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高校

马凌:弦歌不辍,用行动诠释“师者”内涵

——江苏理工学院教师马凌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5-24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从教20年,奋斗20载。作为学生的领路人,她用一颗炙热的心无私无悔点燃学生的艺术之光;作为音乐工作者,她积极传承民族音乐,并致力于苏南音乐史料的整理和研究;作为政协委员,她牢记“人民政协为人民”宗旨,以实际行动传播爱的力量;作为中共党员,她开创性地成立“乐之秋白”宣讲团,在全市开展近百场音乐党课,让党史学习教育更加有温度。她就是江苏理工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马凌。

  用心“传道”,三尺讲台传承匠心师德

  马凌从小的愿望就是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站在神圣的讲台上,她希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真善美。

  “讲课很生动,非常有感染力”“教学方式新颖,课堂气氛很活跃”“对学生很好”……学生们如此评价她。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马凌在教学上是学生的严师,但在生活中,她却是学生的亲人,生活上遇到困难她都会主动帮一把,学生们有什么心事都愿意向她诉说,许多受她影响或得到过她帮助的学生,在工作十多年后还经常跟身边人分享马老师给予他们的引领和感染。

  作为实践型教师,她教学能力强,在江苏省首届微课大赛中获三等奖;除了演唱、演奏能力较强外,马凌还擅长创作歌曲,曾在传媒大厦金色大厅成功举办“马凌原创作品音乐会”;创作并演唱《社科之歌》等音乐作品,《社科之歌》获得全省社科联系统工作创新案例,其他作品也多次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使用发布。

  此外,马凌还特别注重科研能力的提升。近年来,她先后在CSSCI期刊发表文章4篇,北大核心期刊发表文章7篇,专著1本,并主持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艺术基金项目各1项。其中《赤潮颂》大型原创主题音乐党课,获批常州市委宣传部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她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指导学生获批省级创新项目、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各2项。为进一步做好文艺人才培育工作,马凌与学校周鹏博士师徒结对,通过传、帮、带、导、提、教,加快青年教师成长。2021年5月,马凌被常州市委宣传部、常州市文联授予常州文艺人才“结对传承”行动名师。2020年,她被江苏理工学院评为“优秀教师”。

  以情“授业”,百场党课传播信仰声音

  马凌认为,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艺术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作为常州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她广泛收集常州音乐名人及其作品,进行深入挖掘,于2019年12月策划和主创“教我如何不想她--常州名人作品音乐会”,并与著名艺术家滕矢初一起讲述了诸多常州名人与音乐之间的故事,让观众在进一步了解常州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同时,增强了文化自信。音乐会在常州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教我如何不想她”也在音乐会后成为了常州城市宣传标语。

2021年6月18日,马凌老师在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大会堂主讲“乐之秋白”音乐党课。

  为进一步发掘内涵厚重的常州红色文化,早在2019年6月,马凌就策划了瞿秋白作品音乐会,第一次将瞿秋白音乐作品搬上舞台。之后,她又带领团队查阅文献资料近1000册,走访调研近100次,收集整理瞿秋白创作的乐曲30余首。在掌握丰富的瞿秋白红色音乐史料后,马凌组建了“乐之秋白”宣讲团,宣讲团以瞿秋白译配的《国际歌》和创作的《赤潮曲》等音乐为主线,通过有讲、有唱、有吟诵的“浸润式”方式讲述党的历史,再现瞿秋白光辉的革命历程和伟大的革命精神,让听众在艺术的沉浸中触摸信仰的力量,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艺术性,让党史学习教育更走心、更有活力、更具吸引力。

  “乐之秋白”宣讲团先后深入机关、学校、社区、工地宣讲100余场,她声情并茂的宣讲和演唱,感染了一批又一批听众。音乐党课先后被《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中国青年报》《今日头条》“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宣传报道。2021年9月,在马凌的积极推动下,“瞿秋白红色音乐研究会”在瞿秋白纪念馆成立。2021年10月,党史学习教育中央指导组组长孙永春在市委陈金虎书记陪同下,现场观摩了《乐之秋白》音乐党课,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2021年12月,“乐之秋白”红色音乐讲堂被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评为2021年全市基层理论宣讲示范点;2022年1月,“‘乐之秋白’宣讲团——把党史唱出来”获得江苏省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优秀案例。2021年11月,马凌被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表彰为全市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

  以行“育人”,满腔热忱传递爱心力量

  “爱是能量,爱会传递”这是马凌经常和身边人说起的话。

  作为市、区两级政协委员,她热衷社会公益事业,从2012年开始,向天爱学校、实验小学等6所学校捐赠乐器并设立公益艺术社团;在锦阳、陈渡等7个社区设立“马凌委员音乐工作室”,捐赠乐器并十年如一日坚持给居民免费开展艺术课程指导。在家里,她是爸爸妈妈的独生女;在社区,她同样也是叔叔阿姨们的女儿,有的老人子女长期不在身边,她就承担起了女儿的责任,定期看望老人,帮助老人解决生活困难,为贫困老人送上生活费……用实际行动传播爱心和正能量。

马凌老师给社区老年人上艺术课程

  2022年3月,常州突发新冠肺炎疫情,马凌主动担任了永红街道志愿者召集人,在招募过程中,许多陌生人找到她,要求加入志愿者队伍。由于新加的好友太多,她来不及一一备注,就用“志愿者1”“志愿者2”……进行编序,就这样,她认识了很多温暖的数字好友,和他们在疫情防控最前线连续奋战15天,200个小时。

  这些数字志愿者们的执着和敬业深深打动了马凌,于是,她谱写了原创音乐作品《我不知道你是谁》,激励和鼓舞着一个又一个没有名字的数字志愿者们加入“逆行”大军,坚定向前。乐曲得到各大媒体的广泛报道,迅速在龙城传唱。

  每每戴上党徽,马凌都会觉得胸前的党徽熠熠生辉。她的身上展现了当代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学识魅力,闪耀着师者大爱的璀璨光芒,她也用自己的行动生动诠释着“师者”的内涵。

责任编辑:陈路

马凌:弦歌不辍,用行动诠释“师者”内涵
——江苏理工学院教师马凌事迹
发布时间:2022-05-24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

  从教20年,奋斗20载。作为学生的领路人,她用一颗炙热的心无私无悔点燃学生的艺术之光;作为音乐工作者,她积极传承民族音乐,并致力于苏南音乐史料的整理和研究;作为政协委员,她牢记“人民政协为人民”宗旨,以实际行动传播爱的力量;作为中共党员,她开创性地成立“乐之秋白”宣讲团,在全市开展近百场音乐党课,让党史学习教育更加有温度。她就是江苏理工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马凌。

  用心“传道”,三尺讲台传承匠心师德

  马凌从小的愿望就是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站在神圣的讲台上,她希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真善美。

  “讲课很生动,非常有感染力”“教学方式新颖,课堂气氛很活跃”“对学生很好”……学生们如此评价她。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马凌在教学上是学生的严师,但在生活中,她却是学生的亲人,生活上遇到困难她都会主动帮一把,学生们有什么心事都愿意向她诉说,许多受她影响或得到过她帮助的学生,在工作十多年后还经常跟身边人分享马老师给予他们的引领和感染。

  作为实践型教师,她教学能力强,在江苏省首届微课大赛中获三等奖;除了演唱、演奏能力较强外,马凌还擅长创作歌曲,曾在传媒大厦金色大厅成功举办“马凌原创作品音乐会”;创作并演唱《社科之歌》等音乐作品,《社科之歌》获得全省社科联系统工作创新案例,其他作品也多次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使用发布。

  此外,马凌还特别注重科研能力的提升。近年来,她先后在CSSCI期刊发表文章4篇,北大核心期刊发表文章7篇,专著1本,并主持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艺术基金项目各1项。其中《赤潮颂》大型原创主题音乐党课,获批常州市委宣传部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她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指导学生获批省级创新项目、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各2项。为进一步做好文艺人才培育工作,马凌与学校周鹏博士师徒结对,通过传、帮、带、导、提、教,加快青年教师成长。2021年5月,马凌被常州市委宣传部、常州市文联授予常州文艺人才“结对传承”行动名师。2020年,她被江苏理工学院评为“优秀教师”。

  以情“授业”,百场党课传播信仰声音

  马凌认为,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艺术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作为常州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她广泛收集常州音乐名人及其作品,进行深入挖掘,于2019年12月策划和主创“教我如何不想她--常州名人作品音乐会”,并与著名艺术家滕矢初一起讲述了诸多常州名人与音乐之间的故事,让观众在进一步了解常州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同时,增强了文化自信。音乐会在常州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教我如何不想她”也在音乐会后成为了常州城市宣传标语。

2021年6月18日,马凌老师在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政府大会堂主讲“乐之秋白”音乐党课。

  为进一步发掘内涵厚重的常州红色文化,早在2019年6月,马凌就策划了瞿秋白作品音乐会,第一次将瞿秋白音乐作品搬上舞台。之后,她又带领团队查阅文献资料近1000册,走访调研近100次,收集整理瞿秋白创作的乐曲30余首。在掌握丰富的瞿秋白红色音乐史料后,马凌组建了“乐之秋白”宣讲团,宣讲团以瞿秋白译配的《国际歌》和创作的《赤潮曲》等音乐为主线,通过有讲、有唱、有吟诵的“浸润式”方式讲述党的历史,再现瞿秋白光辉的革命历程和伟大的革命精神,让听众在艺术的沉浸中触摸信仰的力量,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艺术性,让党史学习教育更走心、更有活力、更具吸引力。

  “乐之秋白”宣讲团先后深入机关、学校、社区、工地宣讲100余场,她声情并茂的宣讲和演唱,感染了一批又一批听众。音乐党课先后被《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中国青年报》《今日头条》“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宣传报道。2021年9月,在马凌的积极推动下,“瞿秋白红色音乐研究会”在瞿秋白纪念馆成立。2021年10月,党史学习教育中央指导组组长孙永春在市委陈金虎书记陪同下,现场观摩了《乐之秋白》音乐党课,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2021年12月,“乐之秋白”红色音乐讲堂被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评为2021年全市基层理论宣讲示范点;2022年1月,“‘乐之秋白’宣讲团——把党史唱出来”获得江苏省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优秀案例。2021年11月,马凌被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表彰为全市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

  以行“育人”,满腔热忱传递爱心力量

  “爱是能量,爱会传递”这是马凌经常和身边人说起的话。

  作为市、区两级政协委员,她热衷社会公益事业,从2012年开始,向天爱学校、实验小学等6所学校捐赠乐器并设立公益艺术社团;在锦阳、陈渡等7个社区设立“马凌委员音乐工作室”,捐赠乐器并十年如一日坚持给居民免费开展艺术课程指导。在家里,她是爸爸妈妈的独生女;在社区,她同样也是叔叔阿姨们的女儿,有的老人子女长期不在身边,她就承担起了女儿的责任,定期看望老人,帮助老人解决生活困难,为贫困老人送上生活费……用实际行动传播爱心和正能量。

马凌老师给社区老年人上艺术课程

  2022年3月,常州突发新冠肺炎疫情,马凌主动担任了永红街道志愿者召集人,在招募过程中,许多陌生人找到她,要求加入志愿者队伍。由于新加的好友太多,她来不及一一备注,就用“志愿者1”“志愿者2”……进行编序,就这样,她认识了很多温暖的数字好友,和他们在疫情防控最前线连续奋战15天,200个小时。

  这些数字志愿者们的执着和敬业深深打动了马凌,于是,她谱写了原创音乐作品《我不知道你是谁》,激励和鼓舞着一个又一个没有名字的数字志愿者们加入“逆行”大军,坚定向前。乐曲得到各大媒体的广泛报道,迅速在龙城传唱。

  每每戴上党徽,马凌都会觉得胸前的党徽熠熠生辉。她的身上展现了当代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学识魅力,闪耀着师者大爱的璀璨光芒,她也用自己的行动生动诠释着“师者”的内涵。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