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今日要闻 > 正文

在十八岁的人生起点,一起铭刻青春的誓言

——省青少年“四仪”服饰展示暨无锡市中学生18岁成人仪式举行

作者:丁品洁 发布时间:2017-05-1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丁品洁)“在十八岁的人生起点,一起铭刻青春的誓言。”5月18日,以“责任、关爱、立志”为主题的江苏省青少年“四仪”服饰展示暨无锡市中学生18岁成人仪式活动在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举行。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杨志纯,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卫国,省关工委副秘书长姚百义出席活动,与青山高中师生、家长近千人共同见证了568名同学的成人礼。

  “我立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积极履行公民义务……”同学们身着统一的成人仪式服饰,整齐地发出青春的誓言、成人的诺言,铿锵而有力。大屏幕上播放着《我的成长相册》,相册里一张张照片展示了他们18年成长历程中的闪亮瞬间,大家从中寻找着自己的身影,将仪式气氛推向高潮。

568名同学共同宣誓

  仪式上,同学们手书一封信,感恩对父母的养育之情;献上一束美丽的鲜花,表达对老师和对社会的感谢;校长、老师、家长的深情寄语给予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美好祝福和期许;青山高中老校友、国家一级美术师刘铁平则以一幅“爱敬诚善”为内容的书法作品,激励同学们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省、市领导等还向学生代表赠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人徽章和成人纪念卡等成长礼物。

学生向老师和关心教育人士献上鲜花

学生向家长传递爱的书信

老校友以书法作品激励学生

省、市领导和青山高中校长共同向学生代表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人徽章和纪念卡

  成人仪式结束后,500多名学生一起穿过成人门,在成人墙上庄重地按下自己的手印,并与校长、老师和父母一起合影留念,记录了人生永恒美好的瞬间。同学们表示,一定牢记师长嘱托,树立远大志向,铭记责任担当,切实履行一名合格公民应尽的义务,努力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共同穿越成人门

在成人墙上按上手印

  活动现场,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省广电总台还举办了江苏省青少年“四仪”服饰展示活动,通过真人成衣展示、设计师理念阐释、画册、展板、新媒体等多种方式,面向全省推出9套“四仪”服饰作品。据悉,这9套服饰是从江苏省青少年“四仪”服饰设计征集活动获奖和定向设计作品中遴选出来的,这些推荐作品通过造型设计和色彩、面料、配饰的运用,较好地体现了“爱、善、诚、勤、俭、美”的价值理念和每个仪式的主题,既有机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又具有一定的时代感,这些作品的推广使用,将为深化拓展未成年人“八礼四仪”养成教育,进一步规范仪式教育程序、丰富活动内涵发挥重要作用。

江苏省青少年“四仪”服饰展示活动

  会场外,省、市文明办分别举办了江苏省四仪服饰设计征集活动回眸展和无锡市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成果展。本次活动还成为志愿服务的推广平台,省文明办专门设置“志愿江苏”二维码展板,无锡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团队、落花生女性公益促进会、无锡尚德志愿队、优恩应急救援保障志愿队和青山高中青山绿水志愿服务社等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设立驿站现场招募志愿者,数百位同学和家长当场注册成为了光荣的无锡志愿者。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来履行诺言、践行责任。

与会领导参观省四仪服饰设计征集活动回眸展和无锡市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成果展

  据无锡市文明办人士介绍,18岁赋予了学生生命新的含义,也是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最好契机。此次无锡市举行18岁成人仪式活动,体现了学校、老师、家长对即将跨入社会的青少年的关心、爱护、祝愿和期望,让他们感受青春激情和薪火相传的责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立志健康成长。同时,帮助他们健康地步入成人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让青年人懂得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智慧无锡手机客户端、无锡教育微信公众号对成人仪式活动进行了全程直播。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关工委等有关部门,省各设区市文明办、教育局和我市各(县)市区文明办、教育局负责人参加活动。

  (无锡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