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恰似冬日暖阳
辗转缱倦融化一池冰霜
凝聚成生命中难忘的时光
你,恰似和风细雨
滋润桃李满园香
你,披着朝晖,踩着落日
点燃一代又一代学生的希望之光
冯春,中小学高级教师,徐州市优秀女教师、徐州市优秀班主任,从教24年,冯春老师政治信仰坚定,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尤其疫情期间,作为年级主任、班主任、两个班的语文老师,冯春在多个角色中尽己所能,向同事、学生和家长传播着温暖和希望。疫情的肆虐、孩子住院、母亲生命垂危,这一切都丝毫没有影响她在学校多重身份应尽的所有职责,她用行动、汗水与泪水诠释了自己的使命与担当。
爱的最美归属是传承
在年级组和班级管理中,冯春老师时刻关注每位老师和孩子的心理状态,发现状态不对时,她总是会耐心细致地与她们沟通。
调皮大王杨龙,不学习、爱捣乱,男孩子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他几乎都出现过。冯春老师坚信“孩子是爱不坏的”,她认真分析孩子的情况之后,经常找他谈心,朋友似的沟通与交流让孩子感受到了老师的真心与关爱,杨龙生日那天,冯春老师还精心准备了贺卡“属龙的人性格沉着冷静,比同龄人更成熟,懂得更早规划人生,在生活中不需要任何人担心,这段评价跟你很贴呢!”在冯春老师的鼓励下,杨龙完成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飞跃。
邢雨寒,在疫情期间很少进入直播间上课,冯春老师通过视频与其家长沟通,才发现这位学生的父母都在“防控一线”,孩子担心父母,整日忧心忡忡。冯春又迅速排查到年级组另外几位孩子也是属于这种情况,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她为这些孩子建立了《成长档案》,为她们提供“一对一学业辅导、一对一心理疏导、一对一生活引导”,在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困难的同时,还常把孩子的表现和小视频发给他们的父母,让奋战在一线的家长能够放心、安心。“受到学校各位老师的厚爱,我非常感动,这也激励我们全力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你们的支持必将迎来这场疫情防控战的全面胜利”这是邢雨寒家长发来的微信。
以爱心驱散疫情的阴霾,直播课期间,冯春第一时间排查出年级中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四个困难家庭。这些家庭中有的因无法外出打工赚取生活费;有的因缺少设备,不能保证孩子进行线上学习。她带领年级组及时采取暖心资助措施,为他们送去了特别的爱。“我们家终于有电脑了”听到受资助孩子欣喜的话语,她也开心地笑了:“当我们带着满满的爱,倾下身子跟孩子交流,进而对他们进行引领的时候,他们会心怀感恩的去学习,此时也是他们成长的时候”。
爱的最美归属是传承,为此,冯春利用假期组织志愿者到养老院送爱心,孩子们陪老人聊天,给老人捶背,蹲下身子听老人讲自己的奋斗史,各具才华的孩子们通过语言及才艺展示等形式,给老人们带去欢乐。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理解了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让孩子们懂得了如何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让爱心在希望中绽放,让希望在教育中成长,这便是爱的传承。
家校共同携手,助力孩子发展
密切家校联系,家访是重要的方式,尤其每个假期,冯春会遴选出特别需要关爱的同学,充分考虑家访的时间、内容和其他相关事项,在学生家中,她与家长和学生促膝长谈,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状态、思想动态和学习习惯,共同面对问题、商讨对策、制订计划,给予学生真诚的鼓励和无私的帮助。“感谢老师对学生的关爱,这是学校与家庭之间进行沟通的良好方式,对孩子也将会是一次极大的勉励,欢迎老师经常家访”这是家长们的反馈,的确,家访进一步融洽了家校关系,助力了孩子的成长。
为了使家校更好携手,在每个假期,她要求各班有计划地完成家访任务,并且开设了家长学堂,亲子共读及书香家庭建设等活动,营造互动、沟通、和谐的家校关系。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并深入思考家校关系,对凝聚家校力量、促进家校共育、助力学生成长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共克时艰,我们全力以赴
“工作生活两不误,我能做到”
疫情伊始,冯春的孩子动了手术,孩子平躺在病床上,她却一直抱着手机,拟定线上教学方案、安排线上教学的课表、授课模板、确定微课录制的软件。多个微信群轮番“轰炸”:普及疫情防控知识、传播正能量;每天一个班一个班进行追踪,落实学生疫情排查情况,动员家长实事求是,确保每一位学生的身体健康;对于学校各个处室的要求,及时准确的统筹安排,做好上传下达。“妈妈,好好保重身体吧,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怎么来照顾你的宝贝女儿呢!”疫情的肆虐和孩子的病痛没有让冯春忘记育人使命,这份责任与担当,孩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校领导留言:“暂时把工作放下吧!”“工作生活两不误,我能做到”冯春是这样回答的,她更是这样做的,带着责任凝聚的力量,她推动着年级组全体教师认真践行线上教学方案,获得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忠孝两全,我能做到”
中考百日誓师后,冯春的母亲被查出肺癌晚期,她晚上在医院陪护,白天依然正常上班、早来晚走,高质量完成自己在学校多个角色应尽的所有职责。“好好陪陪母亲吧!”校领导真诚地劝道,“忠孝两全,我能做到”冯春回答得很从容,“每天早晨看到精神抖擞的冯老师,我们浑身都有了劲儿”这是同事们由衷的感慨。她不仅自己全力以赴,而且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带领年级组全体教师奋力拼搏。年级主任、班主任、两个班的语文老师,她在多个角色中尽己所能,向同事、学生和家长传播着温暖和希望;在疫情阴霾笼罩大地时,孩子们依然相信春暖艳阳天,那是因为冯春和年级组全体教师一起用大爱把希望托起。
“和学生一起就餐、午休,我心里踏实”
4月1号学生返校,返校的前一天,她带领全体初三教师亲自打扫每一口教室,“吃完午饭再干吧!”正在教室上蹿下跳擦洗书柜的冯春,身后传来校领导关切的话语,她固执地擦洗完每一个角落,检查完14个班之后,她依然精神抖擞的带领大家集体备课。之后的每一天,她亲自落实14个班级一天三次教室消杀、两次通风,两次测量体温的情况,学生进校就进班,进班就读书的习惯。学生的每顿午餐,她全程陪同,确实做到:每隔一个座位就坐,吃饭期间寂静无声,以防交叉感染,而她自己的孩子则由别人监管,“你这个当妈的很不称职”同事们嗔怪道,“和学生一起就餐、午休,我心里踏实”;学生的午休,她每天至少三次的检查与反馈,对于陪餐、陪午休、午间辅导学生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她会及时在工作群鼓励,以树立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
目标导向任务驱动,不折不扣抓落实
线上教学中,学生之间拉开的差距太大,开学后,冯春以第一次学情调研成绩为准,迅速制定了培优补差方案,确立了以“夯实基础” 为主的补差班3个,以“注重拓展”为主的培优班1个;她排好课表,每天下午5:40开始,要求补差班学生对所学内容一个一个地过关。她又带领年级组利用中午时间,每学科一周一小考,午测必须在当天完成阅卷,教师在第二天课上总结反馈本学科的午测情况,错误率高的题目要进行反复训练。
培优补差和午测一直持续到中考前一周,对于补差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午测的出卷、监考、阅卷以及讲评,冯春每天都要进行总结反馈,并且定期召开全体教师会、学生会,鼓干劲、提要求。在母亲住院期间,面对空前的痛苦,冯春一如既往地关注、疏导老师和学生的情绪,使全体师生以最佳的状态迎接中考!有心人,天不负!“今年我们学校中考及格率、优分率、低分率等各项指标全面进步!”看到校领导发来的信息,冯春感觉自己一切的付出都值了。
就这样,爱与责任同行,执着育人使命。她,爱岗敬业;她,勇挑重担,精益求精;她,任劳任怨,开拓创新,播撒知识和阳光。在疫情面前,冯春既是教师,也是战士,她在用一颗火热的心去点燃学生的希望之光!
“耿耿园丁意,拳拳育人心;身于幽谷处,孕育兰花香”,对待工作,冯春有闯劲、干劲和拼劲;对待学生,她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对于未来她有设想、梦想和理想;在学校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她会和亲爱的同事们一路相伴,在教育的百花园中,继续播撒希望的种子,带着爱与责任,静待每一株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