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全国巡回报告会在南京大学启动——
以先进典型为镜,立至诚报国之志
本报南京7月6日讯(见习记者 许妍)今天上午,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部门联合主办的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全国巡回报告会在南京大学启动。省教育厅副厅长曹玉梅出席报告会。省教育厅有关处室负责人,在宁44所高校分管校领导、组织宣传部门负责人、师生代表1000余人到场聆听报告,汲取和传递榜样的力量。
黄大年生前是我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他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毅然决然回到祖国,全职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成为我国东北地区首位引进的“千人计划”专家。回国7年间,他带领科研团队攻克技术瓶颈,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为我国科技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爱生如子,用真情诠释了师者的道义和担当;他满腔爱国热忱,感染并坚定了一大批留学人才报效祖国的信念。今年1月8日,黄大年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高度赞扬黄大年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强调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
教育部高教司副巡视员张爱龙在讲话时表示,黄大年同志的事迹和精神感人至深,充分展现了一名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和留学归国者的奉献精神。他用自己无悔的选择和实践,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品格和风骨。全体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学生都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用好先进典型这面镜子,深入学习黄大年同志“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
报告会上,吉林大学副校长孙友宏,黄大年科研团队成员、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于平,吉林大学党委统战部副部长任波,黄大年的学生、2017级博士研究生乔中坤,《吉林日报》记者孙春艳等5名报告团成员,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深情讲述了黄大年的先进事迹,真实再现了黄大年可歌可泣、可钦可敬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