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高校

吴玲:育人为师,抗疫为士,争做四有好老师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教师吴玲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5-24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吴玲,女,汉族,1965年3月出生,江苏仪征人,现任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护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1979年入学、入伍,1989年12月入党,在军队医院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工作近20年,1994年—1996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学习2年,1998年转业至地方任教至今,承担《人际沟通与护理礼仪》《护理研究》《护理学基础》《护理学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立德树人,做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师

  “人以师为范,师以德为先”。作为一名党员和从事护理教育的人民教师,吴玲积极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以自己的行动去感召他人。“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彰显初心的一场大考。2021年7月吴玲积极响应党委号召支援南京市核酸检测工作,率领护理学院11名教职工87位实习生加入抗疫队伍,挥汗如雨,不辱使命。2022年4月14日深夜,一阵急促的铃声划破寂静的夜空,学校党委书记打来电话说:“组织队伍驰援苏州”。她的爱人说:“你作为党总支书记要带头,家里的事儿你不用操心。”短短一个小时,护理学院的13位党员和教师积极响应,背负行囊准备出征。临危受命,学校党委任命吴玲为援苏州核酸采样队临时党支部书记、采样队队长。吴玲承诺:“三尺讲台写春秋,抗疫战场当先锋。我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伟大抗疫精神,彰显学校教师的高尚情怀,和全体队员做好自我防护,保证零感染,绝不辜负学校党委的殷切期望。”奋战姑苏的日子,风雨兼程、披星戴月。凌晨4时起床赶往采集点,大家争先恐后忘我工作。5天采集核酸样本177095人次。队员们用自己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用实际行动捍卫白衣天使的神圣使命,为学校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被荔枝网等多家媒体报道。巡查核酸采集点,关心队员的身心健康,为焦虑的队员打开心结,陪伴患病的队员就医,做好各方面的统筹协调工作……连续多日,吴玲每天的睡眠不足2小时。当返回南京隔离点时她才知道,援助苏州期间,她的母亲身患重病住院治疗,孩子的爷爷生患癌症并转移。吴玲愧疚难当,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因有人替你砥砺前行。

  爱岗敬业,做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

  吴玲老师积极开展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校企结合,与临床一线专家通力合作,在教学科研、教材编写、课程改革、精品课程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等方面共同探讨;关心青年教师,以党员教师示范课为抓手,提高党员教书育人的能力,荣获学院优秀青蓝工程导师奖;注重技能大赛,鼓励指导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大赛,2017年护理专业教师张然、杨亚老师在首届全国职业院校护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分别获二、三等奖,学院获团体二等奖,杨圣楠老师在江苏省护理学会英语口语比赛中获得三等奖。

  严谨笃学,做有扎实学识的好老师

  吴玲曾获评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教学名师,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主编的“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人际沟通与交往》(高教出版社)获得国家教育部颁发的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类二等奖,主编的《人际沟通与护理礼仪》获得省重点教材立项;主持省教育厅重点教改课题1项、省大学生创新课题3项、省级继续教育项目2项,参与省级科研课题2项;发表论文13篇;主编、副主编教材11本。

  曾获评省卫生厅优秀党务工作者1次,省高校医药教育研究会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委员会《案例比赛》三等奖1项、省护理类竞赛二等奖获奖选手指导教师奖1项、南京市护理专业技能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1项、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学院微课大赛优秀奖1项、学院青蓝工程指导老师优秀奖1项、学院教学质量优秀奖4项,承担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人际沟通与交往》课程建设1项,主持建设精品课程《人际沟通与护理礼仪》,结题审核为优秀。

  温暖呵护,做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临危不惧,敢于担当,吴玲经常走进学生宿舍、教室、实习点,高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吴玲多次为灾区及本院贫困生捐款,多次与高淳人民医院领导沟通,为来自山西的孤儿解决就业问题。学院首次开设“3+3”护理项目,吴玲带领2名老师赴青海招生,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确保招生环节公平、公正、透明、公开,圆满完成对口单招青海海南州职业技术学校工作,受到当地政府和考生的一致好评。24名青海学生入校后,刻苦学习,积极要求上进。她们十分感谢党和国家的培养,毕业后回到家乡已成为当地医疗护理工作的骨干,为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医疗护理水平作出贡献,相关事迹被《中国青年报》《江苏教育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吴玲老师将继续努力做一名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四有”好老师!

责任编辑:陈路

吴玲:育人为师,抗疫为士,争做四有好老师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教师吴玲事迹
发布时间:2022-05-24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

  吴玲,女,汉族,1965年3月出生,江苏仪征人,现任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护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1979年入学、入伍,1989年12月入党,在军队医院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工作近20年,1994年—1996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学习2年,1998年转业至地方任教至今,承担《人际沟通与护理礼仪》《护理研究》《护理学基础》《护理学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立德树人,做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师

  “人以师为范,师以德为先”。作为一名党员和从事护理教育的人民教师,吴玲积极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以自己的行动去感召他人。“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彰显初心的一场大考。2021年7月吴玲积极响应党委号召支援南京市核酸检测工作,率领护理学院11名教职工87位实习生加入抗疫队伍,挥汗如雨,不辱使命。2022年4月14日深夜,一阵急促的铃声划破寂静的夜空,学校党委书记打来电话说:“组织队伍驰援苏州”。她的爱人说:“你作为党总支书记要带头,家里的事儿你不用操心。”短短一个小时,护理学院的13位党员和教师积极响应,背负行囊准备出征。临危受命,学校党委任命吴玲为援苏州核酸采样队临时党支部书记、采样队队长。吴玲承诺:“三尺讲台写春秋,抗疫战场当先锋。我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伟大抗疫精神,彰显学校教师的高尚情怀,和全体队员做好自我防护,保证零感染,绝不辜负学校党委的殷切期望。”奋战姑苏的日子,风雨兼程、披星戴月。凌晨4时起床赶往采集点,大家争先恐后忘我工作。5天采集核酸样本177095人次。队员们用自己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用实际行动捍卫白衣天使的神圣使命,为学校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被荔枝网等多家媒体报道。巡查核酸采集点,关心队员的身心健康,为焦虑的队员打开心结,陪伴患病的队员就医,做好各方面的统筹协调工作……连续多日,吴玲每天的睡眠不足2小时。当返回南京隔离点时她才知道,援助苏州期间,她的母亲身患重病住院治疗,孩子的爷爷生患癌症并转移。吴玲愧疚难当,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因有人替你砥砺前行。

  爱岗敬业,做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

  吴玲老师积极开展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校企结合,与临床一线专家通力合作,在教学科研、教材编写、课程改革、精品课程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等方面共同探讨;关心青年教师,以党员教师示范课为抓手,提高党员教书育人的能力,荣获学院优秀青蓝工程导师奖;注重技能大赛,鼓励指导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大赛,2017年护理专业教师张然、杨亚老师在首届全国职业院校护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分别获二、三等奖,学院获团体二等奖,杨圣楠老师在江苏省护理学会英语口语比赛中获得三等奖。

  严谨笃学,做有扎实学识的好老师

  吴玲曾获评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教学名师,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主编的“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人际沟通与交往》(高教出版社)获得国家教育部颁发的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类二等奖,主编的《人际沟通与护理礼仪》获得省重点教材立项;主持省教育厅重点教改课题1项、省大学生创新课题3项、省级继续教育项目2项,参与省级科研课题2项;发表论文13篇;主编、副主编教材11本。

  曾获评省卫生厅优秀党务工作者1次,省高校医药教育研究会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委员会《案例比赛》三等奖1项、省护理类竞赛二等奖获奖选手指导教师奖1项、南京市护理专业技能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1项、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学院微课大赛优秀奖1项、学院青蓝工程指导老师优秀奖1项、学院教学质量优秀奖4项,承担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人际沟通与交往》课程建设1项,主持建设精品课程《人际沟通与护理礼仪》,结题审核为优秀。

  温暖呵护,做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临危不惧,敢于担当,吴玲经常走进学生宿舍、教室、实习点,高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吴玲多次为灾区及本院贫困生捐款,多次与高淳人民医院领导沟通,为来自山西的孤儿解决就业问题。学院首次开设“3+3”护理项目,吴玲带领2名老师赴青海招生,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确保招生环节公平、公正、透明、公开,圆满完成对口单招青海海南州职业技术学校工作,受到当地政府和考生的一致好评。24名青海学生入校后,刻苦学习,积极要求上进。她们十分感谢党和国家的培养,毕业后回到家乡已成为当地医疗护理工作的骨干,为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医疗护理水平作出贡献,相关事迹被《中国青年报》《江苏教育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吴玲老师将继续努力做一名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四有”好老师!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