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下午6点,已是放学时间,但在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汽车实训中心,该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20多名学生仍在兴趣盎然地探讨专业知识。2014年1月,该校与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共建五年制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引入德国手工业协会“汽车机电服务技师”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在保证上好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同时,嵌入中德诺浩本土化的德国HWK课程体系,并以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这是泰州市开展国际教育、提升学生多元文化素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市坚持走“农村教育城市化、城市教育现代化、现代教育国际化、国际教育特色化”的发展路径,大力推进国际教育。10月26日,记者走进泰州,近距离感受他们的“国际范”。
课程改革:与国际接轨
在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该校的“VCE中澳国际班”吸引了记者的注意。VCE是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证书教育的简称,由于它的课程合理及教育评估的可信度,因而此证书被世界上的许多国家承认。“VCE中澳国际班”由姜堰二中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芙班科文法学校联合举办,简称VCE课程班。学生只要修完英语和任意4门VCE课程并且合格就可以拿到VCE证书,而该证书已成为学生进入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英国等世界一流名校求学的通行证。
“我们的VCE课程班采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高中课程体系,同时结合中国教育部有关要求,开足开好中方及澳方课程。”该校校长陈余根告诉记者,VCE课程班采用以英语为主的双语教学,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适应西方教育及思维模式。几年来,在这种方式的培养下,学生的国际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学校也收获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国际班自2010年开办以来,至今已有4届、近100名学生毕业,其中80%以上的毕业生进入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3人被选为江苏青年友好使者。”该校国际教育中心主任仲伯发说。
与此不同的是,江苏省泰州中学则引进“A-Level”课程,并成立“剑桥国际中心”,开设“剑桥国际班”。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凭借A-Level成绩可直接申请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所有以英语授课的大学。同时,该校还注重优质课程的双向交流,在引进优质国际课程的同时,加强中华文化的开发与交流,成立省级汉推基地暨京剧文化欣赏体验中心。
近年来,泰州市积极支持高中阶段学校引入优质国际高中课程,提高高中国际班办学层次。课程开设以英国、澳大利亚高中课程为主,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成绩,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该市教育局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秦桂明说:“我们还吸引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到泰举办分校或合作办学,已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院校达10所以上,合作项目达40多个,5所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院校均有对外合作项目。”
友好结对:“你来我往”共发展
“除了改革课程,我们还实施友好学校结对计划,依托友好城市和校际友好关系,积极开展教师交流、学生互访和文化交流活动,建立长期稳定的校际关系。”泰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孙平说,截至目前,该市共38所学校与国(境)外学校建立友好关系,部分学校能通过网络与海外学生进行学科间的交流互动,很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国际化”成长。
前几天,就读于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初一(2)班的陈彬鑫,家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小客人——来自英国博航特中学的高一学生Kitty。陈彬鑫和Kitty同吃同住,度过了愉快的4天。而该校初二年级的徐楚琪则在今年暑期到博航特中学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游学旅行,住在结对学生Lily家,并与Lily一起上课、体验当地的生活。
早在2013年,省泰中附中就与英国博航特中学签订《建立友好学校合作备忘录》,在教学经验共享、教师专业发展、交流访问、课程共建与研发等方面进行合作。此后,博航特中学每年都会派师生代表团到访省泰中附中,与中国学生一起交流学习,体验中国国画艺术欣赏、剪纸、汉语课、中国民间舞蹈、京剧艺术等。而每年暑期,省泰中附中还会组织大规模的海外游学旅行,进行教育国际化交流。
在中小学(职业学校)开展友好交流窗口学校建设试点,指导并扶持薄弱学校和农村中小学与境外中小学建立友好学校关系,鼓励在泰高校设立大学生海外实习计划,与海外友好学校合作……秦桂明说,截至目前,该市以修学旅行或其他形式出境交流的学生达到1500人次,境外学生到该市修学旅行达到每年300人次。
值得称道的是,泰州市还着力开拓中文教学课程对外输出渠道,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到境外开设“孔子课堂”或中文教育课堂,现已有4所海外孔子课堂基地。同时,该市还在医药高新区建立一所与国际教育组织通融对接的国际学校,为在泰外籍人士子女教育提供完善的教育服务,并建设对外汉语教学“云课堂”,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推广汉语教学的国际空间。
师资队伍:培训引进两手抓
泰州教育人清醒地认识到,要提升学生的国际素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环节之一,多渠道、多形式选派优秀教师赴境外考察、培训和研修因而成为该市加强国际教育的“必备曲目”。为此,该市多次组织教师开展国际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外语教学和语言应用能力等教育国际化通识性培训与专题培训,逐年增加外派优秀汉语教师数量,并着力打造一支通晓国际教育的校长队伍,使各个学校的国际教育办出自己的特色和亮点。
完善市、县(市、区)、校三级境外培训体系和公派出国(境)访学机制,逐年增加中小学(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及管理人员出国(境)培训人数,重点支持薄弱学校、农村学校优秀专业教师出国(境)培训……泰州市为教育国际化制定的一条条扎实有力的措施,体现着该市大力推进国际教育发展的决心。
江苏省泰州中学国际处负责人范永梅告诉记者,近年来,该校先后多次组织教师赴海外友好学校进行师资交流,学校英语组教师已经全部参加过境外培训活动。同时,该校教师积极参加由省教育厅组织的各项境外培训活动,教师境外培训比率远远高于该市教育局要求。学校还常年聘请3名以上具有外专局颁发的专家证的外教,面向全校学生授课,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探究式、启发式、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增强教学趣味性。 还积极与泰州市教育局国际处合作,遴选一批有资历、有经验、有水平的外籍教师长期担任国际班外教,并与南师大、南理工等驻泰高校合作,定期聘请他们的外籍教师担任国际课程的授课任务。
“泰州将把引导师生借鉴世界先进理念、培养学生多元文化理解能力和国际竞争意识摆在重要位置。”孙平说,下一步,该市还将做好以国际理解教育为主题的交流项目,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和学校开发国际理解校本课程,建立教育国际化专项数据库,为教育决策提供支撑,为学校确定教育国际化目标和实施路径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