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无锡市惠山区12所中心级小学、1200余名学生齐聚石塘湾中心小学,孩子们纷纷亮出自己的拿手绝活:一年级孩子挺直腰杆,对照着字帖一笔一画书写古诗;300多名阳山中心小学的小朋友挥舞羽毛球拍,发球、扣杀,动作有模有样;另一侧,杨市中心小学的学生颠球、运球、射门,跑个不亦乐乎;体育馆里,钱桥中心小学的器乐演奏、堰桥中心小学的国学经典诵读、洛社中心小学的英语歌曲联唱等节目,无不令来宾们交口称赞。
这场为期半天的现场展示活动,正是惠山区教育局实施“国学经典诵读”和“五个一”工程一年来的集中亮相。
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抓手
2011秋学期起,惠山区教育局在全区初中和小学启动了旨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五个一”工程和“国学经典诵读”工程。“五个一”工程即“写一手美观的汉字、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会一种手工小制作、有一项艺术特长、掌握一项运动健身技能”;“国学经典诵读”工程则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设国学课程,并作为“区本课程”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更为系统、全面的国学经典启蒙教育。
两项工程是惠山区对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这一要义的区域解读和生动实践。在这之前,该区教育局就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和准备工作。2010年底,他们着手自主开发国学教育区本教材,9本汇集了集体智慧的《国学经典主题赏读》,由浅入深,涵盖面广,满足了不同阶段学生对国学经典教育的需求。同时,他们还根据课标要求和区域教学的实际水平,明确了具体的教学目标和考评办法。
“写字让人专注,英语口语使人自信,体育让人强健,艺术让人优雅,劳技使人巧慧,如同不同的营养,给生命之树拔节的力量。”天一实验小学教师蒋庆的一番话,说出了不少老师的心声。
兴趣是最大的学习动力
在推进“国学经典诵读”和“五个一”工程过程中,记者发现,惠山区许多学校牢牢地抓住“培养学生兴趣”这一点,引导学生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进而让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和真切的情感体验,受到良好的熏陶。
省锡中实验学校将实施“五个一” 工程与日常教育教学有机融合。记者看到,学校不仅定期展示学生的书法作品,还向外推荐优秀作品,有的已经入选省市级优秀书法作品集,激发了学生展示才华的信心。阳山中心小学针对羽毛球社团和书法社团成员多的现状,根据队员年龄和技术水平分组开展活动,实现因人施教。天一实验小学则注重多样化的评价,设置“五个一学习标兵”“闪光卡”和“明星卡” 等多项奖励,开展“小达人”特长评比,鼓励孩子们发展特长。
“一个都不能少”
挂牌“无锡徐悲鸿美术学校”的藕塘中心小学,于2007年创办了“少年书画院”,以书画教育为主的系列艺术教育已经成为该校的鲜明特色。“五个一”工程实施以来,学校把工程实施与特色建设相结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全校800多名学生通过了书法考级,300多名学生在全国美术书法大赛中获奖,659件书画作品在“五个一”工程总结现场会上展出。
在惠山区教育局的激励和引导下,该区不少学校和藕塘中心小学一样,制定了“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三步走创建方案,“校校有特色、人人有特长”的素质教育美丽画卷已经在惠山区徐徐展开。全区90%以上的小学生能熟读对应读本的全部诗文并熟练背诵其中的三分之一,堰桥实验小学90%以上的学生参加了竖笛演奏学习,阳山中心小学每学期都有百余幅学生书法作品在报刊上发表……
惠山区教育局局长刘俊伟告诉记者,他特别欣赏以整个教学班和整个年级为单位进行的展示,因为“这是常态下学校教育工作的组织方式”,他还表示,今后活动汇报、展示、考核评价也都能让全班、全年级学生全体参与,“一个都不少”。
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
两项工程启动后不久,惠山区一些学校发现,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兼职教师水平不适应的问题逐渐凸显,这对工程实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为解决这一普遍问题,惠山区教育局于年初启动实施教师素养提升“四个一”工程,并同时出台了相关奖励办法,对骨干教师“十二五”期间正式出版的教育教学研究专著进行评比和奖励。同时,该区不少学校作出了探索性实践。他们善用资源,精心组合,巧妙安排,通过组织专门培训、促进教师交流、外聘骨干教师、评优激励等方式促进指导教师专业水平的全面提升。几乎所有参与活动指导的教师,都已经超越了原有的课堂和学科,在指导学生的同时也大幅提升了自身的能力。
“每一名学生健康成长,每一位教师持续发展,每一所学校人民满意”,这是惠山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追求。惠山的教育人深知,在孩子们的成才之路上,不应该只有一座独木桥。培养学生的特长、技能和全面素质,将为他们打开一扇扇新的大门,让他们拥有更多的选择和可能,从而走向更加广阔、更加美好的未来。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