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大林
不到3年,40多万字,200多篇教学日记……这是体育教师周昱忠在南京市晓庄小学轮岗交流期间勤奋耕耘的一个见证。是什么让一个体育教师爱上了“舞文弄墨”?故事还要从3年前说起。
晓庄小学创建于1927年,是陶行知在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学校。由于历史原因,晓庄小学的实体在发展过程中演变成了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校名在1951年后不再使用。2016年,南京晓庄学院与南京市栖霞区教育局共建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燕子矶分校,2018 年3月,栖霞区政府批复燕子矶分校命名为南京市晓庄小学,并于当年9月开始招生。
开学前,周昱忠作为晓庄学院附小资深体育教师,进入晓庄小学轮岗交流。“第一批共招了4个班,129名学生,他们的身体健康成了我工作的全部。”周昱忠说,从踏入晓庄小学的第一天起,他就告诫自己:为一小事来,做一小事去。营造什么样的课堂,开展什么样的大课间活动,打造什么样的体育特色项目,成了他每天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他教学日记的主题。
活力篮球、游戏穿插、分组竞赛、星卡奖励、美食发放……平日里,周昱忠的体育课总是花样百出,孩子们则是如鱼得水。“学生集体手牵手进行立定跳远练习”“大家用鞋子代替实心球练习投掷”“孩子们的活力篮球表演在区运动会开幕式上赢得经久不息的掌声”……这些生动的细节全都记录在了周昱忠的教学日记中。
“最令我欣慰的是体育家庭作业得到了家长们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周昱忠告诉记者,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他要求学生坚持每天在家里开展体育锻炼,并在班级群中“打卡”,他每天翻看并及时给予点评。“129个学生,一分钟跳绳200以上的56人,没有家校互动、坚持配合,不可能有这样的成绩”。
周昱忠的言行也在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其他老师。在学校的引领和他的带动下,这所创办仅3年、只有44名教师的年轻学校,目前承担了两项省规划课题、两项市级规划课题和10项市级个人课题,教师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两年的轮岗交流,周老师为我校的体育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晓庄小学校长金立义说,在周昱忠的影响下,学校又创新提出了养身、养心两大工程,坚持把体质健康放在全校教育教学工作首位,助推教师,成就学生,“让他们的生命敞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