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头条新闻 > 正文

无锡1.7万余名老教师退休不退岗 用爱关心下一代

作者:华笑晔 王怡荻 杨洁丹 发布时间:2015-10-1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笑晔 王怡荻 杨洁丹)今年是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第25周年,在8月25日召开的纪念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25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上,无锡市关工委再次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另有8人荣获“2015年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其中4人来自全市教育系统。育人先育己,正己后正人,教育系统广大退休老教师具有威望优势、经验优势,他们爱教育、懂教育、善教育,是培养青少年的重要教育资源,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搭建多元化平台 发挥老教师余热

为充分发挥老教师在关爱工作中的作用,无锡市教育关工委搭建了主题教育、教育督导、家庭教育、校外教育、爱心资助等多个为学生服务的工作平台。2014年底,全市退休教师26040人,有17022名退休老教师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分别参与了宣讲员、视导员、校外辅导员、党建组织员等项活动,全员参与面达到有能力参与人数的96%,充分体现了老教师在关爱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全市教育关工委积极推进校站结合,不断提高校外教育工作力度。至2014年底,全市共有校外教育辅导站1819个,常年参加校外教育辅导站的退休教师有4172人。其中,宜兴市参与办站老园丁人数,达到全市退离休教师总数的10%,已举办家庭教育辅导站587个。

“做好关工委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调动老教师的积极性。”据宜兴市教育关工委主任陈富君介绍,宜兴市教育关工委采用听、学、议、比、谈等方式,组织开展学习身边先进老园丁教育活动,激励广大离退休教师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同时,每年组织2次镇教育关工委“接新兵”活动,向各镇半年来新退休的教师宣传关心下一代工作意义任务,介绍先进老教师经验体会,颁发关心下一代工作上岗证,不断为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注入新生力量。多年来,宜兴市教育系统离退休老教师参与率保持在95%以上,骨干队伍在20%以上。此外,宜兴市教育关工委先后为广大离退休教师构建了家庭联系户、家庭辅导站、与需要重点帮扶的学生挂钩结对帮扶、身边的希望工程、“四帮一”教育活动等11个关心下一代工作平台,让老教师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开展关心下一代活动。

举办家庭辅导站 将人生奉献给教育

老教师举办家庭辅导站,是教育关工委在广大关心下一代工作志愿者中创设的一种关工活动平台,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

在宜兴市徐舍镇堰头村,有个家喻户晓的家庭辅导站,“站长”是77岁的史顺珍和她的78岁的老伴王克诚。两位都是退休教师,1996年下半年开始办家庭辅导站,双休日、寒暑假都有学生来寻求辅导。“一般双休日有5、6个孩子,暑假最多的时候有40个孩子,小学、初中、高中的孩子都有。”为了让孩子们都有一个舒适的学习空间,史顺珍和她的老伴利用家里一切可利用的空间,“人多的时候,小学生安排在主卧靠窗的柜子,初中生安排在客厅的桌子这边,然后把次卧的床拆了,放上课桌,让高中生用。”

2003年,老伴王克诚得了肠癌做了手术,本该静心调养的老人却依然尽心辅导着每一个前来求助的孩子。“学生来了,不能拒之门外,要让他们带着需要的知识回家。”凭着耐心的教导,热情的关爱,一个又一个孩子在史顺珍夫妇的辅导下不管是学习能力和成绩,还是思想品德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一些外乡镇的学生都慕名而来。

对于辅导站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史顺珍夫妇不仅提供学习辅导,还在经济上给予帮助。就读于宜兴市堰头实验学校五年级的丁佳俊,在三年级时,母亲因病去世,父亲是聋哑人,家里没有经济收入,靠着低保补贴过日子。史顺珍夫妇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找到丁佳俊,经常和他沟通、交流,在学习上给予辅导的同时,给他零花钱,为他添置生活用品、学习用品、衣服,还定期去学校找老师了解丁佳俊的在校情况。在史顺珍夫妇的关爱和帮助下,丁佳俊的成绩有了明显进步,更是在去年学期末获得年级第一的好成绩,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史老师非常慈祥,她是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我非常爱她。”史顺珍夫妇辅导和帮助了很多像丁佳俊这样的孩子,直到他们大学毕业工作。“最多的时候,我同时资助6个孩子。”史顺珍说,“平常我不买衣服,觉得把钱用来资助孩子更开心。”史顺珍夫妇每年至少花费5000元来帮助贫困孩子,“我们做的这些都是小事情,不为名不为利,只图个开心,看着孩子们都成才,我们也觉得非常安慰。”

像史顺珍夫妇这样将整个人生奉献给教育的老教师还有很多,他们不辞辛苦,在家庭辅导站这块园地上辛勤耕耘,无私奉献。

发挥在职领导积极作用 关工委工作有保障

翻开今年7月江苏省教育系统关工委汇编的《在职领导发挥主导作用实绩录(二)》,可以发现,在无锡不少学校的在职领导干部,都非常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这使得各学校关工委的常态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高建宁,平时工作虽然繁忙,但他非常重视学院关工委工作,亲自兼任学院关工委主任,并且加强自身学习,去扬州参加了省关工委的培训。他经常听取学院关工委的工作汇报,并强调学校的关工委工作不能缺位,不能作为“点缀”。高建宁把关工委工作与学院其他工作统筹安排,“全院一盘棋,关工委工作是这盘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据他介绍,目前,全校已有60%以上的退休人员加入到关工委工作中。同时,学院关工委还落实了工作专项经费和驻会老同志的经费补贴,进一步改善办公条件。落实了办公场所和办公设施,保证了关工委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据悉,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早在2012年就获得了“江苏省关工委常态化建设合格单位”称号,在高职院校中属于较早获得此称号的单位。“近三年,我们以关工委自身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开展工作。”高书记介绍到,学校创建了“学习型”关工委,定期召开例会,总结、部署工作;每年举办两次专题学习;开展专题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学院积极组织老同志参加教学督导。老教师配合班主任、辅导员对学生进行面对面地指导、教育;组织开展帮困活动,为贫困学生排忧解难;建立“谈心屋”为青年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学院关工委还开展了“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职教园大讲堂、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报告会、“身边榜样”微电影大赛等系列活动,弘扬校园里的道德正能量。

高建宁称,学院今后将利用优势,继续做好关工委工作,“学院与无锡高等师范学校整合后成为了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学校,我们将请退休的老同志在新生入学时对学生进行校史教育,激发学生的爱校情怀。”此外,学院将联合学工处、团委、工会、退管会、教务处、督导室等部门,共同组织开展关工委工作,“大家形成合力,共同把关工委的工作做实、做好。”

(无锡市教育局)

教育关工委走进校园作讲座

宜兴徐舍镇堰头村名扬在外的家庭辅导站“站长”史顺珍(右)和她的老伴王克诚

编辑:周灵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