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淮安市

史建安:一名有思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好教师

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教师史建安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5-1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史建安,1995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高级教师,参加工作28年来,从一名村小教师到乡镇中心小学教师,再成长为淮师一附小的一名骨干教师;从一名普通教师到区学科带头人、名师,再到市骨干教师、市教学基本功十项全能标兵、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国家级优课一等奖获得者。一路走来,不断奋力前行,在不同的岗位上努力用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创造性地做好做优每一件事。他喜欢这份工作,喜欢教师这一身份。28年来,始终没有忘记教书育人的初心,在三尺讲台上焕发出别样光彩。

  立足本职——他是教书育人的“三好生”

  他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三好生”。一是课讲得好,风趣幽默,学生喜爱,学生说,他的课深入浅出,把数学知识讲得有声有色。大胆进行课程改革实践,在学科教学中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了“轻松、幽默、有思维深度”的课堂教学风格,努力掌握教学的“核心技术”,以优秀的教学业绩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好评。二是对学生好,学生们说,他有一颗仁爱之心,总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总是能发现每个人身上的优点。他关注学生的需求,研究儿童成长需要,从儿童的思维方式出发,从贴近学生认知习惯出发开展教学,学生学的轻松,学习效果好。三是工作业绩好,追求精心工作,精致做事,样样工作业绩突出。负责的各项工作,都能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相关工作的骨干、带头人,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他在工作中总能把简单的事做得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得不平凡。在岗位实践中形成了整体策划、长程设计、精细过程、尊重差异、沟通协作、共同成长工作路径。工作中他想办法去激励人们工作上不懈追求,去营造和谐环境使人团结奋进。

  师德为本——他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他引导学生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他在工作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探索“双减”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形成了一附小学生德育工作特色, 创建了享誉省内外的学生工作品牌“翔宇鸾娃”。形成了周恩来班创建、鸾娃高远品格培育、学生领导力培育、鸾娃四季活动、劳动技能展示活动等一批有影响的教育品牌活动,并对全市学生德充起到引领辐射作用,三年来为全市各个县区、学校德育干部、班主任、师院大学生、江苏、山西、宁夏、新疆等教育交流团作德育、少先队工作、学生工作、班主任工作讲座六十多场。

  开拓创新——他是双减之路的“探索者”

  “开拓创新”是同事们对史建安的评价,在“双减”背景下,史建安研究如何落实“五育并举”,如何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他领全国之先河,开展小学生领导力培养研究,并举办了全国研讨会。申报的江苏省首批品格提升建设项目“翔宇鸾娃高远品格培育”顺利结项,探索利用独特的家乡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的路径。主持省“十三五”立项课题“小学生学校新生活构建的实践研究”,研究如何提升“双减”背景下学生的学校生活品质,他有效整合社会教育资源,丰富学校课程内容,设置了26门兴趣类课程,深受学生、家长的喜爱。带领全校开展“周恩来班”建设,取得突出成绩,2022年获得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疫”路担当——他是师生健康的“守护神”

  疫情防控期间,他全面履行学校疫情防控职责,冲在第一线,做好日常排查教育工作,筑牢疫情防线。带领学校教职员工发挥好校园疫情防控的责任人、奉献者、守护者作用,引导师生加强个人防护,倾听学生心声,加强学生思想引导、生活关心、心理关爱。还探索疫情防控期间,如何让教育真正发生。开展线上主题教育活动,举行特殊的线上升旗仪式,号召争当抗疫小先锋。录制开学第一课,通过鸾娃知疫情、敬生命、赞英雄、勇担当、学自护等活动,培养学生担当品质。开展 “清明祭英烈,丰碑励童心”线上祭扫教育活动。开展“鸾娃战‘疫’长本领生活技能展示”微视频大赛活动,学习劳动、生活技能,养成了爱劳动、会劳动的优秀品质。录制、推送心理教育视频,培育学生阳光心态。抗疫教育活动多次受到各级媒体关注,新华网客户端、学习强国多次推送报道。通过教育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协同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育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人生志向。

  近三年来,他负责的工作取得了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全国优秀少年科学院等国家级荣誉、奖项16项;获得江苏省优秀少先队集体、江苏省班队集体建设示范校等省级荣誉、奖项57项;建设了一支素质过硬的班主任队伍,14位班主任、辅导员在国家、省级比赛中获一等奖;培养了“全国新时代好少年”董天晨等众多全面发展的学生,创建了享誉省内外的学生文化建设品牌“翔宇鸾娃”。科技、体育、艺术教育成果丰硕,科学小院士评选连续六年全市第一,获全国、省、市科技小院士称号183人,3000多人次在各级竞赛中获奖。20多项活动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人民网、人民教育、江苏卫视、新华日报等媒体报道。

责任编辑:李月昭

史建安:一名有思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好教师
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教师史建安事迹
发布时间:2022-05-18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

  史建安,1995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高级教师,参加工作28年来,从一名村小教师到乡镇中心小学教师,再成长为淮师一附小的一名骨干教师;从一名普通教师到区学科带头人、名师,再到市骨干教师、市教学基本功十项全能标兵、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国家级优课一等奖获得者。一路走来,不断奋力前行,在不同的岗位上努力用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创造性地做好做优每一件事。他喜欢这份工作,喜欢教师这一身份。28年来,始终没有忘记教书育人的初心,在三尺讲台上焕发出别样光彩。

  立足本职——他是教书育人的“三好生”

  他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三好生”。一是课讲得好,风趣幽默,学生喜爱,学生说,他的课深入浅出,把数学知识讲得有声有色。大胆进行课程改革实践,在学科教学中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了“轻松、幽默、有思维深度”的课堂教学风格,努力掌握教学的“核心技术”,以优秀的教学业绩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好评。二是对学生好,学生们说,他有一颗仁爱之心,总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总是能发现每个人身上的优点。他关注学生的需求,研究儿童成长需要,从儿童的思维方式出发,从贴近学生认知习惯出发开展教学,学生学的轻松,学习效果好。三是工作业绩好,追求精心工作,精致做事,样样工作业绩突出。负责的各项工作,都能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相关工作的骨干、带头人,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他在工作中总能把简单的事做得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得不平凡。在岗位实践中形成了整体策划、长程设计、精细过程、尊重差异、沟通协作、共同成长工作路径。工作中他想办法去激励人们工作上不懈追求,去营造和谐环境使人团结奋进。

  师德为本——他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他引导学生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他在工作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探索“双减”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形成了一附小学生德育工作特色, 创建了享誉省内外的学生工作品牌“翔宇鸾娃”。形成了周恩来班创建、鸾娃高远品格培育、学生领导力培育、鸾娃四季活动、劳动技能展示活动等一批有影响的教育品牌活动,并对全市学生德充起到引领辐射作用,三年来为全市各个县区、学校德育干部、班主任、师院大学生、江苏、山西、宁夏、新疆等教育交流团作德育、少先队工作、学生工作、班主任工作讲座六十多场。

  开拓创新——他是双减之路的“探索者”

  “开拓创新”是同事们对史建安的评价,在“双减”背景下,史建安研究如何落实“五育并举”,如何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他领全国之先河,开展小学生领导力培养研究,并举办了全国研讨会。申报的江苏省首批品格提升建设项目“翔宇鸾娃高远品格培育”顺利结项,探索利用独特的家乡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的路径。主持省“十三五”立项课题“小学生学校新生活构建的实践研究”,研究如何提升“双减”背景下学生的学校生活品质,他有效整合社会教育资源,丰富学校课程内容,设置了26门兴趣类课程,深受学生、家长的喜爱。带领全校开展“周恩来班”建设,取得突出成绩,2022年获得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疫”路担当——他是师生健康的“守护神”

  疫情防控期间,他全面履行学校疫情防控职责,冲在第一线,做好日常排查教育工作,筑牢疫情防线。带领学校教职员工发挥好校园疫情防控的责任人、奉献者、守护者作用,引导师生加强个人防护,倾听学生心声,加强学生思想引导、生活关心、心理关爱。还探索疫情防控期间,如何让教育真正发生。开展线上主题教育活动,举行特殊的线上升旗仪式,号召争当抗疫小先锋。录制开学第一课,通过鸾娃知疫情、敬生命、赞英雄、勇担当、学自护等活动,培养学生担当品质。开展 “清明祭英烈,丰碑励童心”线上祭扫教育活动。开展“鸾娃战‘疫’长本领生活技能展示”微视频大赛活动,学习劳动、生活技能,养成了爱劳动、会劳动的优秀品质。录制、推送心理教育视频,培育学生阳光心态。抗疫教育活动多次受到各级媒体关注,新华网客户端、学习强国多次推送报道。通过教育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协同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育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人生志向。

  近三年来,他负责的工作取得了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全国优秀少年科学院等国家级荣誉、奖项16项;获得江苏省优秀少先队集体、江苏省班队集体建设示范校等省级荣誉、奖项57项;建设了一支素质过硬的班主任队伍,14位班主任、辅导员在国家、省级比赛中获一等奖;培养了“全国新时代好少年”董天晨等众多全面发展的学生,创建了享誉省内外的学生文化建设品牌“翔宇鸾娃”。科技、体育、艺术教育成果丰硕,科学小院士评选连续六年全市第一,获全国、省、市科技小院士称号183人,3000多人次在各级竞赛中获奖。20多项活动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人民网、人民教育、江苏卫视、新华日报等媒体报道。

责任编辑:李月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