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头条新闻 > 正文

让教师找准自我发展的“坐标”

作者:缪志聪 梁早 张睿 发布时间:2016-04-06 来源: 《江苏教育报》

让教师找准自我发展的“坐标” 

——南京市雨花台中学推进“教师发展地图”教改纪实 

  每年南京市雨花台中学的356名教师都期待一个特别的“颁奖典礼”。这个奖项就是雨中教师“自主申报奖项”,人人有份,自主申报: “嚼得菜根香奖”“南北共进奖”“最快乐教师奖”“笔耕不辍奖”“诙谐授课奖”……五花八门,有着鲜明的个人色彩,都是教师们根据自己工作风格自拟的,可以表达自己最想表达的一种情怀。每年颁奖,校长穆耕森都要亲手把证书和奖金发到每位教师手中,在大家会心的微笑中,得到的是相互的理解和赞许。

  在这所大家都喜欢称为“雨中”的校园里,正在发生着被称为“教师发展地图”的教改实践,“教师发展地图”是指以教师能力发展路径和职业规划为主轴而设计的系列学习活动,其中包含了“教师发展动力系统”“教师发展资源支撑系统”“教师发展导航系统”三部分。“学校发展源于每位教师的发展,学校发展依靠每位教师的支撑。”穆耕森说,自主申报奖项,让雨中每位教师的独特价值得到体现,“让每位教师都可以从自己出发,确定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

  教师个性成长的“专业路径” 

  有教育专家曾把教师的教学风格划分为理智型、情感型、幽默型、技巧型和自然型。而对教师的教学风格感悟最深、描述最生动的莫过于学生。在每年一度的“学生最喜爱的教师”的评选中,高三(10)班的班长武同航曾这样描述他们的数学老师刘进全:“他用微笑诠释爱,一点一线,充满智慧,一言一语,给人启迪。他的课堂幽默、轻松,学生在他面前心灵敞开、洒满阳光,他永远做最好的自己。”

  “我是数学教师,但我现在并不是单纯地教数学。在课堂上,我还将数学结合德育,数学教学便超越了学科本身,从而使学科教学变成了学科教育。”刘进全说,通过“教师发展地图”,自己的视野大大拓展,比如“有次讲数学对生活的影响,就提及 1.01的365次方约等于23,而 0.99的365次方小于0.6,所以说每天进步一点点将会产生质的变化,每天懈怠一点点还抵不上原来的一半”。

  有了“教师发展资源支撑系统”,教师们自主选择的余地多了,他们凭借学校提供的便利条件,从自己的基础和需要出发,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路径,发展自己的教学特色。它以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为目的,是教师学习发展路径的直接体现。在这些学习活动中,既有传统的课程培训,也包括诸多新兴的学习方法,如行动学习、在线学习、参加专项实践社团活动等。

  教育和生活是相通的,学校成立了多个教师俱乐部,为教师提供丰富有趣的文化活动,促进教师的个性化发展。“1212”读书俱乐部的不定期读书交流活动是通用技术教师吴志强的最爱,他说:“现在年轻人没有时间静下心来读书,一群喜欢读书的年轻人在一起,利用课余时间,针对一本书进行交流,我觉得这种方式很好。”除此之外,不同学科的教师在交流读书时产生的跨界思维和思想碰撞,也让他获益良多。

  除了鼓励教师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发展地图”也包含了对教师传统的课程培训。学校不仅安排了针对全校教师的暑期培训,还成立了三类专业发展共同体——针对青年教师的青研会培训、针对中年教师的高研班培训和骨干教师联盟。这些培训既增强了教师粉笔字、演讲、解题能力、课件制作这些教学基本功,也及时引入了最新的教育理念。在2014年南京市第八届优秀青年教师的评比中,雨花台中学有7位教师成功获评,获评人数名列南京市所有中小学首位。

  课堂教学改革的“精准导航” 

  教师的进步最终要体现在课堂上。一说起化学老师邱荣来,高二(1)班学生姜平总能想到很多细节,“上课、批改作业、讲评试卷,每一件她都做得都很细致,很认真。她也很神奇,因为她总能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出最难的题目。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化学中获得了更多的乐趣。”

  雨中的教师们喜欢用学生们喜欢的故事传达教育意义、传递教育主张、践行教学风格、审视教学言行,让课堂更有意思,让学习更有意义。雨中关注每一位教师的发展,通过教师互动、自我反思、文化浸润,引领教师自主自觉地成长。在“教师发展地图”的设定中,学校给每位教师的课堂行为提供了“标准”,有四个步骤:第一,教研组讨论常态教学中需要改进的行为,全校15个教研组共提出300多条教师需要改进的行为;第二,学校给出需要改进的建议;第三,教师对照建议确立自己的改进目标;第四,教师撰写改进案例。在对教师的改进建议中,穆耕森特别强调“课堂上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要给每一个孩子提供平等的成长机会”。

  实践证明,课堂教学改革的源动力正是来自教师的创新创造。在这所校园里,“教师发展地图”就是一台精准的导航仪,个性化设计、多元化选择,为教海探航者们提供了最佳的实施路径。在办公室、会议室、实验室里随时可以看到教师们相互研讨的身影;在微信上、QQ里教师们的交流跨越了时间和地点的界限,一个又一个教学共同体为全体教师构建了多元化的学习、交流平台,有小范围研课的备课组、大规模教研的教研组,还有研究兴趣和方向相投的研讨组。

  方云在2014年江苏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并在市级和全国的实验创新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教师发展地图’就是一台导航仪,明确了我们共同的目的地,并给了我们更多符合自己个性发展的选择。”方云说。

  “教师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进行个性化的发展,是‘教师发展地图’所期望的教师发展方式。”穆耕森表示,“每日一课”让教师们相互借鉴,“三写一考”培养教师们扎实的基本功,“读书报告会”带给教师们丰厚的底蕴,“教师俱乐部”造就教师们丰满的个性……这些让教师专业发展更有动力,教师培训更有实效,形成了动态更新的知识体系。

  学校自主发展的“文化力量”

  书卷气是一个教师最重要的品格。一个教师的书柜里,如果只有教参而没有人文社科书籍,这个教师也许就是个教书匠,不会成为教育家。雨花台中学就有一大批读书爱好者,根据“教师发展地图”的要求,学校的教研组会将推荐的书目以电子杂志的形式放在教师发展处的网页里,教师在想读的时候可以进行选择,读完推荐的一些书后,他们会知道下一阶段还要读哪些书。

  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氛围中,教师们的认识不断深化。每年4月和9月,雨中的“读书报告会”都如期举办,已连续举办了23届。每届报告会的主题都在不断深化。如今,已经有150多位教师走上报告会讲台,畅谈自己的读书体会。“只要是教师购书的发票,每次拿来都给报销。五六千做不到,七八百没有问题。”酷爱读书的穆耕森,极力支持教师阅读。

  雨中教师发展处副主任栾娟,称自己是在读书中成长起来的,“一直受益于读书对专业发展的促进和激励”。在阅读中,她感受到了读书的魅力,也感受到了爱书人志趣相投的快乐。像栾娟一样,王琴、刘梅、张国林、崔暇、刘进全、顾淋丽、夏秋慧……一批青年教师获益于读书报告会,在阅读中渐渐地抵达教育教学的核心地带,提升了职业境界和专业品质,快速成长起来。

  在穆耕森看来,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用教师的智慧解决教师的问题,用知识分子的方法对待知识分子,用文化提升文化人”,这是雨中教师的发展哲学与路径选择,更是学校发展的“文化理论”与“文化支撑”。“教师的发展应基于教师的个体差异才会更有实效,教师找准自我发展的‘坐标’,有明确的发展前景和发展路径才会更有发展的热情,教师的发展应能同时促进学校的发展。”穆耕森动情地说道,“雨中就是一个家园,她是家庭的延伸,充满着家的亲情、温馨,师生们就像一家人,心心相印,互相帮助,相互牵着手,向着未来前行,带着家的温暖幸福成长。”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