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市县

无锡民办校招生热度“降温”

作者:潘玉娇 发布时间:2019-05-31 来源: 《江苏教育报》

统一招生平台 全程有效监督

无锡民办校招生热度“降温”

    本报讯(记者 潘玉娇)眼下正值招生入学的重要节点,记者从无锡市教育局了解到,尽管幼升小、小升初的人数逐年增加,但今年该市民办学校的报名人数却呈下降趋势。与去年部分热门民办小学动辄七八千人报名的“盛况”相比,今年报名人数最多的民办小学第一志愿填报人数不过2300人左右。民办初中的报名人数,也由以往最多时的五六千人下降到4000人。

  这种局面的出现,与该市教育系统的精心统筹和规范治理紧密相关。今年4月,该市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无锡市区小学招生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做好2019年无锡市区初中招生工作的意见》。与往年的招生政策相比,今年除了实行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外,民办小学梯度填报志愿、初中择校“2+1”[小升初学生可同时填报2所民办初中和1所公办特色初中(班)]等变化引发了当地家长的广泛关注。

  在该市民办小学、初中,公办特色初中(班)招生计划均有增加的情况下,实际网报人数并未出现大幅上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虽然幼升小可以填报2所学校,小升初可以填报3所学校,但很多家庭只填报了1所,选择更加理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近年来无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成效更加明显,公办学校质量稳步提升,同时一批新学校的启用,大大增加了学位供给,民办学校报名出现不同程度的“降温”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这样的局面下,如何保障所有的招生入学工作都在阳光下进行,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据无锡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从“技术”和“过程性监督”2个途径找到了突破口。“一方面,我们建立并完善了全市统一的小学、初中招生平台,所有学校的招生信息都在网上公布,接受社会民众监督;另一方面,我们组成督察小组,对所有民办小学、初中,公办特色初中(班)的面谈工作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公平公正。”该负责人说。

  据了解,早在2018年招生季,该市就在全省率先启用了统一的招生平台。经过1年的不断完善,该平台功能愈加丰富,所有民办小学、初中及公办特色初中(班)的招生计划、招生进度、面谈时间、报名人数等信息都呈现其中,任何1名幼儿园、小学毕业生及家长均可登录平台浏览相关信息,这对该市的招生入学工作是一种有力的监管与督促。

  从5月18日开始,该市各民办小学、初中及公办特色初中(班)已陆续组织学生面谈。在这之前,该市教育局曾发出公告,要求所有学校在面谈时均要做到“五不得”:不得组织笔试或变相笔试;不得含有奥数等超出教学大纲、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内容;不得对家长进行调研或测试;不得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借口阻挠学生参加其他学校面谈;不得违规提前录取学生。

  “为了让‘五不得’真正落到实处,我们在过程性监督方面下足了功夫。”该负责人介绍说,面谈前,学校需要向该市教育局提交面谈方案,由教育局专门聘请专家对学校的面谈内容进行审核。面谈过程中,教育局组织人员进行跟踪和监督。当然,过程性监督也不仅仅限于面谈阶段,该市教育局还会定期召集所有县(区)教育局局长、各民办中小学及公办初中特色(班)所在校校长召开例会,及时传达国家、省级层面对规范招生入学提出的各项要求,确保相关工作第一时间落实到位。

  截至目前,该市民办小学面谈工作已经结束,民办初中和公办特色初中(班)的面谈工作也将于6月2日结束。

责任编辑:周灵

无锡民办校招生热度“降温”
发布时间:2019-05-31   
来       源:《江苏教育报》  

统一招生平台 全程有效监督

无锡民办校招生热度“降温”

    本报讯(记者 潘玉娇)眼下正值招生入学的重要节点,记者从无锡市教育局了解到,尽管幼升小、小升初的人数逐年增加,但今年该市民办学校的报名人数却呈下降趋势。与去年部分热门民办小学动辄七八千人报名的“盛况”相比,今年报名人数最多的民办小学第一志愿填报人数不过2300人左右。民办初中的报名人数,也由以往最多时的五六千人下降到4000人。

  这种局面的出现,与该市教育系统的精心统筹和规范治理紧密相关。今年4月,该市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无锡市区小学招生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做好2019年无锡市区初中招生工作的意见》。与往年的招生政策相比,今年除了实行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外,民办小学梯度填报志愿、初中择校“2+1”[小升初学生可同时填报2所民办初中和1所公办特色初中(班)]等变化引发了当地家长的广泛关注。

  在该市民办小学、初中,公办特色初中(班)招生计划均有增加的情况下,实际网报人数并未出现大幅上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虽然幼升小可以填报2所学校,小升初可以填报3所学校,但很多家庭只填报了1所,选择更加理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近年来无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成效更加明显,公办学校质量稳步提升,同时一批新学校的启用,大大增加了学位供给,民办学校报名出现不同程度的“降温”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这样的局面下,如何保障所有的招生入学工作都在阳光下进行,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据无锡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从“技术”和“过程性监督”2个途径找到了突破口。“一方面,我们建立并完善了全市统一的小学、初中招生平台,所有学校的招生信息都在网上公布,接受社会民众监督;另一方面,我们组成督察小组,对所有民办小学、初中,公办特色初中(班)的面谈工作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公平公正。”该负责人说。

  据了解,早在2018年招生季,该市就在全省率先启用了统一的招生平台。经过1年的不断完善,该平台功能愈加丰富,所有民办小学、初中及公办特色初中(班)的招生计划、招生进度、面谈时间、报名人数等信息都呈现其中,任何1名幼儿园、小学毕业生及家长均可登录平台浏览相关信息,这对该市的招生入学工作是一种有力的监管与督促。

  从5月18日开始,该市各民办小学、初中及公办特色初中(班)已陆续组织学生面谈。在这之前,该市教育局曾发出公告,要求所有学校在面谈时均要做到“五不得”:不得组织笔试或变相笔试;不得含有奥数等超出教学大纲、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内容;不得对家长进行调研或测试;不得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借口阻挠学生参加其他学校面谈;不得违规提前录取学生。

  “为了让‘五不得’真正落到实处,我们在过程性监督方面下足了功夫。”该负责人介绍说,面谈前,学校需要向该市教育局提交面谈方案,由教育局专门聘请专家对学校的面谈内容进行审核。面谈过程中,教育局组织人员进行跟踪和监督。当然,过程性监督也不仅仅限于面谈阶段,该市教育局还会定期召集所有县(区)教育局局长、各民办中小学及公办初中特色(班)所在校校长召开例会,及时传达国家、省级层面对规范招生入学提出的各项要求,确保相关工作第一时间落实到位。

  截至目前,该市民办小学面谈工作已经结束,民办初中和公办特色初中(班)的面谈工作也将于6月2日结束。

责任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