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今日要闻 > 正文

不忘教育初心,牢记历史使命 努力为每个孩子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作者:奚爱国 发布时间:2017-11-24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泰州市政协副主席、市教育局局长 奚爱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旗帜鲜明地发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号召。就教育而言,我的理解,就是要不忘“教育强国”的初心,牢记“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始终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肩负历史使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建立教育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不懈奋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不忘“教育为民”的初心,牢记“创造美好生活”的使命。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以满足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为根本,加快教育供给侧改革,让教育红利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切实提升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不忘“立德树人”的初心,牢记“培养接班人”的使命。始终追问“为谁培养人”,探索“如何培养人”,瞄准“培养什么样的人”,致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省教育厅葛道凯厅长在传达学习十九大精神时强调:“教育工作的重点是推动平衡充分发展,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这为江苏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将精准聚焦“不平衡、不充分、不美好”等问题,全力推动泰州教育更加公平、更有质量、更为卓越。

  一是放大优质资源供给,让教育公平更有“厚度”。落实“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要求,着力解决“不平衡”的问题。推动小区配套园和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让适龄儿童“家门口上好学”。持续放大“名校+”效应,深化教育集团、教育共同体建设,开展跨县域、校际间协作交流,扩大优质公办义务教育资源。到2020年,全市省优质幼儿园和适龄儿童在普惠幼儿园就读比例均达90%,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率达100%。

  二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让教育质量更有“高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解决“不充分”的问题。加快形成“行政班+走班”教学模式,提供更加“适合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5+2”工程,更加突出立德树人方向和关键能力导向,探索形成区域推进素质教育新样式。推进“县管校聘”教师管理改革,探索建立政府购买教育服务保障机制。深化“江苏泰微课”项目的建设与应用,解决“有偿家教”和“过度”校外培训等问题,确保社会满意度测评教育在各行业中名列前茅。

  三是实施民生共享战略,让教育普惠更有“温度”。贯彻落实“弱有所扶”新要求,着力解决“不美好”的问题,让留守、贫困、残疾学生等“锅底人群”,切身感受教育温暖,确保追求美好生活“一个都不少”。深入推进“关爱留守学生,争做教师妈妈”活动,继续加大困难学生精准资助力度,为全市5万名各类困难学生提供“一对一”或“多对一”的不间断、接力式持续关爱和帮助,不让一个孩子在成长道路上掉队。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