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徐州市

陈洪娟:回眸一笑堪欣慰,前进之时更觉甜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6-10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陈洪娟,女,汉族,1976年出生,本科学历,1999年参加工作,现任初中英语教师、初三年级组长。任教期间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来的教学生涯,使陈老师深有体会地认识到:教书是教师的神圣使命,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一个受人尊敬的好教师,除了有渊博深厚的文化知识之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高尚的师德师风,言传身教,以德育人。

  加强学习,提升自我

  自参加工作以来,陈老师一直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关注国家的进步与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重要指示精神。她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有良好的师德,遵纪守法,品德、品行堪为学生的表率。陈老师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并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结合工作需要,虚心请教,努力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教学工作中,她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注意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新课程培训,并做了大量的政治笔记与理论笔记。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陈老师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每一个学生。平时能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团结同志。诚实守信,平易近人。勤学乐教,廉洁奉献。工作中能够始终以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认真踏实,学习刻苦努力,教学创新求实。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服从领导的分工,积极做好本职工作,发扬不怕吃苦、务实开拓的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科研、强化教学质量管理。

  为了做好教师这项神圣的工作,陈老师始终坚持不断地学习,坚持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教育教学刊物,虚心学习其他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积极学习现代教学手段,尽心尽力备好每一堂课,上课前,认真钻研教材、钻研教学用书,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力求吃透教材。上课时,认真讲课,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能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多项思维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课后总是及时地反思这堂课的优点与不足,认真地记录下来。对学生的作业她总是认真批改,并及时写好批改记录。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鼓励表扬,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补救。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陈老师在工作上的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也收获了丰硕的果实,连续多年区考核优秀,所带班级分别获得“徐州市文明班级”和“云龙区先进集体”称号,多名学生被评为省优秀学生干部、省、市三好学生,本人也被评为市、区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区师德先进老师、区学科带头人、区青年骨干老师、区教育先进工作者、区优秀班主任等称号,所写的论文多篇在省、市刊发或获奖,受到了学校领导、同事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母爱,却盛于母爱。它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他们扬帆前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她也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养成了一颗细微的心,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存在的异样,并能及时纠正、教育、培养,使之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行。爱能感染着整个班级,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曾经有个男孩学习不是太好,因此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言,为了帮助他练习胆量,陈老师知道他英语学得不错,就给他每天准备好一个英语小故事或者小文章,让他课前熟悉,然后在第二天的英语课开始前跟大家分享,慢慢地在大家的掌声中他的胆子越来越大,课堂上小手也经常举得高高,自信心也有了,各科成绩也越来越好,后来还让他当上了英语课代表,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拥护。看着孩子们的成长,陈老师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2017年初二时一个孩子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后因母亲早逝,跟后妈无法融合,这个孩子心灵上觉得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与幸福,成绩受到很大的影响,性格也变得孤僻,精神一蹶不振。陈老师看着很着急又心疼,于是及时跟孩子家长联系,让他们多关心孩子,多与她沟通,同时找孩子谈话,关心她,帮助她,课后加强对她学习上的辅导、更辅以心理上的疏通,并告诉孩子电话24小时为她开通,有事随时联系。在家长和陈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孩子慢慢地在心理上接受了现实,和家人真诚相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2018年的中考中,她不负所望地考上了心仪的重点高中。进入重点高中后,陈老师常与她保持联系,关心她,鼓励她,她也不时趁假期来看望陈老师,跟她谈心。

  其实,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爱心”是老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情操,也是老师工作的主旋律,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每当接手一个新的班级,面对着不同的学生,陈老师总是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不偏爱,不歧视任何学生,关心关爱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上展示自我,找到自信。陈老师始终坚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爱心,多一点理解,多一些鼓励。”

  携手战疫,真情无价

  疫无情,携手战疫见真情。疫情期间作为组长的陈老师带头普及疫情防控知识,科学参与疫情防控。传播正能量,不信谣、不传谣,带头表率,贯彻指示精神,践行初心使命,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

  疫无情,助力之时见深情。疫情期间她以实际行动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加志愿者活动,尽一份绵薄之力;捐款捐物,钱不多却是她的一份心意,为抗疫阻击战做一份贡献,发出一点点光和热。

  疫无情,线上教学见实情。在疫情期间,学生们不能正常开学,她积极配合学校带领一部分老师到校分课本并包装好,通知家长来领,准备下一步的线上学习活动。在线上学习活动时,陈老师自主设计个性化的作业,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每天坚持在线答疑,帮助学生解决线上学习中的困难,对班上参与线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主动与其价值交流并帮助解决困难,班上的小乔同学由于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老年人不会用手机看视频,陈老师多次跟他们电话联系,通过微信截图指导他们进入平台观看视频,坚决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勤学、善思、严谨、博学,在花香中采蜜,在书香中求知,在和谐中创新,在欢乐中成长。回眸一笑堪欣慰,前进之时更觉甜。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是学生们的成长成就了陈老师的今日,更加坚信了她的明天:让学生们健康、欢乐地成长是一名教师永恒的追求!

责任编辑:李月昭

陈洪娟:回眸一笑堪欣慰,前进之时更觉甜
徐州三中云龙实验学校教师陈洪娟事迹
发布时间:2021-06-10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陈洪娟,女,汉族,1976年出生,本科学历,1999年参加工作,现任初中英语教师、初三年级组长。任教期间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来的教学生涯,使陈老师深有体会地认识到:教书是教师的神圣使命,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一个受人尊敬的好教师,除了有渊博深厚的文化知识之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高尚的师德师风,言传身教,以德育人。

  加强学习,提升自我

  自参加工作以来,陈老师一直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关注国家的进步与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重要指示精神。她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有良好的师德,遵纪守法,品德、品行堪为学生的表率。陈老师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并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结合工作需要,虚心请教,努力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教学工作中,她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注意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新课程培训,并做了大量的政治笔记与理论笔记。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陈老师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每一个学生。平时能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团结同志。诚实守信,平易近人。勤学乐教,廉洁奉献。工作中能够始终以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认真踏实,学习刻苦努力,教学创新求实。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服从领导的分工,积极做好本职工作,发扬不怕吃苦、务实开拓的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科研、强化教学质量管理。

  为了做好教师这项神圣的工作,陈老师始终坚持不断地学习,坚持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教育教学刊物,虚心学习其他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积极学习现代教学手段,尽心尽力备好每一堂课,上课前,认真钻研教材、钻研教学用书,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力求吃透教材。上课时,认真讲课,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能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多项思维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课后总是及时地反思这堂课的优点与不足,认真地记录下来。对学生的作业她总是认真批改,并及时写好批改记录。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鼓励表扬,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补救。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陈老师在工作上的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也收获了丰硕的果实,连续多年区考核优秀,所带班级分别获得“徐州市文明班级”和“云龙区先进集体”称号,多名学生被评为省优秀学生干部、省、市三好学生,本人也被评为市、区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区师德先进老师、区学科带头人、区青年骨干老师、区教育先进工作者、区优秀班主任等称号,所写的论文多篇在省、市刊发或获奖,受到了学校领导、同事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母爱,却盛于母爱。它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他们扬帆前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她也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养成了一颗细微的心,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存在的异样,并能及时纠正、教育、培养,使之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行。爱能感染着整个班级,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曾经有个男孩学习不是太好,因此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言,为了帮助他练习胆量,陈老师知道他英语学得不错,就给他每天准备好一个英语小故事或者小文章,让他课前熟悉,然后在第二天的英语课开始前跟大家分享,慢慢地在大家的掌声中他的胆子越来越大,课堂上小手也经常举得高高,自信心也有了,各科成绩也越来越好,后来还让他当上了英语课代表,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拥护。看着孩子们的成长,陈老师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2017年初二时一个孩子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后因母亲早逝,跟后妈无法融合,这个孩子心灵上觉得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与幸福,成绩受到很大的影响,性格也变得孤僻,精神一蹶不振。陈老师看着很着急又心疼,于是及时跟孩子家长联系,让他们多关心孩子,多与她沟通,同时找孩子谈话,关心她,帮助她,课后加强对她学习上的辅导、更辅以心理上的疏通,并告诉孩子电话24小时为她开通,有事随时联系。在家长和陈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孩子慢慢地在心理上接受了现实,和家人真诚相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2018年的中考中,她不负所望地考上了心仪的重点高中。进入重点高中后,陈老师常与她保持联系,关心她,鼓励她,她也不时趁假期来看望陈老师,跟她谈心。

  其实,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爱心”是老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情操,也是老师工作的主旋律,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每当接手一个新的班级,面对着不同的学生,陈老师总是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不偏爱,不歧视任何学生,关心关爱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上展示自我,找到自信。陈老师始终坚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爱心,多一点理解,多一些鼓励。”

  携手战疫,真情无价

  疫无情,携手战疫见真情。疫情期间作为组长的陈老师带头普及疫情防控知识,科学参与疫情防控。传播正能量,不信谣、不传谣,带头表率,贯彻指示精神,践行初心使命,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

  疫无情,助力之时见深情。疫情期间她以实际行动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加志愿者活动,尽一份绵薄之力;捐款捐物,钱不多却是她的一份心意,为抗疫阻击战做一份贡献,发出一点点光和热。

  疫无情,线上教学见实情。在疫情期间,学生们不能正常开学,她积极配合学校带领一部分老师到校分课本并包装好,通知家长来领,准备下一步的线上学习活动。在线上学习活动时,陈老师自主设计个性化的作业,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每天坚持在线答疑,帮助学生解决线上学习中的困难,对班上参与线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主动与其价值交流并帮助解决困难,班上的小乔同学由于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老年人不会用手机看视频,陈老师多次跟他们电话联系,通过微信截图指导他们进入平台观看视频,坚决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勤学、善思、严谨、博学,在花香中采蜜,在书香中求知,在和谐中创新,在欢乐中成长。回眸一笑堪欣慰,前进之时更觉甜。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是学生们的成长成就了陈老师的今日,更加坚信了她的明天:让学生们健康、欢乐地成长是一名教师永恒的追求!

责任编辑:李月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