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 > 正文

沛县青少年法制教育实现长效化常态化

作者:杨士昌 华德阳 发布时间:2015-10-23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杨士昌 华德阳)近年来,沛县教育局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切实加强青少年校外法制教育阵地建设,积极构建青少年法制教育新机制,取得明显成效。

全力推进法律进校园工作。沛县关工委从政法单位精选156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司法干警担任全县中小学的兼职法制副校长,并对校园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对法律认识的误区进行调研,做到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课。同时,由法制副校长牵头成立“警校共育室”,有效预防和遏制不法事件的发生,推进学校依法制理工作的开展。根据法制教育纲要要求,适时对青少年开展法制教育,使广大师生积极检举揭发犯罪线索。

建立“社区、学校、家庭”互动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机制。一是在全县381个社区中建立青少年社区法律学校,聘请645名“五老”法制报告员与司法所、法庭、派出所人员任教员,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律学习活动;二是在社区街头显著位置设置法制宣传栏,定期将法律知识放入专栏,让放学回家的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明法知理;三是在社区建立法律图书室,免费向居民和青少年开放;四是建立一套学法制度,定期在社区开办家长法制教育课堂,提高家长法律素质,共同致力于青少年法制教育;五是建立一支法制教育志愿者队伍,通过发放法制宣传页、法律服务卡、公布法律服务电话等方法,向社区家庭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便捷的法律服务。

积极依托镇司法所、法律服务所、社区民调会、“五老”帮教组织,多措并举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一是组织镇司法所依据镇法制教育规划,定期到社区、学校督导青少年法制教育纲要的落实情况,督促社区、学校法制教育“教材、师资、课时、经费”的落实;二是定期组织律师、社区法律服务所、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利用中小学安全教育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深入社区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定期开办青少年法制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家长与学生共同学法;三是依托社区调解员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当邻里之间因宅基地、赡养、劳务等发生纠纷时,让学生积极参与调解,让学生在案情劝勉中既充当调解员又受到法制教育;四是发动“五老”帮教组织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向青少年和学生家长讲诉两劳回归人员如何改造自新的经历,让青少年从最直接、最现实的事例中受到警示教育。

改县关工委还联合政法部门编印了《为了明天》法制教育挂图、《法制教育故事》画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多种资料,发放各类法制宣传教育资料20万余份、书籍15万册,开展各类校园法制讲座960余场,播放未成年人法制宣传电影500场次,对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作出了积极贡献。目前,我县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已常态化,经社区民警、法制副校长、法律援助工作者、法检干部、心理咨询师及广大“五老”组成的“导航队伍”“护航队伍”“引航队伍”“领航队伍”“伴航队伍”活跃在城市乡村。

(沛县教育局)

编辑:陈路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