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老师进行“1+X”纺织面料开发培训
王建平老师热爱并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始终充满工作的激情和热情,认真履行教师的职责,几十年来以踏实勤奋、积极创新的态度工作在高职教育教学一线。
注重立德树人,关心学生身心发展与专业成长
王建平老师担任纺设1931班级班主任工作。他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班会、团课等形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多种教育素材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树立信心、自律自强;加强班干部的培养,引导学生团队协作,不断形成合力。灌输热爱、尽职尽责的职业道德精神和专业思想,练就耐心、执着、坚持的工匠精神,追求精益求精与创新目标;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倾听学生的诉求,让学生感受到真切的关爱。尤其在学生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个人遇到重大挫折时,他与家长建立稳定的沟通交流平台,反馈班级学生的状况,及时了解家长的心声,实现家校教育有效合作,促进学生健康、稳定、个性和持续性发展;疫情期间,他认真完成学生每天动态信息的填报工作,积极推荐和指导学生顶岗实习。
服从大局迎难而上,勇挑重担积极援疆
王建平老师在2021-2022年度工作中,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倾心尽力,积极援疆,分别于2021年4月和2021年9月,接受学校安排的任务,两次赴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对口援疆工作,并超额完成了对口援疆的相关工作。
援疆期间,他认真扎实地开展纺织服装专业群建设的指导工作,先后深入15家纺织企业和院校进行调研,完成了新专业申报,指导了自治区在线课程、“1+X”纺织面料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教学成果奖等项目的申报工作;指导了2门校级在线课程和2门活页式教材的申报与建设工作;指导了校级纺织服装数字化产教融合基地项目的申报工作;指导的3门课程参加了轻化工的微课设计比赛,分获一、二、三等奖;指导的老师获校级课程思政比赛三等奖;指导的学生作品《织梦》参加中国计算机设计大赛,获自治区高职组二等奖;指导的互联网+创新创业“染易+”项目获自治区铜奖;指导“天棉杯”纺织职业技能大赛的组织工作,参赛学生大赛分获一、二、三等奖,并获得“优秀指导老师”称号;指导学生进行面料设计和面料检测技能的训练,组织指导1+X纺织面料开发工作培训与考核工作,学生考试通过率达100%。实施年轻教师的带教工作,带领并指导年轻教师参与1+X纺织面料开发(初级)配套教材的编写、“十四五”国家级、部委级规划教材的申报和编写;指导完成了6项各级各类项目课题的申报;指导完成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新一轮的修订工作,参与学校的8个重要项目的评审工作。
对口援疆期间,他始终用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用责任、担当与付出彰显了常纺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和精神风貌,充分发挥了援疆教师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赢得了受援学校的高度评价,被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聘为“兼职教授”,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同时,他与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的同行、近10家新疆纺织企业的专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新的学年,他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新一期的对口援疆工作。
注重教学研究,开拓创新发展
在援疆工作的同时,他加强留学生教学的研究,努力实现双语教学,克服不同国籍学生的时差困难,按时完成国际学院留学生专业课程远程网络授课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他注重教育教学研究,积极参与省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工作,负责省重点教材、校立项教材和思政课程申报建设工作,关注并指导学院青年教师的发展,顺利完成了纺织学院督导组长的工作,加强网络授课期间的督学与教学督导工作,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认真听课细心指导。
发挥专业技能,积极服务企业
王建平老师积极与企业保持技术交流,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进行产品开发的合作,并积极推广产品应用成果,指导企业申报高新企业项目,协助企业申报各类相关课题,帮助企业分析质量问题,做好企业产品质量的鉴定工作。教育教学没有终点,王老师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断超越自我,继续谱写新时代最美的高职教育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