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学期临近,全省多地公布开学返校工作方案,各校积极“备课”迎接师生——
特殊“开学季”,我们准备好了!
■本报记者 潘玉娇 王艳芳 见习记者 王小亮
临近一年一度开学季,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的开学工作较以往更为复杂,各地各校面临许多新挑战。8月18日,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防控组向各设区市、县(市、区)教育局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秋季学期中小学幼儿园开学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中小学开学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各地教育系统对照要求积极准备,努力以最佳的状态迎接广大师生入校。
从严从紧做好开学前准备
《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从严从紧做好开学前各项准备工作。以最严标准抓好学校疫情防控,严格把好开学疫情防控条件,切实做到达不到条件的不开学。精准掌握师生健康状况,返校师生员工严格实行健康状况“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本地区或从本县(市、区)外低风险地区返回的师生员工(含后勤服务人员),至少在开学前14天返回学校所在地进行居家健康监测。积极开展全员防疫培训,做好物资储备和环境整治,开学前对重点场所(区域)的环境卫生开展全覆盖消毒。提前谋划好课后服务工作,确保中小学秋季学期开学两周后全面开展课后服务。
对家长最为关心的开学时间问题,《通知》要求统筹确定学校开学时间,具体时间和批次安排由各设区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指挥机构批准后实施。各地各校要分类加强返校师生健康管控,通过告家长书、短信、微信等多种途径告知每位师生员工和家长,严格按照学校通知的时间返校。精心组织线上教学,不能正常开学的地区和学校需提前做好线上教学的准备,对初中、普通高中和中职学生实施线上教学,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开展居家学习指导。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一把手负总责,精准掌握学生返校前的心理状况,统一部署新学期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对于开学后疫情防控工作,《通知》也提出详细要求:一是做好每日常规防护,二是加强校门进出管理,三是定期开展校园环境消杀,四是加强住宿和就餐管理,五是强化学校主体责任和校园安全,六是强化组织领导和督查问责。
截至记者发稿,全省共有无锡、徐州、常州、苏州、连云港、淮安、盐城、镇江、泰州、宿迁等10个设区市确定中小学开学时间。淮安市各中小学9月1日开始组织线上学习指导,9月7日起分期分批组织学生有序返校开学;宿迁市9月1日开始组织线上教学和学习指导,9月4日起分期分批组织学生返校开学;其余设区市均于9月1日正式开学上课。南京、扬州两地受疫情影响,9月1日暂缓开学。
南京扬州重启“线上教学”
8月19日,南京全域转为低风险地区。该市教育局要求,在全域转为低风险地区21天后,分期分批组织学生开学返校,具体时间和批次经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批准后,提前3天向社会公布。从9月1日起,市、区两级主管部门可安排所辖中小学组织对学生进行线上指导。
这两天,南京不少教师已开始为新学期忙碌起来,云家访、分发教材、接种疫苗、统计学生健康状况、准备线上课程。日前,南京市致远初级中学通过学校官微“致远1+1”发布温馨通知:将与学生“线上重逢”。8月25日起,学校将陆续开展《暑期作业课程展示》活动;8月31日举行新学期线上开学典礼、线上开学第一课;9月1日,新学期线上课程全面启动。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学期线上课程将结合“双减”政策要求,在时间安排、课程设置、师生互动、作业布置与反馈等环节精细化设计,提高学习任务的针对性、层次性、反馈性,“尽可能全面考虑孩子的视力、身体发育、学业水平等因素。”
“开学网课不以学科内容为主,更多是总结暑假居家生活,并以疫情教育为必修课。”南京市瑞金路小学校长周锋说,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该校考虑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特别是针对一年级新生,或将以网络大课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进行“幼升小”衔接。
扬州市教育局目前对“线上教学”已有统一部署安排,该市教科院学科教研员们纷纷行动起来,制订学科教学计划,落实授课教师,组织集体备课……“从8月19日晚接到通知,到第二天落实到位,定方案,定内容,电话联系,分工布置……很多老师白天做志愿者,冲锋在抗疫一线,晚上还要备课、写教案、做课件、拍视频,没有一个人推诿,没有一个人诉苦。”该市教科院初中语文学科教研员王伟说。
“为保障9月1日‘线上教学’正常开展,我们从8月中旬就已研究部署,积极探索‘线上教学’的方式方法,确保开学后的线上课堂教学质量。”扬州市广陵区教体局局长叶健说。针对部分学校和教师线上授课经验不足等问题,该区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中心迅速联系网络平台供应商,将服务平台免费提供给各校使用,同时分期、分批免费组织操作流程培训,24小时为教师答疑解惑,为上网不畅的教师免费寄送流量卡。
确保不让一个疫情隐患进校园
张书涵家住南通市通州区,即将入读南通高新区小学一年级。应学校要求,家长沈女士自8月1日起每天在“班级小管家”App上为孩子进行健康上报,内容包括体温、健康状况、个人所在地等。“学校要求我们不要离开本地区,开学要出示健康码、行程码,这样做我们很放心。”沈女士表示,在老师的指导下,张书涵还学会了正确佩戴口罩和七步洗手法。
虽然还没公布开学时间,南通各地各校都为开学做好了充足准备。“必须确保不让一个疫情隐患进入校园,不让校园发生一起疫情病例,不让一所学校因疫情传播而停课停学。”通州区教体局局长丁华告诉记者,该区建立学校防控组、教体局、学校三级指挥体系,实行以班级为单元的网格化管理,师生员工全员参与,责任到点到人。“目前我区各校正在进行封闭管理,很快将高标准开展校园大环境整治,全力营造干净卫生的校园环境,迎接师生入校。”
泰州各地的各项开学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8月13日晚,泰州市城东中心小学召集40多名党员教师代表、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与新生家长一一通话,实时了解学生在泰情况。“今年我们共招收1558名新生,为及时了解新生动态,老师们与新生家长共通话2000余次。”城东中心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郑晓彤介绍说,本想简单地在微信公众号发一则消息,让新生家长自行填报相关信息,但学校又考虑到,如果家长没看微信、没关注学校微信公众号,会不会对接不到位?“特殊时期,电话沟通让家长听到老师的声音,求的是‘放心’,家长放心了,我们也就安心了。”
泰州市姜堰区全面摸排,对在市外低风险地区的2375名师生点对点通知,发布《入姜返姜通知》及《入姜申请表》,并会同交通、卫健等部门,构建师生入姜返姜绿色通道。同时,逐一告知中高风险地区师生暂缓返姜,要求市外低风险地区返姜师生严格落实14天居家健康管理,为开学提供有力保障。该区还从8月10日开始,按学校、分批次全面展开12至17岁学生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筑牢校园健康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