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这段时间,让我终于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妈妈,和孩子也形成了比较“温和”的新关系,而更加重要的是两个孩子找到了融洽的相处之道。
如果不是这段特殊的经历,我已经开始上班,手里还有很占用时间的副业,平时我的父母帮我带孩子,老公常年在外工作。虽然也经常回家,但是对孩子来说,他可能只是一个满足她们很多购买要求的爸爸。
年前,我和老大从芽庄回来的时候,才发现好像生时不活和平一样了,我们坚持不出门,整整坚持了30天。
平时,我爸负责一日三餐,接送老大,我妈带老二,我也就回来看看作业。这好像是很多中国家庭的常态,老人负责生活,父母负责学习,爸妈和孩子的关系也就是“1+1=2”的关系。
想要让一个妈妈迅速成长起来,那就让她带着两个孩子,和老公一起,在家关三十天。
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很新鲜,爷爷奶奶不在家,而爸爸妈妈都在家,而且因为过年,家里准备了很多吃的,天天吃着零食,看着电视,爸爸还能给当大马,简直是天堂。
过了几天,她们开始吵架。我家老大九岁,老二四岁,老大毕竟温和,老二极其霸道,但是两个人抢起东西从来不手软,我平时买东西都会买一模一样的两份东西,但是最近情况特殊,总会有些东西开始“落单”。为了一块饼干,水笔的颜色分配,究竟谁和妈妈睡……都能吵起来,她们的爸爸永远只会站在一边,任由她们闹得鸡飞狗跳,最后还是我出面来解决问题。
我性子比较急躁,解决起问题来简单粗暴,从来不问是谁的错,惩罚都是两个人,两个人鼻子靠墙,最后总被没有原则的爸爸拉走。后来,老大跟说我,妈妈,我今天已经靠墙站了好几回了,你能不能换个方法,我就乐了,我说,你说怎么办。就看见她拉着妹妹在房间里,嘀嘀咕咕了好半天,从房间里出来,特别欢乐地出来。姐妹两个人手拉着手,站在我面前,说,妈妈,我们商量好了,以后不吵架了,如果吵架就每人少吃一颗糖。听完我乐了,好吧,那就这样吧。
我跟老公说,从这一天开始,我们的孩子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进步阶段,他一脸懵,不用跟他解释,反正过段时间他又该出去上班了。
这段时间是很难得,虽然不希望她们的这辈子再有这样的经历,可是,真的感谢这段隔离时间,让我的孩子们学会了相处,找到了她们之间的相处之道。
一个孩子学习不可怕,可怕的是当一个孩子学习的时候,另外一个孩子却总想着和她玩。
闭关刚开始的时候,老大是不写作业,不画画也不练字的,因为过年嘛,学习是次要的。后来因为开不了学,学校的学习任务就下来了,每天的网络学习是少不了的,各类特长班的打卡是少不了的,体育锻炼是是少不了的……
姐姐多忙啊,妹妹这就不干了,姐姐是她的“领导”、精神领袖、最好的朋友,怎么能不陪她玩呢。妹妹开始各种“作”,姐姐做数学题,她在旁边唱歌,姐姐写字,她在旁边跳舞,姐姐上视频课,她每隔五分钟就进来喊一句“姐姐,出来玩吧”……然后,姐姐一顿暴揍啊,看着都疼。
妹妹哭了大概半个小时,我继续陪姐姐上课做作业,爸爸负责安抚妹妹,吃的,玩的,骑大马,都没用,在妹妹心里,可能姐姐更重要吧。没有姐姐抢着吃,东西不香,没有姐姐陪着玩,玩具不好玩……
姐姐听着也难受吧,经过两个人的协商,姐姐上课的时候,妹妹在旁边安静地画画,姐姐写字的时候我也给她准备了毛笔,毛毡子,随便画,姐姐体育锻炼打卡的时候,她也在旁边弯腰踢腿,逗得我们快要笑疯。
也就这么几天,我们习惯了早上八点起,我做早饭,爸爸带着她们“打扫”个人卫生。吃完早饭,我带着姐姐学习,妹妹偶尔来陪陪我们,或者爸爸陪着一起搭积木。中午休息完,下午爸爸要画图纸,我带着孩子看看电话,画画画,写写字。晚上,一起聊聊天,或者在客厅里各自占据一个地方,打打牌,看看书,看看电视。
每天如此,好像这样的日子过成了一种常态,而我,也越来越习惯于这种日子。
都说平平淡淡才是真,任何一种生活习惯了,就叫“日子”。
泰州市海陵区城东中心小学经东校区三九班 殷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