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中,赣榆县实验小学从谋求可持续发展出发,依据终身教育理念,以推动学校管理的转型为抓手,回归管理原点,实现了学校管理重心由“管”(即控制)向“理”(即引领)的华丽转身,打造了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
为了培植和弘扬学校基层组织和各岗位教师的主体角色意识和自我管理、主动发展的责任意识,该校对学校内部组织结构和日常运行机制进行了改革,在组织结构上,将学校原有多个、多层的中间管理机构统一整合为“课程教学领导组”、“学生成长指导组”和“信息资源保障组”三个职能小组,每一小组的组成人员上挂领导层,下联一线教师。“课程教学领导组”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和教研组长组成,统筹全校课程的开设与研发,以及教师队伍建设;“学生成长指导组”由主抓德育的副校长、德育处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和年级组长组成,负责少先队、班级建设、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等一系列有关学生成长的工作;“信息资源保障组”整合了网络信息中心、安全办、总务处和医务室的职能,负责学校教改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发布,为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相关的支持、保障和服务。
在运行机制上,学校明确:师生的日常管理以年级组为管理单元,学科教学教研以教研组为业务主体,中层干部的管理职能由组织、指挥转向协调、指导,纵向指导一个学科,横向蹲点一个年级,工作中实行了每日晨会制度、加强了教师上班点名、下班签退以及每日两次的巡课制度。从而使得学校管理的组织秩序趋于扁平、简明的网状结构,减少了信息的传递环节和人为衰竭,使管理重心下移,这样既保障了决策依据的准确性,又增强了决策落实的时效性,使教研组、年级组和一线教师的主动发展、自我完善成为可能。
(赣榆县教育局)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