治安科的相关同志来到该区教育局,表达了由衷的谢意,“感谢你们教育界培养出了一名智勇双全的高中生,以后打人民医院主意的窃贼将望而却步!”

爱心捐赠送温暖

叶啸是淮安技师学院大二学生,正是花一般的年龄,可是无情的白血病剥夺了原本应属于他的欢乐……一人有难,八方支援。在得知叶啸病情后,朱桥中学立即发出倡议,开展爱心捐款行动,共筹得善款7200多元。关心叶啸的绝不止朱桥中学。据悉,自年初开始,该区全体师生除了积极参加区政府组织的“送温暖,献爱心”慈善捐赠活动外,还利用全国“助残日”“学雷锋月”等时间开展爱心捐赠。仅一、二月份,文通中学、车桥中学以及多个乡镇的中小学校就为患病学生捐款3万余元。

拾金不昧重诚信

4月30日,淮安中学二部高三年级(10)班的张祎曙同学在一小区门口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3000多元现金以及失主的身份证和银行卡。他在小区门口等了好长时间,都没有人来认领。第二天,他又前往小区查看,看到失主张贴的寻物启事后,主动与其取得联系,将钱包归还失主。失主万分感谢,想要给他报酬,却被婉言谢绝。失主给学校送来感谢信,赞扬该校“学总理、创三好”教育的成功。

“赵敏、陈绍将、张祎曙等同学的行为都是自发的,是我区‘红色德育’长期熏陶的结果。”该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区的德育工作已经从原来的‘教师说教’变成了学生的亲身实践。这样,我们培育出的‘道德之花’才能历经风吹雨打,才能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编辑:周灵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