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任素梅)
2015年,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设立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每年重点扶持30个左右的省级教学改革项目,全省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及学校(幼儿园)在职人员均可申报。该项目旨在调动全省基础教育系统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聚焦学生学习、课程建设和教学创新,努力形成“科研兴教、科学学习、科技推进”的全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新常态。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马斌介绍说,所谓前瞻性,就是申报项目要对照前沿理论创新方法路径,破解现实难题;要体现理念创新、理性思考、理论建树,注重原创性;要坚持实验探究,构建教学范式,促进主动好学,注重实效性;在强调理论成果价值的同时,更加注重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在本次答辩中,哪些项目更能获得评委青睐?现场一名评委给出了答案,他说:“项目内容要符合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体现时代精神和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能反映我省基础教育一线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的内容。”
据悉,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按照“激发群体智慧,深化教学改革,建设思想高地,引领教育未来”的总体目标,从2016年起,申报项目分为面向基层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项目、江苏教育名家的教育思想推广项目、全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重大研究项目等3类。同时,各市、县(市、区)学校也将积极建立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制度,形成省市县校四级联动递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