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梁,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公共管理专业2019级硕士研究生。他知行合一,连续6年投身于校内外志愿服务工作,累计志愿服务时长已超过250小时,曾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1次,南京市高校无偿献血一等奖2次和二等奖1次,获评南京医科大学优秀研究生共产党员,南京医科大学优秀青年志愿者,南京医科大学三好学生等荣誉。他融会贯通,将各学科知识嵌入创新创业实践,曾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第六届“花桥国际商务城杯”省赛三等奖,南京医科大学第十一届“创新杯”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1项,主持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1项,发表论文5篇,其中SCI/SSCI论文2篇。
奉献自我,暖流汇聚
“人来自社会,也是要反哺社会的”,这是周国梁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自他6年前正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开始,他便努力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在平凡的生活中展现新时代青年的灼灼风采,目前累计志愿服务时长已超过250小时,其中包括共青团江苏省委举办的“七彩大篷车,志愿社区行”志愿服务活动、江苏省省长杯足球比赛志愿服务活动、江苏省委教科工委乒乓球比赛志愿服务活动、火凤凰助残志愿服务活动等。弱势群体是他志愿服务中的主要群体。在大一寒假,他便主动联系家乡养老院的负责人,去看望孤寡老人,与老人们闲话家常,从时事政治到风土人情,聆听他们记忆中的点点滴滴,还为他们所住的房间打扫卫生。他们的儿女大多不在身边,周国梁的陪伴不仅给他们带来了欢声笑语,而且用他的星星之火点亮了孤寡老人们生活中的光。事后,周国梁更是提出要定期慰问远离的孤寡老人,养老院负责人大为赞赏并说道:“如今像你这样还主动愿意陪伴老年人的大学生不多了,为你点赞!”另一类群体便是来自“星星的孩子”——孤独症儿童,他曾前往“海之星”儿童康复中心为孤独症儿童送去温暖,与孩子们真诚互动,领着孩子们作画,纵使他们有时会画得歪歪扭扭,他依然会轻声鼓励他们,孩子们脸上似懂非懂的表情不禁让他动容;他还会带着孩子们做游戏,每当孩子们完成一个小任务时,他总会发自内心地夸一句“真棒!”,久违的笑容便像花朵般绽放在每一个孩子的脸庞,此刻他们便是这人间最圣洁的天使。孩子们在结束时虽没有过多言语,只是轻扯衣袖来表达依依不舍,抑或有时会一个字一个字地蹦出“哥~哥~好”来表达赞扬,每每这时,他心中便油然升起一份自豪感。
捐献热血,分享生命
“献血,我想坚持一辈子!”这看似朴素的话语,却是来自周国梁心底的坚定声音。作为一名医学生,同时也是一名党员,他时常想要通过一点一滴的小事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他牢记入党初心,担当党员使命,以此来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2016年献血车开进校园,这是周国梁与无偿献血第一次相识,未曾想到,这一坚持已是5年,如今他只要一有空闲,便主动前往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进行献血,在寒暑假和疫情期间血小板库存紧缺的情况下,他更是毫不犹豫地撸起袖子,奉献热血。他说,每当这具有人情温度的血液从身体里汩汩抽离,再汇聚到急需的患者们身上,为他们带来希望和光明,他便心生欢喜。或许他们素不相识,或许他们相距甚远,但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着共同的温度,更是承载着周国梁对生命的祝福。5年来,周国梁共计献血30次,约23400毫升,大致相当于6个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此外,周国梁还积极投身于无偿献血宣教工作,引导更多青年同辈参与其中,为生命的延续献出自己的力量,成为社会主义新风尚的践行者与推动者。2018年度和2019年度,周国梁均荣获南京市高校无偿献血一等奖;2020年,喜讯传来,他荣获2018—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他还荣获南京市高校无偿献血二等奖。但这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他表示,要将无偿献血继续坚持下去,弘扬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人道主义精神,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起而行之,同心抗疫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周国梁相信,青年人要厚植家国情怀,不能局限于坐而论道,更要充满血性,将最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他没有盲目设定过于高远的奋斗目标,而是将自己置身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深度挖掘自己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及该如何实施。在他看来,纵使完成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依然能拥有满满获得感和幸福感。
共克疫情,志愿有我。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面袭来,留在家中的周国梁第一时间主动向党组织缴纳特殊党费,他表示虽不能冲锋在前,但作为普通党员仍希望通过点滴心意传递抗疫力量;同时,作为学院教研办助教,为全面实现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他积极协助学院老师制定教学预案,充分利用各教学平台开展在线教学活动,为学院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增添助力。新冠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后,为确保疫情防控不松懈,2021年寒假留校的周国梁主动加入学校研究生志愿服务队,在校门口为进出人员测温和审核健康码,在大年三十,他依然坚守在岗位上,以最有温度的行动,呵护身边的在校同学。其间,还获得了校研究生院党委书记的表扬,他表示在特殊时期响应国家“就地过年”号召,还牺牲休息时间参与学校疫情防控,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虽然周国梁能做的不是很多,但他用初心扛起责任、以行动践行使命,表现出了支持疫情防控的强烈意愿。因为他有着坚定的理想信仰,一份付出就是一份力量,同心同德必将夺取胜利。
学思结合,勇担使命
创新与创业并举,理论与实践并重。作为管理专业的学生,周国梁同学在科研创新创业实践中十分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根植于南京医科大学这一沃土,借助其在医疗卫生领域的优势,与不同学科团队紧密合作,不仅拓宽学科认知的视野,同时引发他思考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中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等“痛点”的症结所在。他曾参与《南京Weaving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业项目,荣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第六届“花桥国际商务城杯”省赛三等奖,以第二参与人参与的《“南依生活”高校综合服务平台》,荣获南京医科大学第十一届“创新杯”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通过参与创业实践,他更好地了解了当前的社会现实情况,把握新时代发展主脉搏,将自身所学专业知识同临床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形成“1+1>2”的专业合力,使其更好地运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此外,不仅他个人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得到显著提升,他还带动各年级同学参与创业实践中,积极营造学院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在科研创新实践方面,他曾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主持2019年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1项。从基本国情和民情出发,周国梁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生态和城乡居民的理性健康服务需求,形成符合中国实际、富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和政策创新,做到提出的政策建议有根有据、合情合理,把论文书写在祖国大地上,目前已发表论文5篇,其中SCI/SSCI论文2篇。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则是周国梁青春纪念册上那抹耀眼的红。捐献热血,分享生命,体现他作为青年党员的初心与使命,他誓将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健康事业,不负时代,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