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高校

包伯成:从职业经理人到高被引科学家

——常州大学教师包伯成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5-24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学以致用永攀高峰

  科睿唯安日前正式发布2020年度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常州大学教授包伯成在跨学科领域进入榜单,这是包伯成教授首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也是常州市唯一入选榜单的科学家。

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证书

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证书

  2020年,有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167人入选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其中,中国内地共770人入选。入选的科学家发表的多篇高被引论文,其被引频次位于同学科前1%,在行业内有着重要学术影响力。2021年,包伯成教授再次入选科睿唯安跨学科领域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同时,包伯成教授也分别入选爱思唯尔202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2021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理论研究行业领先

  包伯成教授是常州大学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电路与系统方向学科带头人,是较早从事忆阻模拟器及其应用电路相关研究的国内学者之一,主要从事神经元功能性电路、神经元网络与同步及非线性电路与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对“忆阻器”的全方位研究,始于对学生的教学课堂。“2008年忆阻器这一元件刚被惠普公司实验室创造出来时,我也心中无数。研究灵感来源于一次课堂教学,我发现可以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忆阻器的模拟,因此开启了我的科研之路。”包伯成说。

包伯成在教学一线

  忆阻器作为一个新的电路器件,至今仍未产业化,所以对于它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都很少。“我属于摸着石头过河,完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包伯成说。重大的科研成果来自他和团队成员一次又一次实践,为了得到一个结论,上千次周而复始地重复实验,不断调试数据,最终才能达到满意的结果。2014年提出结构简单、易接入的二极管桥忆阻模拟器;2016年首次明确提出超级多稳定性,引发非线性电路与系统领域的研究热潮;2017年系统地提出精确降维韦库建模方法,实现忆阻电路的超级多稳定性重构,并推广至忆阻系统超级多稳定性的分析中……包伯成教授的多项研究被国际科学家所关注,入选ESI数据库热点论文3篇、高被引论文20余篇,荣获“IET Premium Award Winner 2018”最佳论文奖、第四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优秀论文、“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21年度高影响力论文,并获评2021年度《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优秀作者。目前,国内外很多团队的研究方向都以他的研究为参考和引领。

   学生培养因材施教

  在科研方面有着诸多成就的包伯成对学生的培养也丝毫不放松,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包伯成始终在教学一线,与学生面对面。

  “教学也有助于我的科研。一些科研上的新发现,都是从学生实验时遇到的困难受到的启发,开展的研究。”包伯成表示,因材施教是他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始终坚持的原则。“我认为,无论是创新性的研究学习,还是工程性的运用学习,学生都需要有所涉猎,最终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选择不同的培养发展方向。”

包伯成指导学生科研

  在包伯成的课堂,学生总能了解到行业最前沿的发展信息,枯燥的理论也因为穿插其中的有趣小故事被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为了让学生能更好、更系统地了解电路理论,包伯成还自编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两本教材——《工程电路分析》和《混沌电路导论》,其中,《工程电路分析》被评为省级重点教材,《混沌电路导论》入选首届省研究生优秀教材。

  拥有良好的创新能力是包伯成培养出的学生的特质之一,这样的学生能胜任各类不同的工作岗位。“我的学生遍布各行各业,有的考上了公务员、有的推荐读博士成为老师,也有的在行业内成为骨干,发展都不错,这也是我作为教师最自豪的成果。”包伯成说。

  近年来,包伯成教授以高水平科研反哺教学,已培养博士研究生(联合)2名、硕士研究生24名,获评第十一届“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荣获省优秀学术学位硕士学位论文1篇、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一等奖6人次,荣获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一等奖2项、优秀团队1项。包伯成教授本人也先后荣获常州大学年度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五一劳动奖章和常州市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常州市第六届师德标兵

  团队建设协作共赢

  在成为常州大学教授前,包伯成在电工电子行业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他经营过一家电子企业,后来成为电子行业职业经理人,最终,他42岁时选择回到校园读博,从事理论研究。多年的企业工作经验给他在团队建设时带来不少帮助,更能知人善用。“我所研究的内容属于交叉学科,所以团队中8个人的主攻方向不同,更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我要做的就是协调好各方的关系。”包伯成表示。

  包伯成的办公室里有一块黑板,“随时随地可以和团队成员进行探讨,大家一起头脑风暴,团队的力量才是无穷的。”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副教授武花干是团队的一员,也是该学院最年轻的副教授。从本科起,她就跟着包伯成从事相关的科学研究。在南京理工大学读完博士后,她毅然选择来常州大学任教,继续跟着包伯成进行研究。“从事科研的人都知道团队的重要性,对于他和他所带领的团队,我都十分认可。”武花干表示,大家都笑称包教授为大家的“百库全书”,“无论有什么问题,问包教授总能得到答案。”

包伯成与团队成员

  在常州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柳铭看来,包伯成浓郁了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的学术研究氛围。“他刚到学院任教时,就主动提出开设讲座,与同事们探讨如何进行科研论文的写作。这为学院的教师们做了很好的榜样,也激发了大家的科研热情。”近年来,团队的理论研究硕果累累,先后申请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立项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6项以及省教育成果二等奖2项。

  在年轻人的培养方面,团队骨干成员徐权副教授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项,并获得“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第三层次举荐。团队骨干成员陈墨副教授在2021年获得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荣誉;武花干获得2022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推荐。陈蓓博士加入团队不到一年就获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团队负责人及两位骨干成员的AD科学指数全球排名分别达到62798、111735和141347,在常州大学分别排名为第1、第2和第3。团队研究成果有力助推了学校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学校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前0.5%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责任编辑:陈路

包伯成:从职业经理人到高被引科学家
——常州大学教师包伯成事迹
发布时间:2022-05-24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

  学以致用永攀高峰

  科睿唯安日前正式发布2020年度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常州大学教授包伯成在跨学科领域进入榜单,这是包伯成教授首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也是常州市唯一入选榜单的科学家。

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证书

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证书

  2020年,有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167人入选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其中,中国内地共770人入选。入选的科学家发表的多篇高被引论文,其被引频次位于同学科前1%,在行业内有着重要学术影响力。2021年,包伯成教授再次入选科睿唯安跨学科领域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同时,包伯成教授也分别入选爱思唯尔202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2021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理论研究行业领先

  包伯成教授是常州大学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电路与系统方向学科带头人,是较早从事忆阻模拟器及其应用电路相关研究的国内学者之一,主要从事神经元功能性电路、神经元网络与同步及非线性电路与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对“忆阻器”的全方位研究,始于对学生的教学课堂。“2008年忆阻器这一元件刚被惠普公司实验室创造出来时,我也心中无数。研究灵感来源于一次课堂教学,我发现可以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忆阻器的模拟,因此开启了我的科研之路。”包伯成说。

包伯成在教学一线

  忆阻器作为一个新的电路器件,至今仍未产业化,所以对于它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都很少。“我属于摸着石头过河,完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包伯成说。重大的科研成果来自他和团队成员一次又一次实践,为了得到一个结论,上千次周而复始地重复实验,不断调试数据,最终才能达到满意的结果。2014年提出结构简单、易接入的二极管桥忆阻模拟器;2016年首次明确提出超级多稳定性,引发非线性电路与系统领域的研究热潮;2017年系统地提出精确降维韦库建模方法,实现忆阻电路的超级多稳定性重构,并推广至忆阻系统超级多稳定性的分析中……包伯成教授的多项研究被国际科学家所关注,入选ESI数据库热点论文3篇、高被引论文20余篇,荣获“IET Premium Award Winner 2018”最佳论文奖、第四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优秀论文、“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21年度高影响力论文,并获评2021年度《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优秀作者。目前,国内外很多团队的研究方向都以他的研究为参考和引领。

   学生培养因材施教

  在科研方面有着诸多成就的包伯成对学生的培养也丝毫不放松,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包伯成始终在教学一线,与学生面对面。

  “教学也有助于我的科研。一些科研上的新发现,都是从学生实验时遇到的困难受到的启发,开展的研究。”包伯成表示,因材施教是他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始终坚持的原则。“我认为,无论是创新性的研究学习,还是工程性的运用学习,学生都需要有所涉猎,最终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选择不同的培养发展方向。”

包伯成指导学生科研

  在包伯成的课堂,学生总能了解到行业最前沿的发展信息,枯燥的理论也因为穿插其中的有趣小故事被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为了让学生能更好、更系统地了解电路理论,包伯成还自编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两本教材——《工程电路分析》和《混沌电路导论》,其中,《工程电路分析》被评为省级重点教材,《混沌电路导论》入选首届省研究生优秀教材。

  拥有良好的创新能力是包伯成培养出的学生的特质之一,这样的学生能胜任各类不同的工作岗位。“我的学生遍布各行各业,有的考上了公务员、有的推荐读博士成为老师,也有的在行业内成为骨干,发展都不错,这也是我作为教师最自豪的成果。”包伯成说。

  近年来,包伯成教授以高水平科研反哺教学,已培养博士研究生(联合)2名、硕士研究生24名,获评第十一届“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荣获省优秀学术学位硕士学位论文1篇、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一等奖6人次,荣获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一等奖2项、优秀团队1项。包伯成教授本人也先后荣获常州大学年度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五一劳动奖章和常州市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常州市第六届师德标兵

  团队建设协作共赢

  在成为常州大学教授前,包伯成在电工电子行业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他经营过一家电子企业,后来成为电子行业职业经理人,最终,他42岁时选择回到校园读博,从事理论研究。多年的企业工作经验给他在团队建设时带来不少帮助,更能知人善用。“我所研究的内容属于交叉学科,所以团队中8个人的主攻方向不同,更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我要做的就是协调好各方的关系。”包伯成表示。

  包伯成的办公室里有一块黑板,“随时随地可以和团队成员进行探讨,大家一起头脑风暴,团队的力量才是无穷的。”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副教授武花干是团队的一员,也是该学院最年轻的副教授。从本科起,她就跟着包伯成从事相关的科学研究。在南京理工大学读完博士后,她毅然选择来常州大学任教,继续跟着包伯成进行研究。“从事科研的人都知道团队的重要性,对于他和他所带领的团队,我都十分认可。”武花干表示,大家都笑称包教授为大家的“百库全书”,“无论有什么问题,问包教授总能得到答案。”

包伯成与团队成员

  在常州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柳铭看来,包伯成浓郁了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的学术研究氛围。“他刚到学院任教时,就主动提出开设讲座,与同事们探讨如何进行科研论文的写作。这为学院的教师们做了很好的榜样,也激发了大家的科研热情。”近年来,团队的理论研究硕果累累,先后申请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立项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6项以及省教育成果二等奖2项。

  在年轻人的培养方面,团队骨干成员徐权副教授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项,并获得“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第三层次举荐。团队骨干成员陈墨副教授在2021年获得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荣誉;武花干获得2022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推荐。陈蓓博士加入团队不到一年就获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团队负责人及两位骨干成员的AD科学指数全球排名分别达到62798、111735和141347,在常州大学分别排名为第1、第2和第3。团队研究成果有力助推了学校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学校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前0.5%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