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佳,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正高级工程师。余老师是多面手,从软件技术人才培养到科研教研创新,他的身影穿梭于学校改革创新领域;他是螺丝钉,从风华正茂的青年教师,到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业务骨干,他将全部青春奉献给职教事业;他还是先行者,作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主要成员,江苏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负责人,带领团队获得多项国家、省级重要荣誉,为国家职业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勇当探索者,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作为软件技术专业团队的主要成员,余永佳老师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参与创建了“职业情境、项目主导、能力递进”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基于软件产品开发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职业素养融为一体,形成了丰富的教育教学成果,努力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信息技术技能人才。他参与编制的“项目主导、多元协同、资源开放--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实践”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计算机类专业‘联盟制、项目制、导师制’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他作为团队负责人打造的“智能视觉识别”教学能力比赛作品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所在“软件技术教师团队”团队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荣誉称号。
甘当耕耘者,主动投身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作为团队主要成员,余永佳老师参与建设了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国家双高计划重点专业群、江苏省品牌专业(A类)。余老师关心关爱学生成长成才,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注重将企业的岗位素养和职业精神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他指导学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和三等奖1项、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二等奖,所在团队顺利完成了江苏省A类品牌专业的建设和验收工作,团队荣获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参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团队积极申报并获得江苏省骨干专业立项,团队荣获经信委属院校优秀教学团队。
争当践行者,积极参与资源创新开发应用
余永佳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高等职业教育软件技术专业国家资源库升级改进项目的申报、建设和验收工作,项目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验收,并示范带动全国数十个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目前,资源库用户数超54万人,56门标准课程被全国高职院校教师调用并开设个性课程达3483门,为全国相关院校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线上教学提供了有效保障。
善当开拓者,努力钻研科研教研创新工作
公派出国访学期间,余永佳老师与美国德州大学的实验室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回国后仍然在云计算资源调度领域与对方进行科研合作研究,与对方研究室共同发表了1篇SCI论文和2篇EI论文。余老师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发表省级论文3篇,独立编写1本著作,参编2本著作,主持和参与10余项省部级纵向课题,独立完成4项企业科研项目累计产生经济效益150余万,获得2021年“江苏留学回国先进个人”。
志当领路者,创新打造智慧校园样板工程
作为信息中心负责人,余永佳统筹学校层面的智慧校园建设,通过厘清思路、明确目标、顶层架构、深入建设,升级打造了具有常信特色的智慧校园体系,重构层次明晰的整体架构,明晰了“用户访问层、统一应用服务平台、统一数据服务平台、网络通信计算平台、信息安全体系、标准规范体系”的智慧校园架构。他利用超融合技术实现信息基础设施的资源虚拟化,计算能力共享和动态分配;通过数据平台,重新汇聚、清洗核心应用数据资源,初步实现核心数据的互享互通;提取应用程序的共通模块,将统一认证、消息通知、流程服务等模块独立形成应用支撑层,基于统一支撑层对各职能部门业务流程进行梳理重构,建设满足师生工作和生活的业务应用体系,形成统一应用服务平台;通过细分教师、学生、企业人员角色,实现用户权限分层管理,实现用户访问层的重构。推动智慧校园建设获得江苏省首批智慧校园示范校称号(高职组排名第一)、全国数字校园建设项目样板校荣誉称号,带领信息中心获得江苏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牵头建设的“智慧校园建设应用与规范标准示范工程”获得智慧江苏重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