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今日要闻 > 正文

三名科学家分享诺贝尔化学奖(图)

作者:虞健熙 安莹 发布时间:2016-10-06 来源: 现代快报

让-皮埃尔·索瓦日(前排中间)在南京大学的留影

  瑞典皇家科学院5日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让-皮埃尔·索瓦日、弗雷泽·斯托达特、伯纳德·费林加这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分子机器设计与合成领域的贡献。

  让-皮埃尔·索瓦日出生在法国,目前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工作;弗雷泽·斯托达特出生在英国,目前在美国西北大学工作;伯纳德·费林加出生在荷兰,目前在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工作。

  分子机器是指在分子层面的微观尺度上设计开发出来的机器,在向其提供能量时可移动执行特定任务。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在声明中说,这三位获奖者发明了“世界上最小的机器”,将化学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维度。

  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克朗(约合93.33万美元),将由这三位获奖者平分。

  法国得奖者和南京有一段渊源

  昨天,当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之后,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王乐勇教授很兴奋,他在电话里告诉记者,获奖者中的法国科学家让-皮埃尔·索瓦日和南京有着一段渊源,2010年,让-皮埃尔·索瓦日作为学术交流,在南京大学呆了半个月。

  王乐勇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由于工作关系,他经常和让-皮埃尔·索瓦日有接触,索瓦日是一个非常容易相处的科学家。王乐勇说,去年他们在一起吃饭,吃完后,索瓦日起身就去刷碗了,大家都感到很奇怪。索瓦日笑呵呵地说,在家里都是夫人做饭,他来刷碗,已经成为习惯了。

  王乐勇说,索瓦日可以说是这个领域的祖师爷了,他能够获奖,对于后辈来说,是个很大的激励。

  据了解,另外一个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家弗雷泽·斯托达特,也是中国吉林大学和天津大学的兼职教授,每年在中国工作两三个月,在中国有自己的研究团队。

《现代快报》2016年10月6日第F7版

责任编辑:黄李华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