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之所以选择在家门口读高中,一方面是想着离家较近,同学熟悉,不用花太多时间适应环境,能尽快投入到学习中去;另一方面就是当年我县引进如皋的先进教育管理理念合作办学,让我相信在家门口读书同样能考取好大学。”沛县歌风中学2015届毕业生、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刘雨,用自己的成长和求学经历为母校近年来的发展作了有力的证明。
“以前我县中小学的许多优秀学生都会选择到外地就读,现在不少在外地借读的沛县籍学生都开始返乡了,周边县(市、区)的学生也纷纷到我县求学。”沛县教育局局长贺磊介绍说,为引入竞争机制,促进教育发展,2012年,沛县政府和如皋市政府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将如皋的教育管理理念和人才引入我县。三年过去了,如皋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已在沛县落地生根,给沛县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一、下定决心,锐意改革
“当年把歌风中学交给如皋来的校长管理时,我们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很多教师、学生和家长都觉得这样行不通。”沛县教育局党委书记朱思瑞说,为打消社会各界的疑虑,当时歌风中学向社会敞开了大门:通过定期举办校园开放日,欢迎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参观校园,通过走进教师办公室、学校食堂和学生宿舍参观,家长们看到教师们工作兢兢业业、食堂饭菜品类丰富、学生宿舍干净有序……生机勃勃的校园面貌,让很多家长放下心来。
学校的常规管理步入正轨后,为切实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以刘国银为首的歌风中学管理团队,又通过积极承办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并与从如皋引进的30余名教师一起上课等举措,逐步将如皋教育精细严实的管理风格和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在学校推广开来。慢慢地,歌风中学的教风、学风都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全县不少中小学也纷纷到歌风中学学习“取经”。
二、触底反弹,坚定信心
“2012年,在学校刚开始引进如皋教师进行合作办学时,我和许多教师一样,内心也有抵触情绪。当时,我大学毕业不久,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育理念很有自信,心想不学习如皋的经验,我照样也能成为佼佼者。然而,不到半年时间,我就意识到了如皋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敬业精神都让我很受启发。”歌风中学语文教师赵成朵的心理转变历程很有代表性。2013年6月,高考成绩揭晓,仅一年时间,歌风中学的高考推进率就有了很大提升。而赵成朵由于虚心学习、扎实工作,她任教的班级成绩出人意料得好。“这或许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真要感谢县里合作办学举措和如皋同行们的真心付出!”赵成朵高兴地说。
在2013年的教育教学座谈会上,沛县许多中小学的校长、教师都对歌风中学的进步和该校推行精细严实的管理举措给予了高度评价。此后,为进一步推广合作办学的成果,促进我县基础教育更好更快发展,县教育局从强化局领导班子的责任入手,通过出台一系列文件,确立了以学校管理为核心的评价机制,并从校务管理、教师管理等多个方面对学校进行考核,明确了末位淘汰的考核机制,形成了公平竞争、不甘落后的发展氛围。全县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教师参与研训、教学竞赛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各中小学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状况都得到了很大改善。
三、尝到甜头,迈开脚步
在教育教学成绩逐年攀升的情况下,2014年,沛县将合作办学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通过聘请如皋名师于进泉担任沛县中学校长等举措,将如皋更多的优秀管理理念、教学模式和教研成果引入我县。在此基础上,县教育局积极与如皋教育局协调,通过两地合作举行教育管理及教科研沙龙,定期举行专题教研活动,联合开展公开课、教师集体备课和网络资源共享等举措,促进我县教师快速成长。不仅如此,今年8月,沛县教师发展中心还聘请如皋教研员孙福亮担任县教研室常务副主任,让两地的中小学实现了统一教研、统一考试、统一阅卷。
“近几年,在高考参考人数大幅减少的情况下,我县本科上线人数和上线率实现了双提升:2013年二本上线率比2012年提高4%;2014比2013年提高3%;2015年又比2014年提高了近3%。不仅如此,现在全县广大教职工的学习热情和工作积极性都被激发了出来,沛县教育事业已驶上发展的快车道。”沛县教育局局长贺磊说。
(徐州沛县教育局)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