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图经手机扫描秒变立体动画
转自中国江苏网
中国江苏网5月17日讯只需用手机轻轻一扫描、平面图片便可跃然眼前变成立体动画,憨态可掬的机器人,能轻松表演金鸡独立……今天上午,第26届江苏科普宣传周开幕,有趣的互动游戏、新颖奇特的科技产品等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吸引了众多观众。
今天,位于南京梦都大街50号的江苏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热闹非凡,不少家长趁周末带着孩子来这里感受科技魅力。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展台前,一个憨态可掬的机器人成为全场焦点。这个高57厘米的机器人拥有可撅握的双手,能自由变换出多种造型。据研发人员介绍,这款机器人可用于家庭娱乐、科学研究等,将程序输入后即可自主完成各种动作,还可用于研究脑电波对四肢的控制作用等。
苏州梦想人科技公司展台前,一块大型屏幕上,一只3D的动画恐龙正在接受一名小朋友“喂食”。这位小朋友手持一块画有鲜肉的平面纸板站在屏幕面前,用图片对准屏幕里的恐龙,只见恐龙一扭脖子大嘴一张,一块立体感十足、栩栩如生的鲜肉就被吞掉了。该公司的负责人戚毓超告诉记者,他们研发的产品是一款增强阅读平台。用户只要使用下载了“梦想点读书”软件即可体验。只要打开软件对普通图书进行扫描,用户立刻就能体验完全立体式的阅读体验——不仅平面图片变成三维立体图跃入眼帘,还可享受“点读”功能。
行进中的自行车在转弯时很可能因转得太突然,造成后面机动车避之不及,而引发交通事故。本届科普周展厅活动中,来自兴化市实验小学的3个“小小发明家”,就因解决了这个问题而获得了“培源奖”殊荣。他们发明了具有声光双重效果的“自行车转向自动提醒器”。
“有一次我们几个出去玩,亲眼目睹了一场事故。事故是因前面电动车忽然转向,后面的机动车没反应过来而造成的。”该项目的发明者之一、11岁的男生李恒阳介绍道,“后来我们动脑子做了一个逼真的自行车模型,随后研究设计电路,最终发明出手动和自动两种‘转向提醒器’。如果每辆电动车都能装上它,事故就能大大减少了。”该产品的发明者最大只有11岁。
在今天上午的南京主场活动中,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徐南平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卡林伽奖”中国首位获奖者、中国科技馆李象益教授及中国科普作协著名作家叶永烈教授座谈,并为2014年江苏省政府青少年科技创新“培源奖”获得者颁奖,向首批“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颁发聘书。
“科学梦想谷”网络平台及江苏省科协微博、微信也于同日上线。据悉,本届科普宣传周于5月17日—24日举办,主题是“科学生活,创新圆梦”。在此期间,各地还将举办科普进社区、入学校、到机关、下农村等各类活动上万项,包括“科普创新圆梦生活”著名科普专家系列报告、中美绿色能源科普连线、“江苏流动科技馆巡展”等。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