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之五:晓庄老师带着学生实地“触摸”历史

作者:谈洁 发布时间:2018-03-26 来源: 南京日报

  与老红军对话、到革命老区调研 晓庄老师带着学生实地“触摸”历史

余守萍老师(左四)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马明远摄)

  “你的周围有没有革命老区?这些老区的建设发展和周边城市有没有区别?”南京晓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余守萍老师正在修改学生提交上来的社会调查方案。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她将带着学生前往老区,围绕这一主题开展“革命老区建设现状调查”等一系列的调研。把课堂搬到现场,通过“体验”让学生爱上思政已经成了余守萍老师的“保留节目”。

  在大学思政老师的眼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是公认的“难点”,因为学生在初中、高中都系统学习过,课上极易产生倦怠,玩手机、睡大觉。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余守萍引入了实践教学。

  去年是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她设计了“追寻红色记忆,回首抗战岁月”主题调查,带着学生走出校园,开展“当代大学生对抗战精神的认知现状调查”“抗战影视作品创作现状与存在问题反思”等专题调研。

  7月的暑假,天气炎热,她带着学生走遍了南京苜蓿园干休所、浦口区干休所、江宁区秣陵镇荣平康乐老年中心、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地,访谈了近20位抗战老红军。

  “在南京苜蓿园干休所展学义老将军家里,展老回忆了渡江战役中的故事,因为缺医少药,那次战争中,他失去了最好的战友。”参与调研的南京晓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思政班学生陈丽说,以前对抗日战争那段历史仅局限于书本的介绍,对抗日战争的背景和艰辛并没有太多体会,“通过抗战老红军走访,仿佛重回了那段岁月,感受到了今天和平生活来之不易”。

  据介绍,仅最近两年,她带领学生所做的专题调研就有近10个。今年,围绕“长征80周年”这一主题,她还将带领学生开展“踏着长征的足迹”主题调查,引导学生开展“当代大学生对长征精神的认知现状调查”“革命老区建设现状调查”等专题调研。

  “带着学生实地触摸历史只是余守萍老师实践教学的一部分。”南京晓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延光介绍,她在课内还设置了许多实践环节。比如,每节课的前5分钟,让一位学生站在讲台上,向同学介绍自己所熟悉、喜爱的历史人物;采用播放音乐、评论微博、设置关键词等形式让学生猜历史人物等。

  “我当时上台讲的历史人物是慈禧。”2014文秘1班梁韦说,余老师第一节课就跟大家讲明了评价历史人物要遵循的原则,为了准备那次发言,她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向大家介绍了一个不一样的慈禧,同学们反映热烈,纷纷加入讨论,感觉非常好。

  对于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余守萍笑称“灵感来自学生。”她介绍,担任思政老师前,她在校团委工作了9年。“任何一项学生工作或学生活动要想取得成功,都必须依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上课的道理一样,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认可,学生也才会接受你传递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品原载于2016年4月22日《南京日报》A10版)

责任编辑:潘磊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