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别逼孩子跟亲友打招呼,这样做——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2-27 来源: 最美教育人

  娃道·百家谈 第77篇

  “叫人!”

  “阿姨好~”

  “每次都要提醒!”

   过年了,免不了遇到很多亲戚朋友,打招呼成了一些孩子的“噩梦”,家长如何引导是个大问题,一起来学习学习——

  01

  每逢过年,走亲访友便成为了春节的必备环节。

  遇到熟悉或不熟悉的亲戚朋友,出于礼貌,爸爸妈妈都会让孩子打个招呼问声好。

  碰上性格外向、大胆活泼的孩子,甜甜地叫一声“叔叔阿姨好”也就过去了。

  可碰上那种胆小怕生、不愿打招呼的孩子,好说歹说大半天,孩子抿着嘴,缩在大人的身后,就是不肯张嘴叫人。

  每每陷入这种稍显尴尬的局面时,家长不外乎两个反应:

  一是:斥责孩子不懂事,胆小怕生,硬逼着孩子打招呼;

  二是:帮孩子打圆场“这孩子就这样,胆小怕生、不爱叫人,别见怪别见怪...”

  殊不知,这两种做法对孩子而言,都会对孩子造成程度不一的负面影响。

  02

  那么,过年逼着孩子打招呼,究竟会对孩子产生哪些负面影响?

  1.破坏孩子的安全界限

  过年走亲访友,很多大人自认为熟悉的亲戚长辈,对孩子而言,却是初次见面的陌生人。

  逼着孩子同陌生人打招呼套近乎,很容易打破孩子本能的内在安全界限。今后遇到陌生人,孩子也可能会降低防范意识,从而埋下安全隐患。

  2.孩子变得越来越排斥社交

  自我保护是孩子的本能,逼着孩子打招呼或斥责孩子,或给孩子贴上“胆小不爱叫人”等标签,都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喜欢与人接触,从而越来越排斥社交。

  3.孩子会有错误的自我认知

  孩子不愿打招呼,很多家长会帮着打圆场,比如“孩子性格内向,别见怪”“孩子胆小怕生,别见怪。”“孩子不懂事,没见过这样的场面,别见怪。”

  一番说辞下来,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尤其是年幼分不清虚话实话的孩子,以为父母眼中的自己便是胆小的、怕生的、不懂事的、没见过世面的,反复多次后,会让孩子形成错误的自我认知。

  4.孩子会变得叛逆

  逼着孩子打招呼,实则也是在外人面前逼着孩子听话乖巧。对孩子而言,自身的感受和需求是被父母忽略并且压制的。长此以往,孩子的叛逆心理也会加重。

  5.孩子会越来越自卑

  很多父母逼着孩子打招呼或斥责孩子不打招呼,往往当着亲朋好友的面。这种当面数落孩子失礼的行为,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自卑、不自信,总觉在别人眼里,自己不够懂事优秀。

  03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打招呼

  既然逼着孩子打招呼不行,难道就放任孩子不管吗?

  也不是。

  中国素来是礼仪之邦,培养孩子“见面问好”的习惯,不仅是人际交往中的一项基本礼仪,更是家教的一种体现。

  只是,教育孩子,讲究的是因果循环。

  想要孩子克服胆小怕生、养成主动的习惯,得先找出孩子不愿打招呼的原因。

  结合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在社交方面不够主动的孩子,通常有以下几个原因:

  1.孩子自身性格慢热或偏内向所致。

  2.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够。

  3.平日父母管教孩子过于严厉。

  4.孩子内心缺乏安全感。

  5.孩子平日顽劣,丝毫没有礼貌礼仪意识。

  以上列出的种种原因,虽未能概括出每个孩子的情况,却旨在让父母明白:要解决问题,先要学会观察问题。

  父母想要纠正或培养孩子的某个习惯,要观察孩子的外现表现,才能“对症下药”。

  04

  如何引导孩子打招呼?

  孔子说,教书育人,要因此施教。

  那么面对孩子胆小怕生、不愿打招呼的行为,该如何“对症下药”?

  首先,切忌不能强硬逼着孩子打招呼,而是引导孩子打招呼。如何引导?

  1.言传身教。

  孩子需要时间去观察对方或寻找模仿对象,家长在要求孩子打招呼之前,不妨自己先向对方打个招呼作个示范,给孩子心理准备。

  2.语言提示。

  在要求孩子打招呼之前,记得提醒孩子,地方与爸爸妈妈的关系,以及孩子该如何称呼,避免孩子因为不熟或不知如何叫人,陷入紧张局促的状态。

  3.肢体鼓励。

  孩子不愿叫人,躲在父母身后时,可以蹲下来,或者将孩子抱起,看着孩子的眼睛,温柔而微笑地鼓励孩子,“如果你叫人了,妈妈(爸爸)会奖励你一个亲亲哦。”用眼神和动作来鼓励孩子叫人。

  4.坚持原则。

  对于太过顽劣不愿叫人或者礼貌意识不强的孩子,家长必须坚持原则,温柔而坚定地让孩子明白,给亲戚长辈问好是小孩子应该做的事情。例如,让孩子在身边站好,认真问好,而不是敷衍应付。

  5.阅读绘本,克服恐惧。

  家长可以给孩子多看些习惯养成的绘本。有时候,绘本里可爱的动物或卡通人物会让孩子很有亲切感,愿意跟着学习并养成好的习惯。

  6. 多带孩子去人多热闹的场合

  很多孩子平时会说会唱,嘴也挺乖巧。可碰上人多的情况,就不愿打招呼叫人。这说明孩子不愿打招呼是因为怯场、害羞。多带孩子去人多的场合,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孩子今后自然愿意主动见面问好了。

  最后,还想说一句:孩子打不打招呼,无关家教的好坏,无关性格的好坏。

  遇到性格内向的孩子,若我们能够主动微笑打招呼,相信孩子也能这份热情和包容里,成长为更加有担当、懂礼貌的好孩子。

  05

  著名教育家尹建莉曾说过,父母之爱都深如大海,但有质量差别。

  决定质量高低的,不是父母的学历、收入、地位等,而是对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对细节的处理水平。

  今年过年,遇到老家的亲戚长辈,你还会逼着孩子打招呼吗?

  愿我们不仅爱孩子,更懂得在每个细节里,呵护好孩子那颗纯净而敏感的童心。

  --------------------------------------------------------------------------------

  来源:娇娇妈

责任编辑:耿美琳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