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道·百家谈 第10篇
美国、加拿大、英国、新西兰等国,已成为许许多多中国小孩留学的目的地。《华尔街日报》刊文称,过去五年,加拿大多伦多地区的国际中学生突然飙升了40%,其中四分之三来自中国。这些孩子的家长们,有富人、职场精英,更有普通的工薪阶层,那么,家长们为什么这么热衷于送孩子出国?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家长热衷于将孩子送到国外留学。所谓的“出国指挥棒”,开始在孩子成长的天空中挥舞。其中,有些家长本身就曾出过国、留过学,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国外大学教育的优越性,自然而然地生出了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念头。他们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大学将其送出,这应当属于比较理性的选择。还有一些家长,不忍心自己的孩子在高考指挥棒下过得那么辛苦,只要经济能够支撑,也会选择门槛稍微低一些的出国之路。
早在民国时期,出国就曾成为青年人的一种潮流。这其中不排除许多无所事事的官宦商贾子弟,出去了一圈一无所获,回来后成了“假洋鬼子”。但是,也有很多青年有着更远大的追求。他们中有的去了日本,学习明治维新的成果,例如周恩来、鲁迅;有的去了欧洲,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例如邓小平、蔡和森;还有的去了美国,去寻找教育救国、科学救国之路,如钱伟长、钱学森。在他们看来,出国留学不仅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条途径,更是报效祖国一种方法。追溯到更早的时候,出国交流,还是一种神圣的使命。唐朝的玄奘,为取得真经、渡化众人而西行五万里到达印度。后来的郑和下西洋,也是肩负着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
但如今这么多家长热衷于把孩子送出国,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为了将来更好找工作?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为了帮助孩子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又或者,只是盲目地跟随着越来越热的“出国流”呢?
看到国外几张优美的校园画面,听到别人家孩子描述的国外生活,就羡慕不已。自己去不了,就希望孩子把自己带出去。看到周围朋友的孩子都出国了,感觉自己的孩子不出国就没面子了。这也许是很多家长的真实心态吧。
其实,你的光辉,如果不靠自己实现,又为何要靠孩子实现?
出国留学可以增长孩子的见识,扩大他们的交友圈,同时可以从不同的教育制度当中,提取能够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如果说有一些保留的意见的话,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家长不是为了自己的虚荣心去跟风。留学从来就没有个统一的定义,每一个人的留学亦是生活,都是独一无二的,究竟什么样全凭自己决定。
家长们,留学带给孩子的,是一个更大的世界。对孩子而言,想留下的留下,想回家的回家,想前行的前行,不管选择什么,都要付出努力。
出国,只是多了见识,多了选项,也许这就是意义本身 。
综合整理自《自然长大》、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英国留学中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