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蒋宜贤) 近期,徐州市丰县教育局大力推进“诗词进校园”活动,成立了中小学诗词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完善了推进方案,明确了诗词诵读的目标和具体措施,建立了检查督导评估机制。各学校纷纷行动,诗化校园环境,使校园到处洋溢着浓浓的“诗香气”。
“诗化”校园环境。丰县实验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东教学楼为童诗楼,一楼百米童诗长廊展示师生诗作,走廊展牌为诗海拾贝、诗意童年、诗韵飘香、诗情画意、童诗飞扬;西教学楼为经典诗词楼,一楼为“中华美德篇”,从孝敬、尊师、诚信、礼仪、感恩、勤学、自信等方面熏陶感染学生,二楼重点展示弟子规、三字经、晨读对韵、论语及子集等,三楼则以精美古诗词、历代美文欣赏为主。其他各学校也根据各自实际,从“诗化”校园环境入手,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每一处景致含情,增强了校园的诗意氛围。
搭建诗教平台。近年来,丰县各学校纷纷成立校园诗社,开办童诗童报,举行诗教活动,搭建诗教平台。“诗歌节”“元旦诗会”“诗社梨园采风”等活动成为学校保留项目,有的学校将诗教工作延伸到家庭,开展“亲子共读”、“亲子共诵”活动;有的学校开展“书香家庭”、“书香少年”、“书香班级”评比活动;有的学校安排骨干师生到校外采风,激发创作激情。实验小学的《星星树》童诗社,出版了《现代精典童诗》、《廉洁文化》等校本教材和《雏音》校刊、《星星树》童诗童报;还有不少学校积极鼓励校园文学社团开展多种形式的诗教活动,定期出版校刊或在校刊、校报中开辟诗词专栏等,为诗词进校园活动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建设诗教队伍。丰县建立了诗词创作队伍培训制度,组织校长、骨干教师听取诗词讲座,培养诗教工作骨干;邀请县诗词协会到各校讲授诗词格律及诗词创作技巧,组织语文教师听取有关诗词的学术报告,引导教师尤其语文教师研究中华汉字,感受中华诗词的语言魅力,提高了诗教队伍的业务水平。
强化课堂渗透。在诗教工作中,课堂教学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丰县在学科教学中多渠道、全方位渗透诗词教学。高中结合新课程的特点和语文学科模块分布的要求,开设诗词鉴赏选修课程;初中对古诗词开展专题教学;小学侧重培养学生诵读能力。县实验小学分年级精编《现代经典童诗》、《精美古诗词》校本教材,并将其纳入课表,每周一课时;县实验中学每学期精选50首诗词刊印成册,供学生学习。各诗教课堂或指点启发,或诵读感悟,或以写代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诗教的立德、启智、健心、燃情、育美、创新六大功。
(丰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