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期间,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教育故事深深触动了邱璐。“要做就做这样的好老师。”从此,陶行知成了她追“星”榜样。
走上工作岗位,邱璐选择了乡村教育。她“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作为国家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始终心系乡村孩子,以爱心热情和教育科研破解乡村教育困境,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多次作市级以上示范课、培训、宣讲,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其先进事迹先后被《中国教师报》、《淮安日报》、盱眙电视台等媒体专题报道。
如今,作为盱眙县淮河中心小学副校长的邱璐成了众多年轻教师的追“星”榜样。
党员就该做先锋打头阵
“怎样更好地服务好留守儿童和困难家庭子女?”4年前,在校务会上讨论课外辅导教师人选的情景邱璐记忆犹新。“辅导站我负责。”知道担子重,她还是接了,“我是党员,就该做先锋打头阵”。
怎样增强辅导站的吸引力?“教孩子跳舞,也可以请我们这些老同志给他们讲革命故事。”回到家里,父亲的一句话点醒了邱璐:跳舞是我的爱好呀。
“学校100多个留守儿童,把好事办好不容易啊。”淮河镇关工委对这位当时20多岁的小姑娘有些不放心。“我必须做好!”邱璐心里暗暗较劲。她主动请教有经验的老教师,列出辅导计划,拟定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传承红色基因、立志立德等12个教育主题,以讲故事的方式寓教于乐,帮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故事有趣生动,我们看得见、摸得着。”六年级学生小蕊已参加辅导站3年,她说,“听了这样的故事,我们心中有标杆、学习有榜样。”
4年来,邱璐为200余名留守儿童和困难家庭子女开设舞蹈、绘画、演讲、乒乓球、红色故事会等活动700余次。一些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在辅导站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留守儿童小越从前认为自己是个一无是处的“坏孩子”,是辅导站的“红色故事会”让他崭露头角,“原来我也有长处”。有了信心,昔日的“坏孩子”成了老师的小助手,课任老师董艳觉得“小越变了,作业按时交了,成绩也提高了”。
4年,邱璐把自己的休息时间几乎全部花在了辅导站,辅导站成了她第二个家,因工作突出被表彰为淮安市优秀校外教育辅导员、盱眙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孩子们能健康成长,苦一点累一些,值!”
孩子的需求促使自身成长
“邱老师不仅教我们跳舞,还教我们打乒乓球、制作科技模型呢。”提起邱璐,孩子心中满是佩服——他们的英语老师好像什么都会。“孩子的需求促使我成长。”成为“多面手”,邱璐认为这是教学相长的结果。
作为辅导站负责人,邱璐组织教师在社团活动精品化上大胆探索,制订了教学计划,努力让教学活动别具一格。“成立舞蹈、乒乓球、经典诵读社团,谁来上课?”想法是好的,但实施起来却遇到一连串难题,一是没有专业教师,二是乡村孩子才艺素质相对较弱、基础差,怎么办?
“我来上,谁不是从不会到会的?”面对同事的担忧,邱璐相信“努力的人最终都会有好的回报”,为了让孩子们更好享受艺术的熏陶,邱璐报名参加了舞蹈、乒乓球培训班,利用下班时间和休息日去“充电”。
4年时间,邱璐边学边教,成为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多面手”,辅导站有效地延伸和拓展了校内教育,也丰富了留守儿童和贫困家庭子女的课外生活,得到家长的普遍认可。“有了辅导站,我们再也不担心孩子回家抱着手机看了。”家长们说。
疫情期间,邱璐把辅导站“搬”到了网上。她针对乡村小学学生英语写作基础差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沉浸式英语写作教学研究,提出英语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概念,促进学生全面优质而个性地发展。
辅导站也让邱璐收获满满,因工作成绩突出,她先后被评为淮安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淮安市中小学科技模型优秀辅导员……“更重要的是我的专业能力得到提升。”幸福的笑容写在邱璐的脸上,“感谢这些孩子成就了我”。
用青春与责任守住初心
在工作中,邱璐敢想敢做有担当。在班级管理中,她与课任教师共同探索,形成了“典型引路,共同进步”的管理方法,培养了许多得力的班级管理小助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基础,邱璐把学生分成若干“三人指导小组”,每周开展一次演讲活动,让组长进行“述职”。每月还自掏腰包,激励那些帮扶工作做得好、进步大的小组和同学。“每个月花个一两百元,能帮孩子向上、向善,值了。”邱璐这样说。
邱璐在课后辅导时,发现五年级(1)班的同学小明总是心事重重,很少与人交流。通过了解,邱璐得知小明是个弃婴,眼睛天生残疾,是养父在拾荒时捡回来的,家庭生活拮据。现在小明和叔叔一家生活,放学回家还要帮助叔叔干完活,才有时间写作业。小明的遭遇深深刺痛了邱璐的心,她暗下决心要帮帮这个孩子,“要让他开心起来。”定期家访,为其购买学习生活用品,心理疏导,生活资助……慢慢地小明变得自信了,脸上的笑容多了。“邱老师,我从没有见过我的妈妈,但是您的关心关怀,就像是我的妈妈一样,您以后就是我的老师妈妈了。”小明悄悄写了一张纸条放在讲台。
“在她眼里,每个学生都是好孩子。”淮河中心小学副校长高维红对她印象最深的是点子多,能抓住学生的心。“学生们跟她特亲,喜欢她的课。”“徒弟”张娟最佩服邱璐的是,她将班上所有孩子的点滴进步记录在笔记上,每月形成简报发给家长。邱璐围绕自己的英语专业,针对乡村小学英语教师成长难的问题,撰写了《乡村英语教师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论文,在省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中获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4年,邱璐辅导的学生在全国及省市级比赛中有40余人次获得一二三等奖,她自己也被评为淮安市优秀教师、淮安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盱眙县优秀班主任、新长征突击手。
一连串的荣誉见证了邱璐追“星”历程,也彰显了她青春的蓬勃力量。如今,作为盱眙县第十五次党代会代表的邱璐依然干劲十足,“我将继续用青春和责任守住初心,继续服务好乡村的孩子,让他们尽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