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市县

满庭锦绣,竞绽芳华

作者:仓定志 唐小晖 发布时间:2025-10-22 来源: 江苏教育报

盐南高新区将足球融入学校教育,构建“以球育人”新生态——

满庭锦绣,竞绽芳华
本报通讯员 仓定志 唐小晖
  日前,在2025年“省长杯”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中,地处盐城市盐南高新区的盐城市日月路小学女足获小学乙组冠军,男足获乙组亚军。一所学校男女足同年摘取“省长杯”冠军、亚军,创造了该联赛举办29年来的首个纪录;而在“苏超”绿茵场上盐城队48人名单中,胡书铭、庞智超、花志成等21名队员都是该区各校毕业生——“盐南子弟兵”占据盐城队的半壁江山。“我对胡书铭印象非常深刻,他的足球启蒙就在盐城市实验小学(现为盐城市第一小学)。”该校足球教师庄广东说,“他从小跑得快,习惯用左脚,那时我们还特意叮嘱他,往前冲,有机会就别犹豫!”
  据介绍,盐城一小的足球教育发轫于20多年前。2003年8月,该校启动足球周末兴趣小组,成为区域内最早长期规划校园足球项目的学校。如今,足球已融入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设立“校长杯”校园足球赛,每周开设一节足球课,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以足球项目为主,形成“班班有队伍、年级有联赛”的格局,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参与方式。
  不仅如此,足球已融入该校日常教学,成为彰显校园特色的文化名片:开发足球校本课程,举办校园足球文化节,编排校园足球题材舞台剧,建设文化主题长廊,设置班级“足球角”⋯⋯2009年,盐城入选全国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城市,盐城一小成为布点学校之一。李扬、鲁曜辉、彭伟嘉等10余名毕业生入选“国字号”集训队,20余人次凭借出色的综合素养和足球技能入读重点高校。
  盐城一小蓬勃的足球教育不是盐南高新区的个例。截至目前,该区已创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0所。盐城市新河实验小学于2009年成为布点学校,“作为省内唯一一所同时获得‘省长杯’男、女组冠军的学校,这里走出了‘苏超’盐城队的祁睿、庞智超、温竹新等9名队员。”该校副校长卞开元说。新河实小始终把“多彩活动、快乐足球”作为育人突破口,每个年级分别成立足球兴趣班,每天固定训练两次。足球兴趣班按照一至三、四至六年级组建不同年龄段的梯次队伍,开设足球兴趣启蒙、基础技能、战术配合实战等训练课。学校坚持为兴趣班均衡配备骨干教师,确保学生不因训练耽误文化学习,形成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的踢球氛围。
  国家女足主力门将彭诗梦曾就读于盐城市日月路小学。该校于2019年启动“校园足球发展2.0计划”,在“游戏足球”基础上逐步打造班级、年级、校级足球队。凭借校园足球发展的“硬底子”,该校迅速在各类青少年足球赛事中脱颖而出,男、女足在盐城市第九届运动会、“市长杯”和各类邀请赛中累计获得冠军12个。
  在各校校园足球蓬勃发展的同时,盐南高新区还探索出一条足球教育发展的新路径——“市队区办”。该区与盐城市体育局合作,分别于2021年、2023年在盐南高新区科技园小学、盐南高新区伍佑初级中学建立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实现小学—初中足球人才“贯通式”培养。“我和队友从小学起就在基地跟着教练训练,在这里,我们专心做好学习和练球两件事。”伍佑初级中学初一学生小蒋(化名)说。目前,训练基地共有8支小学、初中男女子足球队,当地政府每年投入专项资金,并配备教职工负责足球队的学习、食宿管理,配备专职教练负责组织和训练、比赛。
  对于一支足球队而言,教练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进一步提升全区足球教练员的专业水平,盐南高新区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教练开展专业技能培训。近3年来,已轮训本土教练员近百人次,其中8人、24人分别获得中国足协C级、D级教练员资格证书,实现专业教练全覆盖,当地青少年足球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得到显著提升。

责任编辑:周灵

满庭锦绣,竞绽芳华
发布时间:2025-10-22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仓定志 唐小晖

盐南高新区将足球融入学校教育,构建“以球育人”新生态——

满庭锦绣,竞绽芳华
本报通讯员 仓定志 唐小晖
  日前,在2025年“省长杯”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中,地处盐城市盐南高新区的盐城市日月路小学女足获小学乙组冠军,男足获乙组亚军。一所学校男女足同年摘取“省长杯”冠军、亚军,创造了该联赛举办29年来的首个纪录;而在“苏超”绿茵场上盐城队48人名单中,胡书铭、庞智超、花志成等21名队员都是该区各校毕业生——“盐南子弟兵”占据盐城队的半壁江山。“我对胡书铭印象非常深刻,他的足球启蒙就在盐城市实验小学(现为盐城市第一小学)。”该校足球教师庄广东说,“他从小跑得快,习惯用左脚,那时我们还特意叮嘱他,往前冲,有机会就别犹豫!”
  据介绍,盐城一小的足球教育发轫于20多年前。2003年8月,该校启动足球周末兴趣小组,成为区域内最早长期规划校园足球项目的学校。如今,足球已融入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设立“校长杯”校园足球赛,每周开设一节足球课,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以足球项目为主,形成“班班有队伍、年级有联赛”的格局,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参与方式。
  不仅如此,足球已融入该校日常教学,成为彰显校园特色的文化名片:开发足球校本课程,举办校园足球文化节,编排校园足球题材舞台剧,建设文化主题长廊,设置班级“足球角”⋯⋯2009年,盐城入选全国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城市,盐城一小成为布点学校之一。李扬、鲁曜辉、彭伟嘉等10余名毕业生入选“国字号”集训队,20余人次凭借出色的综合素养和足球技能入读重点高校。
  盐城一小蓬勃的足球教育不是盐南高新区的个例。截至目前,该区已创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0所。盐城市新河实验小学于2009年成为布点学校,“作为省内唯一一所同时获得‘省长杯’男、女组冠军的学校,这里走出了‘苏超’盐城队的祁睿、庞智超、温竹新等9名队员。”该校副校长卞开元说。新河实小始终把“多彩活动、快乐足球”作为育人突破口,每个年级分别成立足球兴趣班,每天固定训练两次。足球兴趣班按照一至三、四至六年级组建不同年龄段的梯次队伍,开设足球兴趣启蒙、基础技能、战术配合实战等训练课。学校坚持为兴趣班均衡配备骨干教师,确保学生不因训练耽误文化学习,形成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的踢球氛围。
  国家女足主力门将彭诗梦曾就读于盐城市日月路小学。该校于2019年启动“校园足球发展2.0计划”,在“游戏足球”基础上逐步打造班级、年级、校级足球队。凭借校园足球发展的“硬底子”,该校迅速在各类青少年足球赛事中脱颖而出,男、女足在盐城市第九届运动会、“市长杯”和各类邀请赛中累计获得冠军12个。
  在各校校园足球蓬勃发展的同时,盐南高新区还探索出一条足球教育发展的新路径——“市队区办”。该区与盐城市体育局合作,分别于2021年、2023年在盐南高新区科技园小学、盐南高新区伍佑初级中学建立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实现小学—初中足球人才“贯通式”培养。“我和队友从小学起就在基地跟着教练训练,在这里,我们专心做好学习和练球两件事。”伍佑初级中学初一学生小蒋(化名)说。目前,训练基地共有8支小学、初中男女子足球队,当地政府每年投入专项资金,并配备教职工负责足球队的学习、食宿管理,配备专职教练负责组织和训练、比赛。
  对于一支足球队而言,教练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进一步提升全区足球教练员的专业水平,盐南高新区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教练开展专业技能培训。近3年来,已轮训本土教练员近百人次,其中8人、24人分别获得中国足协C级、D级教练员资格证书,实现专业教练全覆盖,当地青少年足球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得到显著提升。

责任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