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淮安市

朱俊华:奉献教育踔厉奋发 服务师生笃行不怠

淮安市天津路小学教师朱俊华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5-1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该同志坚持以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修炼提升自己。工作中做到标准高、要求严、方法新、措施实,深受同行的信赖、家长的青睐和学生的喜爱。

  倾情奉献——以美的姿态成为行业翘楚

  祖籍常州的朱俊华,2005年从淮阴师范学院毕业伊始便笃定了将青春热血和教育智慧奉献淮安的决心,17年如一日,在淮安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奉献教学,从教以来,任教过40个班级2000多名学生,2021年应邀赴山东、河南等地执教示范课20余节,其以“设计出色、语言出彩、效果出众”,深得学生喜爱、家长信赖;

  奉献教研,在《江苏教育》、《教学与管理》等杂志上公开发表教学研究文章20多篇(其中8篇被北大核心期刊收录,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30余次获得江苏省“教海探航”“师陶杯”等论文竞赛一等奖,2021年被评为江苏省“教海探航”杰出水手奖,其以“思想新锐、观点新潮、实践新颖”,深得同行佩服、业界称赞;

  奉献管理,起早贪黑干工作、智慧良心谋发展,成为学校“双减”、疫情防控等工作的主力军,在分管领域为学校赢得了“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学校”等50项市级以上荣誉称号,其以“法制管理、人文关怀、数据说话”,深得员工信任、组织称赞。

  朱俊华同志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永葆“用真爱、凭真智、下真功、育真人”初心,奉献异乡教育,朴实做人、扎实做事,2021年因为工作成绩突出,受到区委区政府嘉奖。近六年来年度考核5次优秀,先后荣获“市‘五一’劳动奖章”“市优秀教师”“市533英才工程学术技术骨干人才培养对象”“市学科带头人” “区优秀教育工作者”“校师德标兵”等10余项荣誉称号。

  爱生如子——以爱的姿态成为育人典范

  他,对待学生总是无微不至。他喜欢走近孩子,和孩子们做朋友,每次与孩子说话,他总是弯下腰、蹲下身,柔声细语,面带微笑。

  关爱无痕,尽心帮助特殊学生。他负责学校的招生工作,每年都会有几名学区内自闭症、残疾的孩子申请随班就读,他没有把一名特殊儿童拒之门外,相反还给他们提供各种便利,送去更多温暖。2021年就把其中一名特殊的孩子安排在自己任教的班级,悉心照顾,关爱有加。有位家长在感谢信中写道:“真心感谢朱老师,不放弃,不抛弃,给我的孩子带来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谢谢您。”

  抚爱润心,悉心照顾留守儿童。他曾经连续六年担任由留守儿童组建的全寄宿制班级的班主任。他每天起早贪黑,既要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起居,又要辅导他们学习。有时周末也不回家,把少有的休息时间用来和孩子们谈心,弥补他们缺失的亲情。多年以后,这些孩子都陆续考上大学,走上工作岗位,成为祖国建设的接班人。

  大爱无疆,倾心送教农村学生。他还总是牵挂农村学生的发展,先后多次赴盱眙马坝、洪泽岔河、淮阴徐溜等乡镇中心小学开展送教活动,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课堂带给乡村的孩子。他还利用暑假,自费远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四间房乡第八完全小学开展送教活动,和老师们一起教研,传播先进的教学理念,给孩子们上课,并赠送书籍等等。

  这么多年,他始终坚守教师职责,为留守儿童送温暖,为贫困生捐资助学,倾心转化后进生,积极疏导问题学生心理,每学年均获得“爱心辅导奖”。他牵头负责的课程建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几年来有数千人次在国家、省、市各类比赛中摘金夺银。

  改革创新——以行的姿态成为科研模范

  理念创新,他是学校乃至地区课改的排头兵。先后主持并参与了十多项课题、项目研究,以问题为导向,努力创新,为儿童健康成长助力,并创造性地提出了“结构化视角下单元整体教学”的主张,2021年相关研究成果在江苏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成果交流研讨会上展示交流,受到大家一致好评。相关研究成果还获得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实践创新,他扎根课堂,迭代成长。他深知“双减”的关键是课堂增质,他带领团队开展草根化的课堂教学研究,寻找适合儿童成长的生态课堂,真正实现减负增效。2021年他提出的课改项目“双减”背景下学力进阶课堂建设成功申报江苏省中小学特色文化和课程基地项目,相关研究成果被“中国教师报”“江苏教育”等多家媒体报道。同时,他热衷课堂教学研究,他的课堂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同行的佩服,先后获得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优课,江苏省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一等奖,全国“新媒体新技术”创新课堂比赛二等奖等。

  立己达人,他还多次担任省市重点课题负责人,2021年担任淮安市“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负责人,担任开发区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以团队建设推动了学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发展,50多位老师在国家级、省级教学大赛中获奖,有6位老师获批市学科带头人,20多位教师获评区特级后备、骨干教师等,获得了良好的辐射效应。

  朱俊华,以执着的追求为航向,以深沉的师爱为能量,孜孜不倦、坚持不懈,滋润了学生,成就了事业,唯美了教育生活。

责任编辑:李月昭

朱俊华:奉献教育踔厉奋发 服务师生笃行不怠
淮安市天津路小学教师朱俊华事迹
发布时间:2022-05-18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

  该同志坚持以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修炼提升自己。工作中做到标准高、要求严、方法新、措施实,深受同行的信赖、家长的青睐和学生的喜爱。

  倾情奉献——以美的姿态成为行业翘楚

  祖籍常州的朱俊华,2005年从淮阴师范学院毕业伊始便笃定了将青春热血和教育智慧奉献淮安的决心,17年如一日,在淮安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奉献教学,从教以来,任教过40个班级2000多名学生,2021年应邀赴山东、河南等地执教示范课20余节,其以“设计出色、语言出彩、效果出众”,深得学生喜爱、家长信赖;

  奉献教研,在《江苏教育》、《教学与管理》等杂志上公开发表教学研究文章20多篇(其中8篇被北大核心期刊收录,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30余次获得江苏省“教海探航”“师陶杯”等论文竞赛一等奖,2021年被评为江苏省“教海探航”杰出水手奖,其以“思想新锐、观点新潮、实践新颖”,深得同行佩服、业界称赞;

  奉献管理,起早贪黑干工作、智慧良心谋发展,成为学校“双减”、疫情防控等工作的主力军,在分管领域为学校赢得了“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学校”等50项市级以上荣誉称号,其以“法制管理、人文关怀、数据说话”,深得员工信任、组织称赞。

  朱俊华同志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永葆“用真爱、凭真智、下真功、育真人”初心,奉献异乡教育,朴实做人、扎实做事,2021年因为工作成绩突出,受到区委区政府嘉奖。近六年来年度考核5次优秀,先后荣获“市‘五一’劳动奖章”“市优秀教师”“市533英才工程学术技术骨干人才培养对象”“市学科带头人” “区优秀教育工作者”“校师德标兵”等10余项荣誉称号。

  爱生如子——以爱的姿态成为育人典范

  他,对待学生总是无微不至。他喜欢走近孩子,和孩子们做朋友,每次与孩子说话,他总是弯下腰、蹲下身,柔声细语,面带微笑。

  关爱无痕,尽心帮助特殊学生。他负责学校的招生工作,每年都会有几名学区内自闭症、残疾的孩子申请随班就读,他没有把一名特殊儿童拒之门外,相反还给他们提供各种便利,送去更多温暖。2021年就把其中一名特殊的孩子安排在自己任教的班级,悉心照顾,关爱有加。有位家长在感谢信中写道:“真心感谢朱老师,不放弃,不抛弃,给我的孩子带来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谢谢您。”

  抚爱润心,悉心照顾留守儿童。他曾经连续六年担任由留守儿童组建的全寄宿制班级的班主任。他每天起早贪黑,既要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起居,又要辅导他们学习。有时周末也不回家,把少有的休息时间用来和孩子们谈心,弥补他们缺失的亲情。多年以后,这些孩子都陆续考上大学,走上工作岗位,成为祖国建设的接班人。

  大爱无疆,倾心送教农村学生。他还总是牵挂农村学生的发展,先后多次赴盱眙马坝、洪泽岔河、淮阴徐溜等乡镇中心小学开展送教活动,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课堂带给乡村的孩子。他还利用暑假,自费远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四间房乡第八完全小学开展送教活动,和老师们一起教研,传播先进的教学理念,给孩子们上课,并赠送书籍等等。

  这么多年,他始终坚守教师职责,为留守儿童送温暖,为贫困生捐资助学,倾心转化后进生,积极疏导问题学生心理,每学年均获得“爱心辅导奖”。他牵头负责的课程建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几年来有数千人次在国家、省、市各类比赛中摘金夺银。

  改革创新——以行的姿态成为科研模范

  理念创新,他是学校乃至地区课改的排头兵。先后主持并参与了十多项课题、项目研究,以问题为导向,努力创新,为儿童健康成长助力,并创造性地提出了“结构化视角下单元整体教学”的主张,2021年相关研究成果在江苏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成果交流研讨会上展示交流,受到大家一致好评。相关研究成果还获得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实践创新,他扎根课堂,迭代成长。他深知“双减”的关键是课堂增质,他带领团队开展草根化的课堂教学研究,寻找适合儿童成长的生态课堂,真正实现减负增效。2021年他提出的课改项目“双减”背景下学力进阶课堂建设成功申报江苏省中小学特色文化和课程基地项目,相关研究成果被“中国教师报”“江苏教育”等多家媒体报道。同时,他热衷课堂教学研究,他的课堂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同行的佩服,先后获得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优课,江苏省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一等奖,全国“新媒体新技术”创新课堂比赛二等奖等。

  立己达人,他还多次担任省市重点课题负责人,2021年担任淮安市“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负责人,担任开发区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以团队建设推动了学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发展,50多位老师在国家级、省级教学大赛中获奖,有6位老师获批市学科带头人,20多位教师获评区特级后备、骨干教师等,获得了良好的辐射效应。

  朱俊华,以执着的追求为航向,以深沉的师爱为能量,孜孜不倦、坚持不懈,滋润了学生,成就了事业,唯美了教育生活。

责任编辑:李月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