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要闻

心中有梦,脚下不停

作者:王小亮 发布时间:2025-07-04 来源: 江苏教育报

“苏超”宿迁队守门员陆天宇多年后回到母校三棵树小学任教——

心中有梦,脚下不停

  ■本报记者 王小亮

  在今年的“苏超”赛场上,宿迁队守门员陆天宇凭借一系列精彩绝伦的扑救,成了球迷口中的“钢铁门神”“地表最强守门员”。他一次次力挽狂澜,捍卫球队的荣誉,成为绿茵场上的焦点人物。

  时间回到2016年。在“青禾杯”全国青少年邀请赛决赛的点球大战中,对方球员起脚射门时,年仅12岁的守门员陆天宇奋力一跃,扑出两个关键球。赢得冠军的那一刻,他真切地感受到,“足球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出生于2004年的陆天宇与足球的缘分,始于他的母校——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棵树小学。三年级的一个大课间,他和同学在操场上踢球,偶然间看到足球教练踢出的球在天空中画出一道美丽的弧线,他立刻被教练精湛的球技所吸引,一颗足球梦的种子就此种下。在后来的足球课上,陆天宇奋力将球踢向天空,球飞得极高,这一表现让场边的教练眼前一亮,鼓励他加入校足球队,进行专业训练。

  “能够进校队,过程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陆天宇说,父母一开始坚决反对他踢球,觉得应该好好读书,即使以后回家种地也比踢球实在。为了打消家长的顾虑,班主任每天放学后骑车送他回家,耐心劝说:“这孩子有天赋,踢球说不定能改变命运。”陆天宇父母这才勉强同意。

  时任三棵树小学校长的程新宇告诉记者,那时,家长们普遍认为踢球耽误学习,觉得这是“不务正业”。班里报名足球队的孩子寥寥无几,一些足球苗子只能利用课间在走廊里颠几下球,或是放学路上踢着矿泉水瓶过过瘾。“即便家长们不看好,学校也没有放弃,一直守护着孩子们最纯粹的梦想。”程新宇说。

  顺利进入校足球队后,陆天宇被安排踢前锋。一次班级比赛中,他临时客串门将,教练发现他在守门方面更有天赋,便让他担任守门员。每当将球稳稳地抱在怀中,陆天宇心中就充满成就感。

  成就感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努力与坚持。2013年的三棵树小学,连一片像样的绿茵场都没有。训练场上,体育教师用石灰在泥土地上歪歪扭扭地画出球场线,一场雨过后,整个场地就成了泥潭。球鞋踩下去,泥浆能溅到膝盖;跑动时稍不留神,就会摔得满身泥水。没有专业教练,教师只能反复观看录像,现学现教;没有专业装备,队员们穿着磨脚的帆布鞋训练,脚趾常常被磨出血泡。

  陆天宇告诉记者,有一年寒冬训练时,天空飘着细雨,场地冻得像铁板一样硬。几个队员挤在破旧的屋檐下换鞋,牙齿冻得直打战。老师把仅有的一件训练背心分给他们轮流穿,谁训练完就赶紧脱下来,让下一个队员穿上。“那时谁也不敢想象,10年后,我们竟能站到省级联赛的赛场上。”

  升入初中,陆天宇开始接受更加专业化、高强度的足球训练。每天上百次的扑球训练,让他的身上总是青一块紫一块,他也一度陷入迷茫,甚至产生过放弃的念头。但当清晨训练的哨声响起,看到队友们在球场上挥洒汗水的身影,他又咬牙坚持了下来。

  这份坚持在今年夏天迎来了回报。在对阵徐州队的比赛中,陆天宇凭借敏捷的反应和出色的防守技巧,多次扑出对方极具威胁力的射门;与镇江队的对决中,他在伤停补时阶段神勇扑出点球,帮助球队守住胜果。“前场美如画,后场陆天宇!”解说员的称赞,正是对他场上表现的最好诠释。

  前不久,记者来到三棵树小学,参观该校足球荣誉馆。“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标语悬挂在荣誉馆的上方,激励着每一名足球小将。“足球已经成为三棵树小学流动的文化符号。”校长刘青说,学校创新构建“健康之树”育人体系,自主研发《足球活动实施指导纲要》,邀请省足球队退役球员牛小龙等专业教练驻校指导,打造“体育课+大课间+课外活动”三位一体的训练模式。该校还将足球元素融入课间操,建立“足球小将成长档案”,跟踪记录每个孩子的运动轨迹,真正做到“班班有球队,周周有比赛”。经过多年努力,足球运动的种子在这片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2016 年,三棵树小学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被认定为宿迁市“名校办名队”足球布点学校。

  在足球荣誉馆内,记者翻开学校近10年来所获得的战绩证书:2016年“青禾杯”全国青少年邀请赛一等奖;2018年“禄劝杯”全国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冠军;江苏省首届青少年足球辅导员技能大赛五人制足球比赛冠军;2024年宿迁市“市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赛小学组女子乙组第一名……一张张证书,见证了学校足球特色从无到有的完美蜕变。

  “天宇,回来带孩子们吧!”为了延续学生的足球梦,2024年暑假,刘青拨通了陆天宇的电话,邀请他回母校任教。

  简单、质朴的一句话,让陆天宇热泪盈眶。“这里有我最珍贵的回忆,也有我最想守护的梦想。”陆天宇说。

  如今,每天下午4点,陆天宇都会准时出现在球场上,带着孩子们练习绕桩、扑救。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仿佛让他看到了10年前的自己。有个叫小宝的男孩,总是追着他学习扑救动作。上一场比赛,陆天宇扑出关键球后,小宝兴奋地跟他说:“陆老师,我想跟你一样去踢‘苏超’!”那一刻,陆天宇突然明白:“教育就是一场爱的接力,我很荣幸能成为传递火炬的人。”

  站在学校崭新的足球场上,看着孩子们欢快地追逐足球,陆天宇总会想起球场边的老照片墙:左边是2013年他们穿着破旧帆布鞋训练的模样,右边是2025年他在“苏超”赛场上的精彩扑救。“别害怕起点低,只要心中有梦,脚下不停,乡村的泥土里也能长出最灿烂的春天!”陆天宇说。

责任编辑:陈路

心中有梦,脚下不停
发布时间:2025-07-04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王小亮

“苏超”宿迁队守门员陆天宇多年后回到母校三棵树小学任教——

心中有梦,脚下不停

  ■本报记者 王小亮

  在今年的“苏超”赛场上,宿迁队守门员陆天宇凭借一系列精彩绝伦的扑救,成了球迷口中的“钢铁门神”“地表最强守门员”。他一次次力挽狂澜,捍卫球队的荣誉,成为绿茵场上的焦点人物。

  时间回到2016年。在“青禾杯”全国青少年邀请赛决赛的点球大战中,对方球员起脚射门时,年仅12岁的守门员陆天宇奋力一跃,扑出两个关键球。赢得冠军的那一刻,他真切地感受到,“足球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出生于2004年的陆天宇与足球的缘分,始于他的母校——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棵树小学。三年级的一个大课间,他和同学在操场上踢球,偶然间看到足球教练踢出的球在天空中画出一道美丽的弧线,他立刻被教练精湛的球技所吸引,一颗足球梦的种子就此种下。在后来的足球课上,陆天宇奋力将球踢向天空,球飞得极高,这一表现让场边的教练眼前一亮,鼓励他加入校足球队,进行专业训练。

  “能够进校队,过程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陆天宇说,父母一开始坚决反对他踢球,觉得应该好好读书,即使以后回家种地也比踢球实在。为了打消家长的顾虑,班主任每天放学后骑车送他回家,耐心劝说:“这孩子有天赋,踢球说不定能改变命运。”陆天宇父母这才勉强同意。

  时任三棵树小学校长的程新宇告诉记者,那时,家长们普遍认为踢球耽误学习,觉得这是“不务正业”。班里报名足球队的孩子寥寥无几,一些足球苗子只能利用课间在走廊里颠几下球,或是放学路上踢着矿泉水瓶过过瘾。“即便家长们不看好,学校也没有放弃,一直守护着孩子们最纯粹的梦想。”程新宇说。

  顺利进入校足球队后,陆天宇被安排踢前锋。一次班级比赛中,他临时客串门将,教练发现他在守门方面更有天赋,便让他担任守门员。每当将球稳稳地抱在怀中,陆天宇心中就充满成就感。

  成就感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努力与坚持。2013年的三棵树小学,连一片像样的绿茵场都没有。训练场上,体育教师用石灰在泥土地上歪歪扭扭地画出球场线,一场雨过后,整个场地就成了泥潭。球鞋踩下去,泥浆能溅到膝盖;跑动时稍不留神,就会摔得满身泥水。没有专业教练,教师只能反复观看录像,现学现教;没有专业装备,队员们穿着磨脚的帆布鞋训练,脚趾常常被磨出血泡。

  陆天宇告诉记者,有一年寒冬训练时,天空飘着细雨,场地冻得像铁板一样硬。几个队员挤在破旧的屋檐下换鞋,牙齿冻得直打战。老师把仅有的一件训练背心分给他们轮流穿,谁训练完就赶紧脱下来,让下一个队员穿上。“那时谁也不敢想象,10年后,我们竟能站到省级联赛的赛场上。”

  升入初中,陆天宇开始接受更加专业化、高强度的足球训练。每天上百次的扑球训练,让他的身上总是青一块紫一块,他也一度陷入迷茫,甚至产生过放弃的念头。但当清晨训练的哨声响起,看到队友们在球场上挥洒汗水的身影,他又咬牙坚持了下来。

  这份坚持在今年夏天迎来了回报。在对阵徐州队的比赛中,陆天宇凭借敏捷的反应和出色的防守技巧,多次扑出对方极具威胁力的射门;与镇江队的对决中,他在伤停补时阶段神勇扑出点球,帮助球队守住胜果。“前场美如画,后场陆天宇!”解说员的称赞,正是对他场上表现的最好诠释。

  前不久,记者来到三棵树小学,参观该校足球荣誉馆。“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标语悬挂在荣誉馆的上方,激励着每一名足球小将。“足球已经成为三棵树小学流动的文化符号。”校长刘青说,学校创新构建“健康之树”育人体系,自主研发《足球活动实施指导纲要》,邀请省足球队退役球员牛小龙等专业教练驻校指导,打造“体育课+大课间+课外活动”三位一体的训练模式。该校还将足球元素融入课间操,建立“足球小将成长档案”,跟踪记录每个孩子的运动轨迹,真正做到“班班有球队,周周有比赛”。经过多年努力,足球运动的种子在这片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2016 年,三棵树小学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被认定为宿迁市“名校办名队”足球布点学校。

  在足球荣誉馆内,记者翻开学校近10年来所获得的战绩证书:2016年“青禾杯”全国青少年邀请赛一等奖;2018年“禄劝杯”全国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冠军;江苏省首届青少年足球辅导员技能大赛五人制足球比赛冠军;2024年宿迁市“市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赛小学组女子乙组第一名……一张张证书,见证了学校足球特色从无到有的完美蜕变。

  “天宇,回来带孩子们吧!”为了延续学生的足球梦,2024年暑假,刘青拨通了陆天宇的电话,邀请他回母校任教。

  简单、质朴的一句话,让陆天宇热泪盈眶。“这里有我最珍贵的回忆,也有我最想守护的梦想。”陆天宇说。

  如今,每天下午4点,陆天宇都会准时出现在球场上,带着孩子们练习绕桩、扑救。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仿佛让他看到了10年前的自己。有个叫小宝的男孩,总是追着他学习扑救动作。上一场比赛,陆天宇扑出关键球后,小宝兴奋地跟他说:“陆老师,我想跟你一样去踢‘苏超’!”那一刻,陆天宇突然明白:“教育就是一场爱的接力,我很荣幸能成为传递火炬的人。”

  站在学校崭新的足球场上,看着孩子们欢快地追逐足球,陆天宇总会想起球场边的老照片墙:左边是2013年他们穿着破旧帆布鞋训练的模样,右边是2025年他在“苏超”赛场上的精彩扑救。“别害怕起点低,只要心中有梦,脚下不停,乡村的泥土里也能长出最灿烂的春天!”陆天宇说。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