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徐润福)近年来,镇江市丹徒区以“苏南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统揽全局,以建设“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为抓手,突出“八个一样”,即:校园环境一样美、教学设施一样全、生均公用经费一样多、教师素质一样好、管理水平一样高、学生个性一样得到发展、学校安全一样得到保障、人民群众一样满意,努力建设教育公平,实现了义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提升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学校布局更加科学,促进了“城乡一体发展”。 合并上党中心小学和支显宗中学,组建支显宗学校(九年一贯制);投入2.3亿元,新建镇江市宜城中学,丹徒实验学校初中部和西麓中学并入宜城中学。目前,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发展均衡,适龄儿童100%就近入学,4107名随迁子女免试、免费、就近入学。
教育资源整体优化,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投入资金2.73亿元,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校安工程,总面积达22.97万㎡。投入6000余万元,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装备升级工程”,义务教育学校100%达省定Ⅱ类标准,70%学校达省定Ⅰ类标准。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全区义务教育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基本实现“教师网络学习人人通”,23所学校创成“市数字化校园”,占比达80%。
师资配备日趋均衡,初步建立教师区管校用体系。 强化紧缺学科教师补充,近两年招聘音体美教师15人,结构性矛盾极大缓解。教师素质普遍提高,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99.5%,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99%,义务教育学校区级以上骨干教师30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22.1%,超过省定标准。教师区域交流成为常态, 2014年全区义务教育学校交流教师243人,其中校长21人、骨干教师49人,占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17.3%,优质师资向边远学校、薄弱学校倾斜,分布逐步均衡。
办学水平普遍提高,“宜人教育”展示风采。 坚持依法办学,全面规范办学行为与从教行为,学校随机均衡编班。践行“宜人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快乐发展、全面发展。全面推广“导师制” “志愿导学”和“片区合作”,组织各类社团活动,为每位学生提供多元发展、个性发展空间。按从特色项目到学校特色、再到特色学校的路径,加强文化建设,打造教育品牌。石马中心小学“少年军校”、辛丰中心小学“珠心算教育”、三山中心小学“丹徒田歌”等在省内外产生广泛影响,成为丹徒教育名片。
保障机制逐渐完备,督查问责纳入考核。 区政府成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构建起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的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部门、各镇(街道、园区)协同推进的组织格局。强化督查问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纳入督政、督学考核范围。加强经费保障,区财政单列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区财政预算,逐年提高义务教育预算内生均事业费和生均公用经费,连续三年高于省标10%,预算内教育经费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例超省定要求。
(镇江市丹徒区教育局)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