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 > 正文

扬州中小学专职“足球教练”234位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1-23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从2013年开始,扬州市教育局就出台相关意见,在中小学重点开展校园足球项目,并成立了首批46所市级校园足球试点学校。2015年,这46所学校中有39所创成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宝应创成省校园足球试点县。

2015年扬州市要求各中小学,每班每周需安排一节体育课上足球内容;学生在体育与艺术2+1工程选项时,必须选一项足球项目,确保全校学生参与足球运动;各学校根据实际编写一本校园足球校本教材;39所足球试点学校必须进行系统授课。初中学校,每周3节体育课,至少有一节体育课全部讲授足球内容,留出充足的时间开展足球运动。这样一来每学期会有18-20节为纯粹的足球课程。

由于扬州足球试点学校启动较早,基本上已经步入正轨,足球教师的缺口并不大。当前试点学校专职足球教师共有234名,其中小学114名、初中82名、高中38名。少数学校还聘请了专业运动员作为“外教”,小学大约有15位,初、高中分别有2位。这些“外教”进入校园需要有足球专项特长以及二级运动员资质。

该市从以下方面扎实抓好青少年足球工作:

进一步加强校园足球的推进工作。 将校园足球开展情况纳入对各地各学校年度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重点内容之一;在义务段试点学校落实好“每周一节足球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中的足球活动开展;深化市级及以上校园足球试点校足球文化的营造及全市中小学校足球技能的普及率,通过二至三年的时间,普及率力争达到70%以上(试点校达到85%以上)。

建立优秀校园足球苗子的培养体系。 建立校园足球“层层培养、完善体系、社校结合”的优秀足球苗子的人才培养体系,即:建立班队→校园足球俱乐部队→校年龄组队→县(区、市)年龄组代表队→扬州市中小学生代表队的培养体系,培养一批具有资质的专职校园足球教练员、裁判员,力争在短期内使扬州市的校园足球水平达到江苏省中上水平。

营造社会参与的校园足球发展机制。 在各学校自身开展校园足球的基础上,鼓励社会力量的介入,一是向社会聘用具有较高足球专业技能的退役足球运动员到学校担任教练员。二是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到社会开办的业余足球俱乐部参加足球技能训练。

精心培植校园足球赛事展示平台。 检验校园足球开展的好坏,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通过竞赛的手段来展示,扬州市从二○一二年起开展了“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宝应县更是从一九九七年就举办了“县长杯”中小学生足球联赛。目前全市46所试点校全部开展了“校长杯”校园足球联赛,这三级联赛也是展示我市各级校园足球开展的平台,办好联赛,也是促进扬州市校园足球进一步开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编辑:周灵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