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孔标,汉族,1987年生,河南濮阳市人,中共党员,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毕业于江苏科技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他是国家焊接裁判员、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现为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焊接实训指导老师,在焊工岗位上发扬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精益求精 的工匠精神,用勇往直前的果敢塑造了一名大国工匠,曾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江苏省技术能手”“省企业首席技师”“省十佳文明职工”“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工匠”“江苏交通工匠”等荣誉。
长期以来,赵孔标悉心研究焊接技术,通过勤学苦练、不断追求,在艰苦的船舶焊接领域走出了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用一把焊枪敲开了精彩的人生,用一腔专注的热情开启了焊接的大世界。他把焊接这份职业做到了极致,从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意义,他说:“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是永不褪色的时代精神。”
立志成才,具有强烈事业心
当很多同龄人还在上大学时,赵孔标已经踏上了打工的征程,初中毕业后他进入山东菏泽一家技校学习焊接技术,之所以学习焊接,是因为他的哥哥也学焊接的,并且赚到了一些钱。懂事的赵孔标也想通过学习焊接自食其力,为家里减轻负担。技校毕业后,赵孔标就来到了江苏南通,最初在一家锅炉厂工作,边干边研究焊接技术。赵孔标刻苦钻研焊接技术,脚踏实地做好每项工作,以精湛的技术脱颖而出,被调入工作单位品质保证部焊接试验科,任焊接技术员,从事焊工考试、培训及焊接工艺评定制作等工作。他主动承担并出色完成了单位安排的各项任务,同时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操作技能和综合业务素养,受到了单位各级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阳光开朗的性格,忠厚老实的秉性,使赵孔标与同事们相处得非常融洽,整个团队充满了团结奋进的浓厚氛围。从最初只是为了养活自己,到成为一名大国工匠,赵孔标用勤恳、踏实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
刻苦攻关,服务国家战略
学习焊接、训练焊接技术到成为这个行业里的顶尖高手,需要付出的是平常人几倍、几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所经历的苦难、伤痛、煎熬,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到。半夜两点,当所有人都已进入梦乡时,赵孔标和同事们还奋战在焊接试验车间,为H1088船进行EH36高强度厚板的工艺试验。H1088船是熔盛重工为中国海油建造的第一艘海工产品,也是我国第一艘实施深海能源战略的具有3000米深水铺管起重能力的重要装备,具有高附加值、高建造难度等特点。EH36高强度板厚度达到60毫米,焊道层数特别多,从而对焊道布置和层间温度控制要求非常严格,仅工艺试板就需焊接近200道。当时正值冬季,焊接试验车间温度很低,为保证不因温度剧降而造成工艺试验不能通过,赵孔标和同事们一直工作到凌晨3点。通过近20个小时的连续奋战,他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焊接质量无任何缺陷,船东对工艺试板的质量非常满意,赵孔标的焊接技术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LNG液化石油气船是国际造船业公认的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可靠性的“三高”船舶,其中殷瓦焊接对焊工的技能水平要求极其严格。殷瓦的G证考试要求每位焊工焊接平、立、仰三个位置,每个位置分别取不同厚度的7个试样进行无损和理化检测。只有21个试样全部合格,方能通过考试,难度非常大。赵孔标不但通过了殷瓦G证的考试,而且他的焊接质量还得到了法国GTT公司和美国ABS船级社相关负责人的交口称赞,顺利取得了GTT公司和ABS船级社共同认可的殷瓦G证焊工操作资质。
赵孔标始终像钉子一样“钉”在焊接岗位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刻苦钻研焊接技术,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高超的焊接技术,成就了他的精彩人生。
热爱教育,模范履行岗位职责
2011年,赵孔标参加江苏省“明德杯”船舶行业电焊工技能大赛,获得企业队第二名,2012年他和同伴一起代表江苏省参加第四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熔盛杯”焊工决赛,首次获得团体亚军的好成绩,他也取得了个人组季军的好成绩,2014年获得“江苏省第二届技能状元”三等奖,2016年5月获得“江苏省第三届技能状元”三等奖。他凭借精湛的焊接技艺,先后获得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等20多项荣誉称号。2016年,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通过高层次人才的政策将赵孔标引入该校,并围绕着他建立了“焊接大师”工作室。赵孔标代表江苏航院多次出征比赛,并为学校两次承办江苏省船舶行业电焊工技能大赛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先后参加第22届、24届中国焊接博览会焊接比赛,分别获第二名及第一名的好成绩。
立德树人,教育感染学生
赵孔标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学生、一位优秀的徒弟,他还是一名优秀导师、优秀教师。他常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他手把手地教新员工、学生握焊枪,传授操作技巧,将自己积累的技术经验倾囊相授,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后起之秀。在企业时,焊工培训是赵孔标最忙碌的时候。提前准备试板、检验焊机、修理焊枪,跑进跑出,总少不了他的身影。培训的时候,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学员调试机器,将日常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讲解给学员听,直到他们完全理解掌握。为满足现场焊接质量需求,他多次参与编写公司焊接相关培训教材,如《焊接理论知识》《焊接工艺》等,并直接为一线员工焊接技能提升提供技术支持与实操培训,为提升一线焊工技能水平做出了很大贡献。在江苏航院时,他专门从事学生的焊接技能指导工作,2017年他指导学生参加第四届全国海员技能大赛金工工艺(焊接)第三名,2017年11月指导学生参加江苏省第六届船舶行业电焊工技能大赛获得2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018年4月指导学生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江苏选拔赛获得第四名,不胜枚举。
2018年1月成立江苏工匠工作室先后与海门路特利有限公司、无锡汉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中远海运海工南通启东公司等单位进行长期的合作,工作室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平台,工作室的工作既要注重技能的传授,又要加强知识的传授,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将岗位与师傅传授改为岗位与教育、师傅与教师联合传授。培育工匠精神,让学生以工匠为榜样,努力成为明天的工匠。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冰凉的钢铁上焊接出火热的人生,这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成为赵孔标的人生目标。拿起焊枪的那一刻起,他就暗下决心,做工人就要做一名出色的工人,做焊工就做一名技术一流的焊工。他身上每一个被飞溅的焊花烫下的伤疤,都转化为在焊接技术道路上奋斗的动力。凭借敬业精神,他创造了突出的岗位业绩,从一名普通的电焊工成长为焊接培训导师,成长为焊接大师,用高超的技艺完美诠释了“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