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杨德胜)近9年来,扬州连续推进师能建设“百千万”工程,这作为扬州教育区域性整体实施“54321”教师发展模式中的关键一环,引领一大批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路上越走越坚实。
师能“百千万”的九年历练
2014年度扬州市师能建设“百千万工程”历时大半年,全市350余名校长、2500余名骨干和15000余名青年教师参加了活动。在各地、各校层层选拔推荐的基础上,共有66位校长、71位骨干教师、271位青年教师获得市级表彰。
2006年,第一次“百千万工程”活动实施之际,扬州教育提出向课堂要质量,工程的主题是“百名校长上好课,千名骨干教师城乡结对交流,万名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随后九年活动主题不断深入,直击教育内核。
“54321”为教师搭建多元平台
九年来,扬州教育整体推进“54321”教师发展模式,“5”,即打造“五类团队”,名师团队、骨干团队、新秀团队、培师团队、科研团队百花齐放;“4”,即搭建“四大平台”,教师结对平台、组团平台、送教平台、推优平台共同发力;“3”,即建立“三考制度”,青年教师考学、高级教师考核、骨干教师考评持续增压;“2”,即实施“两轮驱动”,双“百千万工程”强德强能;“1”,即围绕“一个导向”,“以提高教书育人质量为根本导向”落地生根。
目前全市共有“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6人、中小学正高级教师45人、省特级教师121人、市特级教师152人,2014年新增省特级教师22名(通过率全省第一)、市特级教师50名。我市骨干教师考核打破终身制,全市各级各类骨干教师3600多人,2014年考核中,17人考核不合格,被取消当年津贴,如果连续两年不合格,还将被撤销其骨干教师的荣誉。
全市2007名教师参与异校交流
2014年扬州市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共有2007名专任教师参与异校交流,以教师交流促进教育均衡初现成效。该市除教师参与交流外,还有134名公办中小学校长参与交流,交流形式丰富多样,包括区域学校组团内交流、乡镇区域间或区域内交流、城乡学校交流等。
2014年,市教育部门还专门制定《市直初中学校教师和校长交流管理办法(试行)》,其中给予交流教师以多重政策激励,如选拔校级领导时,交流情况将作为重要依据之一。确定青年后备干部时,一般应有在2所以上学校任职经历。教师和校长在晋职晋级、评选市级以上综合表彰奖励以及申报特级教师、名校长、市级骨干教师等称号时,一般须有2所以上学校的任职经历。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