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高校

刘海:以“学”始从“教”终,初心不改为党恩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刘海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5-26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各行各业都要用到机械,机械化是国家强大的必由之路,男孩子学机械大有可为”,作为高中班主任和入党介绍人的刘艳老师向一位正在填报高考志愿的男同学推荐了机械专业,从此开启了这位懵懂的少年的机械生涯。这个懵懂的少年叫刘海。

  刘海,现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一名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起来的“85后”。他先后师从北京理工大学鄂大辛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张士宏研究员,设计和开发航天发动机燃料管路制造技术。经过“一次又一次与导师深夜探讨设计参数;一次又一次学术探讨暴露出科学问题后,导师逐一的解答;一次又一次,现场实验暴露出工艺问题后,根据导师的建议和指导进一步改进”,由刘海负责开发的航天发动机燃料管路制造技术生产的合格样件交付使用。相关研究成果被中央电视台报道。

  感念师恩,走上三尺讲台

  “如果是专一从事研究工作,建议留在课题组或者去研究所;如果是教学相长、教书育人的同时,进行感兴趣的科研活动,建议到高校工作。”博士毕业论文答辩结束后,刘海的导师张士宏研究员给了他这样的建议。最终,刘海选择了三尺讲台,进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精密制造工程系,“我用机械改造世界,恩师教书育人‘改造’了我”。执教6年来,刘海讲授《机械制图》《机械知识》《电工电子技术》《零件的数控加工与编程》等多门课程,学生学习成效显著,先后在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数控加工综合应用技术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中获得一等奖。教书育人的同时,刘海依然不忘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在航天制造领域不断取得创新性成果,在国际《先进制造技术》(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国际材料成形》(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erial Forming)、《颗粒物质》(Granular Matter)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十余篇。

  听从召唤,踏上援疆之路

  “簌簌他乡雪,仆仆异乡客。山海八千里,满目尽春色。”“秋奎胡杨叶,冬临满树花。吉得颜犹在,寒山入梦榻。”“八千里路,山海相遇。一秋一冬,萍水相逢。人生如寄终一忆,潺潺伊河意,簌簌雪中情。”在结束援疆之际,刘海写下了《思归》《追忆》《致谢》三首诗,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援疆工作生活的追忆,对受援方给予关心关爱的感激之情。2021年9月,刘海听从党和国家的召唤,从苏州来到天山北麓的新疆奎屯,踏上了支援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之旅。刘海的妻子是一名小学班主任教师,繁忙的工作之余还要照顾家庭。奎屯,蒙古语的意思是寒冷之地,冬季寒冷且积雪不化,援建的机电系校区距离住处约7.5千米。“期末考试监考工作安排密集,早上8点至晚上10点半,早晚各步行半小时才能打到车或者坐上公交车”。一秋一冬的援疆建设,刘海共维修实验实训设备8台、套,指导受援方教师获得学院课程思政比赛一等奖,入围自治区课程思政能力比赛,协助受援方优质校建设、自治区技能大赛赛前训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结对帮带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指导科研工具使用、论文写作、专利申请、课程建设、教材编写等25人次,并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践行责任,助力疫情防控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刘海积极报名参加党员志愿服务,参与苏州市、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的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志愿者到岗时间一般在早上6点钟,服务点位离家距离15到30千米不等。他克服通勤的种种不便,先后在苏州市青龙社区、裕丰门窗厂、建元社区、玻纤路社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本部和东吴校区、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校区等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30余次。

  三十五载“学”、“教”生涯,牢固树立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立志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人才。

责任编辑:陈路

刘海:以“学”始从“教”终,初心不改为党恩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刘海事迹
发布时间:2022-05-26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

  “各行各业都要用到机械,机械化是国家强大的必由之路,男孩子学机械大有可为”,作为高中班主任和入党介绍人的刘艳老师向一位正在填报高考志愿的男同学推荐了机械专业,从此开启了这位懵懂的少年的机械生涯。这个懵懂的少年叫刘海。

  刘海,现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一名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起来的“85后”。他先后师从北京理工大学鄂大辛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张士宏研究员,设计和开发航天发动机燃料管路制造技术。经过“一次又一次与导师深夜探讨设计参数;一次又一次学术探讨暴露出科学问题后,导师逐一的解答;一次又一次,现场实验暴露出工艺问题后,根据导师的建议和指导进一步改进”,由刘海负责开发的航天发动机燃料管路制造技术生产的合格样件交付使用。相关研究成果被中央电视台报道。

  感念师恩,走上三尺讲台

  “如果是专一从事研究工作,建议留在课题组或者去研究所;如果是教学相长、教书育人的同时,进行感兴趣的科研活动,建议到高校工作。”博士毕业论文答辩结束后,刘海的导师张士宏研究员给了他这样的建议。最终,刘海选择了三尺讲台,进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精密制造工程系,“我用机械改造世界,恩师教书育人‘改造’了我”。执教6年来,刘海讲授《机械制图》《机械知识》《电工电子技术》《零件的数控加工与编程》等多门课程,学生学习成效显著,先后在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数控加工综合应用技术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中获得一等奖。教书育人的同时,刘海依然不忘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在航天制造领域不断取得创新性成果,在国际《先进制造技术》(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国际材料成形》(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erial Forming)、《颗粒物质》(Granular Matter)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十余篇。

  听从召唤,踏上援疆之路

  “簌簌他乡雪,仆仆异乡客。山海八千里,满目尽春色。”“秋奎胡杨叶,冬临满树花。吉得颜犹在,寒山入梦榻。”“八千里路,山海相遇。一秋一冬,萍水相逢。人生如寄终一忆,潺潺伊河意,簌簌雪中情。”在结束援疆之际,刘海写下了《思归》《追忆》《致谢》三首诗,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援疆工作生活的追忆,对受援方给予关心关爱的感激之情。2021年9月,刘海听从党和国家的召唤,从苏州来到天山北麓的新疆奎屯,踏上了支援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之旅。刘海的妻子是一名小学班主任教师,繁忙的工作之余还要照顾家庭。奎屯,蒙古语的意思是寒冷之地,冬季寒冷且积雪不化,援建的机电系校区距离住处约7.5千米。“期末考试监考工作安排密集,早上8点至晚上10点半,早晚各步行半小时才能打到车或者坐上公交车”。一秋一冬的援疆建设,刘海共维修实验实训设备8台、套,指导受援方教师获得学院课程思政比赛一等奖,入围自治区课程思政能力比赛,协助受援方优质校建设、自治区技能大赛赛前训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结对帮带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指导科研工具使用、论文写作、专利申请、课程建设、教材编写等25人次,并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践行责任,助力疫情防控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刘海积极报名参加党员志愿服务,参与苏州市、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的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志愿者到岗时间一般在早上6点钟,服务点位离家距离15到30千米不等。他克服通勤的种种不便,先后在苏州市青龙社区、裕丰门窗厂、建元社区、玻纤路社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本部和东吴校区、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校区等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30余次。

  三十五载“学”、“教”生涯,牢固树立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立志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人才。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