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朱辉)镇江市丹徒区围绕“宜人教育”,深化学校文化建设,积极探索德智体美的有机融合,构建以“宜人”为核心的全方位德育工作体系,突出抓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教育。
一是积极引导各级各类学校结合各自学校的历史文化积淀、所处的区域特性、教师队伍、生源特点等方面提炼、深化,形成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并不断提升,不断系统化,形成各具特色的学校文化。重点从环境、制度、行为和活动等四个层面推进学校文化落实到实处。
二是高度重视学校隐性文化建设,在行政中,实施“领头雁工程”,进一步淡化领导意识,大力弘扬主动服务与乐于奉献精神,使学校行政人员成为教职工的贴心人、服务员与学科发展的排头兵;在教师中,浓郁“爱与责任”的师德追求,全面实施“三关心”活动(关心教师生活、关心教师工作、关心教师情感),积极倡导争做“五型教师”(专业型、科研型、智慧型、创新型、奉献型),强烈教师的幸福指数和成功意识,不断凝聚、激发事业发展的正能量。改革优化校内绩效考核制度,积极构建科学高效的激励机制,加快形成“重师德、比能力、争贡献、树形象”的学校绩效价值核心。
二是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举办教育讲座、科普宣传、文化论坛、辅导报告等活动,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知识竞赛活动和技能创新大赛,引导学生养成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坚持学习、全面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行为习惯。
三是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实施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完善体育设施设备,深入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建立学校大课间活动评比制度,开发推广简便易行、学生喜爱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校园体育项目,全面推动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使每个学生至少掌握两项体育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终身体育锻炼和健康生活的方式。
四是改进美育教学,坚持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怡情,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项目和艺术活动,在中小学校普遍组建学生艺术团、合唱团、舞蹈队等,通过开设音乐室、舞蹈室、书法绘画室、民族民间工艺制作室等,为学校提供艺术活动的场所,使中小学生具备一项艺术特长,经常性开展学生艺术活动,丰富课余生活,营造校园艺术氛围,培养学生健康情趣、健全人格、高尚情操。
(镇江市丹徒区教育局)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