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思政课,让学生靠“抢”才有机会上?又是什么样的思政课,能让学生全变成了“向日葵”?
2020年9月1日,开学第一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后,南京师范大学2019级文学院学生丁姝文留言:“老师,我要赞美你。”“为啥?”“平常这种课,周围人都是低头玩手机的,今天全向日葵了。”抬头率高是他思政课堂的一种常态。
2021年4月6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2020级商学院学生李冰慧发朋友圈:“情绪被调动靠的不是煽情,而是极其扎实的理论功底,极其强悍的专业素养,以及发自内心、不需要刻意煽起而自然生发的触动。这种感觉真的太好了。每个周二晚上都情不自禁地感慨一遍大学教育的魅力。”
4月12日,《形势与政策》刚下课,学生发来截图,一名南师大新传院学生留言:“我在后面听得热泪盈眶,特别是讲到雨花英烈的时候,一下课就跑回了宿舍,我怕我表情失控。我不得不感慨一句:现在太缺这样的思政课老师了。我们之前的傲慢以及对马院的偏见是因为根本没上过马院的课。”
上面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是南京师范大学王磊老师,他被学生亲切称为“磊哥”,想上他的课要“抢”。
有学生甚至因为上了他的课,在其他几门思政课成绩合格的情况下选择重修。这个镜头也被电视台的记者记录下来,放在《抢手的王老师们》的短视频中,并获得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热爱思政课教育教学,乐教善教、潜心育人
“80”后的王磊,生于淮海战役故地,从小深受优良传统浸染,潜移默化的红色教育在他心里深深埋下了热爱思政课的种子。
2015年他顺利实现了当一名思政课教师的愿望。7年多来,他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素养要求,坚守立德树人使命,高质量讲授多门思政课。在他看来,讲思政课不仅是技术活,而且是良心活。思政课教师用什么征服学生,他认为三个字很重要:一是“信”,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二是“情”,厚植家国情怀,心里装着民族国家;三是“法”,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因为热爱,所以用心。王磊老师的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金课”。“抢课”成了每学期南师大校园里一道靓丽风景和学生的期待。作为负责人之一的《形势与政策》课,两次入选国家一流课程,选课人数累计超过50万人次,覆盖全国200余所高校。2021年,他主讲的思政课入选教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示范‘金课’”。
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引起各级领导和思政专家的关注。中央宣传部、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等领导多次走进他的课堂,高度评价其教学效果。2019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著名思政课教学专家沈壮海听了他的课后,当场给出了“王磊老师的课,可以评为‘金课’”的赞誉。
良好的授课效果在各类教学竞赛中同样得到了充分体现。2020年,王磊老师在第三届江苏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思政组第一名,代表江苏省参加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与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第一名选手同台竞技,最终获得思政组一等奖的好成绩。他还荣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青年五四奖章,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江苏省社科优青、江苏省优秀思政课教师“领航·扬帆”计划,并获首届全国高校优秀思政课教师奖教金等荣誉。
扎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耐得寂寞、成绩显著
在王磊老师看来,高校思政课教师不是知识的搬运工,而是知识的生产者。他始终坚信“教学激发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的为学之道。
自2009年开始聚焦“马克思主义传播”这一主题,他先后在核心期刊发表系列论文20余篇,“中国共产党早期基层党员群体传播马克思主义研究”顺利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立项,取得较好研究进展。
正是源于他在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中的突出成果和全国影响力,2016年,王磊老师被北京大学“马藏”研究中心聘为特聘研究员,参与“马藏”工程的编纂工作,成果获全国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马藏”中心主任顾海良教授高度评价。2018年5月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在北京大学国际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心察看了馆藏的马克思主义典籍,并询问了“马藏工程”进展情况,称赞这一工作“非常有意义”。
投身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反响热烈、广受好评
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做大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师,还要争做党的创新理论宣传的能手。马克思曾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教学科研之余,王磊老师积极从事理论宣讲。近年来,他先后被遴选为南京市委讲师团成员、团省委青年讲师团成员,受聘江苏省委省级机关工委、省总工会、省妇联等单位的党课授课教师,在省级机关、省委教育工委、省总工会等多家单位高质量开展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反响热烈、效果较好。
与此同时,王磊老师的思政课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各类媒体。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他主讲的抗疫思政课《让新时代青春之花在抗疫中绽放》登上“学习强国”全国平台首页,阅读量超过26万次,产生了较大影响,该课程获江苏省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微视频一等奖。尤其让他感到倍受鼓舞的是2020年10月1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当天中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再次播放了他讲授的思政课《特区精神》,产生较好的收视效果和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