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高校

刘磊:以奋进之笔,书奋进之作,交奋进之卷

——淮阴工学院教师刘磊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5-0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刘磊,男,博士,淮阴工学院硕士生导师,现任信息化建设管理处处长、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肩负高校一线教师和信息化部门负责人双重身份的他,始终坚持爱岗敬业,潜心育人。刘磊曾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省市级课题8项,发表SCI、EI、核心期刊学术论文10余篇,教研教改论文3篇,拥有授权发明专利6件,指导学生主持国家级创新创业课题,参加国家级学科竞赛获奖多项,曾获江苏省科技副总项目、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随着5G、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并在全球疫情背景的催生下,高校教育理念与模式不断革新。他始终秉承“教育信息化的归宿在于育人”“教育信息化的出路在于创新”理念,大力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信息化推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成效显著、硕果累累。

  构筑智慧校园体系,深化信息化育人

  刘磊以国家、省数字校园建设文件精神为指导,紧扣育人目标,立足应用型高校实际,创新设计了基于5G的“云、大、物、移”智慧校园体系,贯彻信息化育人理念;首创提出学科专业与信息化建设双向驱动、融合发展的思路及举措,让师生从信息化育人中受益提升的同时,也投身于信息化建设工作,形成需求引领、靶向建设、内力驱动的良好生态。他着力整合教学、科研、办公、生活等数字资源,推进平台系统一体化建设,并完善微服务。学校各类应用不断融合,服务效能不断提升,150余项全方位信息化服务得到不断优化,并集成在“i淮工”APP中。在校园内流传着这么一句顺口溜“一机在手,校园我有,我i淮工”,师生信息化获得感日益增强。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工作与成效得到省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省教育厅、淮安市政府、淮安电视台等多次宣传报道,学校被评为“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全省非博士授权点高校唯一),在全省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还荣获第三届智慧高校SCIO论坛智慧校园示范高校、中国教育科研网优秀单位等荣誉。

  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培育网信新生代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更没有校园安全。刘磊针对校园网络安全问题,创新设计了“6+0”网络安全工作法,优化了“三位一体”网络安全工作队伍,形成网络安全工作全方位闭环。学校网络安全工作成绩喜人,以“满分+”的优异成绩完成省教育网信办网络安全责任制落实考核,为教育教学各项线上工作筑牢坚强防线。

  面对国家网信人才急缺的现状,他勇挑责任、使命担当,扎实开展网信育人,定期组织开展网络安全与信息化技能培训讲座,提高全校师生网络安全意识与信息化水平,年累计培育时长超1000课时。他组织成立学校首个网络安全社团,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强化、校企双培的模式,深化实战竞赛的育人思路,为社会培育了一大批网信新生力量。他指导学生参与江苏省第六届“领航杯”青少年网络安全应用能力竞赛荣获三等奖(省本科院校仅14支队伍获奖);积极组织培训师生参加全国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有多项作品入围;学校还入选了淮安市网络安全技术支撑机构(唯一高校)、被评为“网安2021-淮安行动”优秀参与单位。

  攻克疫情阻碍,深化线上线下融合

  疫情防控期间,他和他的团队奋勇当先,汇聚资源,攻坚克难,全方位保障全校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开展。他利用现有的常态化录播系统、可视化教学平台,自主构建了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平台。他结合十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提出了“依托学校信息化平台和数据中心资源,构建统一的校级WebVR云平台和资源管理中心,面向全校师生开放VR立体教学服务”的建设思路,给同学提供线上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在全校师生核酸检测与统计工作存在难题时,他带领团队自主开发了核酸检测科学抽样程序,提高抽样的科学性;自主开发了核酸检测精确比对系统,极大提高了核酸检测统计的精确性和效率。他广泛汇聚资源,争取社会资金200余万元实施了“四网融合改造工程”“多校区间光纤双链路升级工程”“带宽出口提档升级工程”,确保各项线上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他还将运行商开发的基于健康大数据的信息化疫情防控平台和硬件设备引入校园无偿使用,助力校园门卫管控精准、高效。校园封控管理期间,为了解决在校学生理发问题,作为信息处党支部书记,他还组织支部主动对接了“淮安市520三八红旗手”团队,联合开展了“疫剪在线,守护平安”活动,通过“线上预约、需求匹配、合理错峰、义务理发”的方式,给予学生人文关怀,深受好评。

  教育信息化是全面促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也是高校育人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的重要环节。他始终坚守“育人为本”,不断改革创新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奋进之笔,书奋进之作,交奋进之卷,“舍小我成大我”的责任担当,践行着自己的人民教师誓言。

责任编辑:陈路

刘磊:以奋进之笔,书奋进之作,交奋进之卷
——淮阴工学院教师刘磊事迹
发布时间:2022-05-09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

  刘磊,男,博士,淮阴工学院硕士生导师,现任信息化建设管理处处长、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肩负高校一线教师和信息化部门负责人双重身份的他,始终坚持爱岗敬业,潜心育人。刘磊曾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省市级课题8项,发表SCI、EI、核心期刊学术论文10余篇,教研教改论文3篇,拥有授权发明专利6件,指导学生主持国家级创新创业课题,参加国家级学科竞赛获奖多项,曾获江苏省科技副总项目、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随着5G、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并在全球疫情背景的催生下,高校教育理念与模式不断革新。他始终秉承“教育信息化的归宿在于育人”“教育信息化的出路在于创新”理念,大力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信息化推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成效显著、硕果累累。

  构筑智慧校园体系,深化信息化育人

  刘磊以国家、省数字校园建设文件精神为指导,紧扣育人目标,立足应用型高校实际,创新设计了基于5G的“云、大、物、移”智慧校园体系,贯彻信息化育人理念;首创提出学科专业与信息化建设双向驱动、融合发展的思路及举措,让师生从信息化育人中受益提升的同时,也投身于信息化建设工作,形成需求引领、靶向建设、内力驱动的良好生态。他着力整合教学、科研、办公、生活等数字资源,推进平台系统一体化建设,并完善微服务。学校各类应用不断融合,服务效能不断提升,150余项全方位信息化服务得到不断优化,并集成在“i淮工”APP中。在校园内流传着这么一句顺口溜“一机在手,校园我有,我i淮工”,师生信息化获得感日益增强。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工作与成效得到省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省教育厅、淮安市政府、淮安电视台等多次宣传报道,学校被评为“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全省非博士授权点高校唯一),在全省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还荣获第三届智慧高校SCIO论坛智慧校园示范高校、中国教育科研网优秀单位等荣誉。

  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培育网信新生代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更没有校园安全。刘磊针对校园网络安全问题,创新设计了“6+0”网络安全工作法,优化了“三位一体”网络安全工作队伍,形成网络安全工作全方位闭环。学校网络安全工作成绩喜人,以“满分+”的优异成绩完成省教育网信办网络安全责任制落实考核,为教育教学各项线上工作筑牢坚强防线。

  面对国家网信人才急缺的现状,他勇挑责任、使命担当,扎实开展网信育人,定期组织开展网络安全与信息化技能培训讲座,提高全校师生网络安全意识与信息化水平,年累计培育时长超1000课时。他组织成立学校首个网络安全社团,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强化、校企双培的模式,深化实战竞赛的育人思路,为社会培育了一大批网信新生力量。他指导学生参与江苏省第六届“领航杯”青少年网络安全应用能力竞赛荣获三等奖(省本科院校仅14支队伍获奖);积极组织培训师生参加全国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有多项作品入围;学校还入选了淮安市网络安全技术支撑机构(唯一高校)、被评为“网安2021-淮安行动”优秀参与单位。

  攻克疫情阻碍,深化线上线下融合

  疫情防控期间,他和他的团队奋勇当先,汇聚资源,攻坚克难,全方位保障全校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开展。他利用现有的常态化录播系统、可视化教学平台,自主构建了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平台。他结合十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提出了“依托学校信息化平台和数据中心资源,构建统一的校级WebVR云平台和资源管理中心,面向全校师生开放VR立体教学服务”的建设思路,给同学提供线上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在全校师生核酸检测与统计工作存在难题时,他带领团队自主开发了核酸检测科学抽样程序,提高抽样的科学性;自主开发了核酸检测精确比对系统,极大提高了核酸检测统计的精确性和效率。他广泛汇聚资源,争取社会资金200余万元实施了“四网融合改造工程”“多校区间光纤双链路升级工程”“带宽出口提档升级工程”,确保各项线上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他还将运行商开发的基于健康大数据的信息化疫情防控平台和硬件设备引入校园无偿使用,助力校园门卫管控精准、高效。校园封控管理期间,为了解决在校学生理发问题,作为信息处党支部书记,他还组织支部主动对接了“淮安市520三八红旗手”团队,联合开展了“疫剪在线,守护平安”活动,通过“线上预约、需求匹配、合理错峰、义务理发”的方式,给予学生人文关怀,深受好评。

  教育信息化是全面促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也是高校育人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的重要环节。他始终坚守“育人为本”,不断改革创新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奋进之笔,书奋进之作,交奋进之卷,“舍小我成大我”的责任担当,践行着自己的人民教师誓言。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