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操 本报通讯员 江伟明
10月7日,山东潍坊,海门市“珂缔缘”足球队力克国内劲旅山东鲁能队,勇夺2014全国U12锦标赛冠军。U12锦标赛是中国足协组织的全国青少年U系列赛事,今年的比赛汇集了山东鲁能、广州恒大、河南建业、大连阿尔滨等职业俱乐部的U12梯队。赛前很少有人想到,冠军居然被一支校园足球队夺得。
尽管成立才3年多时间,“珂缔缘”足球队已经展露锋芒,在此次比赛前,他们已经取得了U13全国少儿足球锦标赛第五名、全国校园足球冠军杯总决赛亚军等优异成绩。“再过三五年,我们希望国青队、国奥队中都有我们队队员的身影。”该队领队吴勇峰这样对记者说。
两股热情,合成一种力量
“珂缔缘”足球队的小队员们都来自海门市海南小学和海南中学,他们同时也是“珂缔缘”足球俱乐部的成员。和其他孩子一样,他们上课、考试,只是在课余时间参加足球训练,每天3小时,风雨无阻。
李太镇是“珂缔缘”足球俱乐部的董事长。他在海门当地开办了一家鞋业有限公司,只要不是忙生意,他基本上每天都要过来看一看球队。
运动员出身的李太镇,一直对体育特别是对足球痴迷不减。目前正在海南小学就读的儿子在他的影响之下,也喜欢上了足球。“我开始时想把孩子送出国去踢球。”李太镇告诉记者,“但后来一想,出国每年至少要花六七十万元,以后回国也没有小伙伴和他一起踢球。而且只是我儿子踢的话,对中国足球也没有多大帮助。”于是,他找到了当时在海南小学任教体育的吴勇峰。两人一合计,李太镇决定投资,依托学校成立一支足球队,让更多和儿子一样热爱足球的孩子能踢上球。
他们的想法立即得到了学校和海门市教育局的认可和支持,双方一拍即合,2011年5月12日,《海门市教育局、海门市舒利珀鞋业有限公司共建海门市“珂缔缘”青少年足球俱乐部合作协议书》正式签署。协议规定,李太镇每年需注资50万元到俱乐部专用账户,经费不足部分由他继续填补,球员们在校期间训练、食宿以及外出参赛等所产生的一切费用均由俱乐部承担;海门市教育局将海南小学、海南中学、海门市实验学校的部分场地提供给俱乐部使用,海南中学的一栋宿舍楼则被改造成俱乐部办公楼和宿舍楼。
俱乐部成立后,吴勇峰的角色也从海南小学的体育教师转换成了俱乐部的领队。组队、招募教练等工作迅即展开,“我们从上海‘幸运星’少儿足球俱乐部引入了7名球员,同时又在全国各地包括海门招募了一批球员,总共20余名。我们还聘请了专业足球教练团队,由他们全权负责球队的运作。”
“刚刚招生的时候,来询问的家长都心存疑虑,这不收费的校园足球能搞得好?”吴勇峰笑言,“很快,‘珂缔缘’就用优质的管理和优秀的成绩让这些质疑烟消云散了。”
做好人,读好书,踢好球
比赛,是最好的锻炼。在组建3个月之后,“珂缔缘”参加了在山东烟台举行的全国少儿足球邀请赛,
一举夺得U9年龄段A组亚军,这让这支年轻的校园足球队一下子自信了起来。
之后,“珂缔缘”又聘请了两位韩国外教和一位巴西守门员教练,中方教练也扩充到了7名,这让俱乐部的支出大大超出了预算,一年50万元的注资已远远不够。“第一年购买车辆、装修宿舍就花掉了百万有余,加上请外教,一年至少投入300万元以上。”李太镇说。
充足的资金,良好的管理,让俱乐部很快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此后“珂缔缘”接连获得多项重大赛事奖项,在全国渐渐打响了名号。近年来,“珂缔缘”在海门招收的本地球员比例逐年递增。“这不仅是因为足球成绩好,俱乐部非常注重文化教育也让我们很动心。”采访中,一位球员家长如此表示。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珂缔缘”足球俱乐部目前已经拥有95名注册球员,队员们被分为4个梯队,每个年龄段都有全国知名的选手。U12队10号球员李贤成夺得了全国U12锦标赛金球奖,金手套奖也被该队门将收入囊中。“他们不光是球踢得好,成绩也很棒。像李贤成,语、数、外三门功课是优良,跟其他孩子比毫不逊色。”海南小学校长顾卫兵介绍说,为了让俱乐部队员专心学习和训练,海门市教育局和学校按照规定,将他们的学籍正式落户在海门,而非借读或挂靠等其他方式,解决了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球队的日常训练都是利用课余时间,绝不会影响孩子们的文化课学习。”“珂缔缘”中方教练董辉告诉记者。
早在俱乐部创立之初,李太镇就给球队定下了三句格言:做好人,读好书,踢好球。“首先得做人,然后要念书,最后才是踢球。这样孩子将来即使不踢球,也能立足于社会。”李太镇说。
一支球队掀起全城足球热
“珂缔缘”连续取得优异成绩,让小球员们成了当地的小明星。“别的孩子都把足球队的孩子当偶像呢。”顾卫兵说,“我们学校也顺势而为,每年组织开展一次足球文化节活动,包括足球趣味知识竞赛、足球游戏、校园足球联赛等。”
目前,中国足球的生存环境可谓险恶,但“珂缔缘”却在这样的形势下逆流而上。海门市教育局局长许新海坦言,俱乐部“在很多层面上给了我们启发”。
许新海在2011年就曾参与俱乐部与教育局的签约过程,如今已见证这支球队走过了3年多时间。其间,俱乐部的发展得到了海门市各界的大力支持:市政府尽力给球队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市民政部门为“珂缔缘”提供认证,使其成为合法的社会团体。“在这次多方合作中,海门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俱乐部带来了充足而优秀的生源,企业的鼎力支持则给校园足球打开了全新的出路,而足球的发展也给海门教育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给企业带去了品牌效应。”许新海说。“足球给我们这座城市带来了很多,一支校园足球队掀起了整个海门的足球热潮。”许新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在海门的很多学校,足球文化节已成了常规活动,更多的孩子因此喜欢上了足球;全市12个教育集团,已经成立了30支校园足球队。“今后,我们将定期组织开展集训、联赛,第一步工作是请‘珂缔缘’足球俱乐部的专业教练培训各校足球队的教练。”许新海说,他们还有进一步的规划,就是利用布局调整后空出来的学校场地建设一个少年足球基地,供全市校园足球队集中比赛、训练使用,让校园真正成为足球的“孵化地”。
因为“珂缔缘”这支校园足球队,足球已经在海门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们所做的都是在探索,探索出一条中国青少年足球发展之路,并能让后来者有所借鉴。”李太镇说。
编辑:江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