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华德阳 蒋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小学生的心理负担越来越重,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几年来,沛县教育局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亟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从2014年6月起,沛县教育局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该县学生的实际,已经着手加强和改进该项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缺少心理健康专业教师,是影响该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支持、鼓励教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习,参加心理健康专业考试,争取取得心理健康咨询专业资质;另一方面,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班主任工作,对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去年7月7日至14日,该县举办班主任培训班,期间,专门对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二是开展心理健康进课堂活动。 从2014年9月起,全县各中小学将把心理健康教育排入课表,每班每学期至少开设5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同时,发挥学科渗透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溶入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工作中,把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与课后个别辅导相结合,关注学生变化,对于个别心理异常学生及时介入干预、疏导纠正。
三是加快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工作。 根据相关标准,在中小学校推进心理咨询室建设,首先在县直学校、镇中心学校建立,之后逐步向农村基层小学推进。同时,完善心理咨询室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咨询室的作用,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沛县教育局)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