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高校

刘庄:探索不止 育人不辍

——苏州大学教师刘庄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5-26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刘庄教授在实验室指导学生

  他胸怀祖国,国家所需、人民所想就是他心之所往;他潜心问道,宵旰攻苦成就今日科学苍穹中的闪耀之星;他敬业爱生,为人才培养倾注心力、无怨无悔。他就是苏州大学刘庄教授。

  赤心报国的青年科学家

  2004年,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毕业的刘庄远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始了留学生涯,2008年获得化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回到祖国,用所学为祖国的科技发展添砖加瓦”的信念成了支撑他艰辛求学路上不竭的动力。2009年6月,他放弃留美的优厚待遇,归国加入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述汤领衔创建的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在前沿纳米交叉学科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工作。

  13年来,刘庄教授及其团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迈进,致力于专业领域的重大科研攻关。为了让更多患者能接受精准的诊疗,他们通过纳米技术与生物材料跨界融合,探索攻克肿瘤新技术新路径。论文总引用超过70000次,多篇论文发表于Nature、Science等高水平期刊,他带领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突破性研究,也使我国在肿瘤纳米诊疗研究领域长期保持国际领先水平,交出了无愧于时代的亮丽答卷。他先后多次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获得教育部青年科学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科学探索奖等荣誉称号。连续七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并入选了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成为国际生物材料领域知名科学家。

  荣誉加身,但刘庄的想法始终很朴实,“要为国家、为人民做点实实在在的事”。目前,刘庄团队研发的基于生物材料增效肿瘤免疫治疗的相关研究成果已进入临床实验阶段,成功开发出标准化的新型药物制剂,发展了一系列能够面向临床的新型治疗策略与方法,从而提高临床肿瘤治疗的响应率。“这个方案现在可以被认为是有望攻克癌症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案。而我们的远景目标,是希望能为中晚期肿瘤患者提供一些新的机会。”

  扎根讲台的传道授业者

  科研成果瞩目,但在刘庄的心中,更重要的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学生的成长成才就是我最大的成就!”这是他始终如一的育人信条。他坚守三尺讲台,深耕教学一线,长期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教学,积极将最前沿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品质和国际视野的生物材料与纳米医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同时,他深挖专业教学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除课堂教学外,还创新开展“院长开学第一课”“我和老师聊聊天”“想把我说给你听”等活动,以广博学识启迪智慧、以科学精神感召学生,深受学生喜爱。

刘庄教授为本科生授课

  作为导师,他带领着一支由几十人组成的交叉学科研究团队,将弘扬科学精神贯穿于育人全链条,秉持志趣为导向,个性化培养,追求卓越的人才培养理念,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和擅长的研究方向给出相应规划,注重“有独立思考、实践、创新能力”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多了解其他学科肯定是有好处的,我希望他们和其他专业的同学多交流”。 而对于研究生实验工作的指导,他总是亲力亲为,对于每个细节、每组实验数据,常常比学生更加熟悉。每周3小时的课程,每周或每两周一次的组会,他从未缺席。“我很喜欢在课堂上的感觉,看到学生们的进步和发展,我由衷地高兴。”十多年如一日,刘庄每天早上8点到办公室,晚上9点回家,几乎没有假期。漫天星辰下,刘庄背着书包离开的背影留在了一届又一届学生心中,也成为了他们不断攀登求索的榜样。

  今年,刘庄所在的纳米材料科学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这也是他十年如一日深耕教学的最好体现,“既是鼓励、更是责任!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严谨治学、服务人民的崇高精神,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有志青年。”

  桃李芬芳的团队带领人

  刘庄教授从教13年来,始终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其严谨治学的态度和脚踏实地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每个人,一大批学生在他的引领下迅速成长起来。他已培养17名博士生、27名硕士生、6名博士后,17位毕业生前往斯坦福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海外知名学府深造,并在国内外学术舞台上崭露头角。其中,2人入选基金委国家优青,3人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7人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人分别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亚太区和中国区的“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1人获“生物材料科学领域杰出贡献青年研究人员”,1人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1人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截至目前,团队培养的学生中已有19人在各高校担任教授、副教授,成为我国生物材料领域新生代学术新秀。

  凭借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显著的育人成效,刘庄教授带领团队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

  探索不止,育人不辍。刘庄教授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心怀国之大者、争做大先生”的嘱托,快速成长为一位学术成果卓越、具有国际影响的青年科学家,一位诲人不倦、桃李芬芳的优秀教师,成为当下青年教师之楷模。

责任编辑:陈路

刘庄:探索不止 育人不辍
——苏州大学教师刘庄事迹
发布时间:2022-05-26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

刘庄教授在实验室指导学生

  他胸怀祖国,国家所需、人民所想就是他心之所往;他潜心问道,宵旰攻苦成就今日科学苍穹中的闪耀之星;他敬业爱生,为人才培养倾注心力、无怨无悔。他就是苏州大学刘庄教授。

  赤心报国的青年科学家

  2004年,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毕业的刘庄远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始了留学生涯,2008年获得化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回到祖国,用所学为祖国的科技发展添砖加瓦”的信念成了支撑他艰辛求学路上不竭的动力。2009年6月,他放弃留美的优厚待遇,归国加入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述汤领衔创建的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在前沿纳米交叉学科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工作。

  13年来,刘庄教授及其团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迈进,致力于专业领域的重大科研攻关。为了让更多患者能接受精准的诊疗,他们通过纳米技术与生物材料跨界融合,探索攻克肿瘤新技术新路径。论文总引用超过70000次,多篇论文发表于Nature、Science等高水平期刊,他带领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突破性研究,也使我国在肿瘤纳米诊疗研究领域长期保持国际领先水平,交出了无愧于时代的亮丽答卷。他先后多次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获得教育部青年科学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科学探索奖等荣誉称号。连续七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并入选了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成为国际生物材料领域知名科学家。

  荣誉加身,但刘庄的想法始终很朴实,“要为国家、为人民做点实实在在的事”。目前,刘庄团队研发的基于生物材料增效肿瘤免疫治疗的相关研究成果已进入临床实验阶段,成功开发出标准化的新型药物制剂,发展了一系列能够面向临床的新型治疗策略与方法,从而提高临床肿瘤治疗的响应率。“这个方案现在可以被认为是有望攻克癌症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案。而我们的远景目标,是希望能为中晚期肿瘤患者提供一些新的机会。”

  扎根讲台的传道授业者

  科研成果瞩目,但在刘庄的心中,更重要的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学生的成长成才就是我最大的成就!”这是他始终如一的育人信条。他坚守三尺讲台,深耕教学一线,长期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教学,积极将最前沿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品质和国际视野的生物材料与纳米医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同时,他深挖专业教学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除课堂教学外,还创新开展“院长开学第一课”“我和老师聊聊天”“想把我说给你听”等活动,以广博学识启迪智慧、以科学精神感召学生,深受学生喜爱。

刘庄教授为本科生授课

  作为导师,他带领着一支由几十人组成的交叉学科研究团队,将弘扬科学精神贯穿于育人全链条,秉持志趣为导向,个性化培养,追求卓越的人才培养理念,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和擅长的研究方向给出相应规划,注重“有独立思考、实践、创新能力”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多了解其他学科肯定是有好处的,我希望他们和其他专业的同学多交流”。 而对于研究生实验工作的指导,他总是亲力亲为,对于每个细节、每组实验数据,常常比学生更加熟悉。每周3小时的课程,每周或每两周一次的组会,他从未缺席。“我很喜欢在课堂上的感觉,看到学生们的进步和发展,我由衷地高兴。”十多年如一日,刘庄每天早上8点到办公室,晚上9点回家,几乎没有假期。漫天星辰下,刘庄背着书包离开的背影留在了一届又一届学生心中,也成为了他们不断攀登求索的榜样。

  今年,刘庄所在的纳米材料科学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这也是他十年如一日深耕教学的最好体现,“既是鼓励、更是责任!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严谨治学、服务人民的崇高精神,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有志青年。”

  桃李芬芳的团队带领人

  刘庄教授从教13年来,始终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其严谨治学的态度和脚踏实地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每个人,一大批学生在他的引领下迅速成长起来。他已培养17名博士生、27名硕士生、6名博士后,17位毕业生前往斯坦福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海外知名学府深造,并在国内外学术舞台上崭露头角。其中,2人入选基金委国家优青,3人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7人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人分别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亚太区和中国区的“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1人获“生物材料科学领域杰出贡献青年研究人员”,1人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1人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截至目前,团队培养的学生中已有19人在各高校担任教授、副教授,成为我国生物材料领域新生代学术新秀。

  凭借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显著的育人成效,刘庄教授带领团队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

  探索不止,育人不辍。刘庄教授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心怀国之大者、争做大先生”的嘱托,快速成长为一位学术成果卓越、具有国际影响的青年科学家,一位诲人不倦、桃李芬芳的优秀教师,成为当下青年教师之楷模。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