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扬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享誉全国,在中央文明委组织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中,扬州连续获得地级市江苏第一、全国前列的好成绩,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荣誉称号,涌现出“诚信中学生”徐砺寒、“最美中学生”管仲培、“孝德之星”王延俊等一批影响全国的学生典型。
创新开展感恩•励志教育,每年分别确定一个主题,分别突出“感恩师长”、“励志成才”、“感恩祖国”、“孝德”、“存好心、学好人、做好事”,引导学生懂得思恩、知恩、感恩和报恩。
创新开展“扬州好人”进校园活动,组织开展了“扬州好人”宣讲团进学校巡回宣讲等扬州好人进校园活动近1000次,受教育人数28万多人次。
创新开展社区中小学生学习辅导站,辅导采用名师“坐堂”、个别“问诊”和对症“下药”的方式进行,市区16所辅导站坚持每周活动一次,每年免费辅导学生10000人次以上。
创新开展城乡中小学生互动体验活动,制定了《扬州市城乡中小学生互动体验实施方案》,确定40个互动体验基地,每年分批组织城乡学生分别进城下乡参观体验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变化。
创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立“阳光心苑”(心理咨询室),每月推出一次亲子大讲堂活动,每个季度组织“走进学校”、“走进社区”、“教育乡村行”等活动。
创新开展“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各学校、各乡村学校少年宫、各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通过搭建“经典诵读角”、“亲子读书会”、“书香家庭评比”等平台,组织了“中华诵•经典诵读进校园”、“读千年美文,做美德少年”、二分明月经典诵读大赛、全市英文经典诵读推进会等活动。
创新开展宏志班集群帮扶教育,全市19所学校举办宏志班69个,宏志生人数达3000余名,覆盖全市6个县(市、区)。
创新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在全市农村中小学广泛开展以“五清楚”、“四优先”、“三沟通”、“双管理”和“一对一”帮扶机制为主要内容的“54321”留守儿童关爱行动,5万余名教师、“五老人员”、“社会妈妈”和爱心人士成为“代理家长”,379所农村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之家”,5万名留守儿童学有所教、情有所护、安有所保。
(扬州市教育局)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