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南京市

陶家友:坚守乡村教育,只为桃李芬芳

——南京市溧水区石湫中学教师陶家友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5-11 来源:

  以德修身,苦干实干,争做“四有”好教师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从教以来,陶家友一直勤恳踏实、爱岗敬业。乡村中学的条件比较艰苦,优秀教师流失严重。20178月,学校教师分工安排好之后,一位数学老师突然离岗调入城区,学校的数学老师都已满工作量,学校面临困难,尽管陶家友担任着区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和区新教师导师,任务已经非常繁重,但是作为副校长,他毫不犹豫,主动请缨顶上!从原来教初一一个班变为教初三两个班,并且还分管学校教育教学和初三教学工作。经过一年的苦干实干加巧干,他分管的初三年级获得区中考考核农村中学第一名。 

  像这样由于教师流失、生病,自己中途接班,超工作量工作已经成为陶家友的常态。由于师德表现突出,工作苦干实干担当有为,他荣获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获南京市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溧水区师德标兵等称号,受到老师、家长和学生的高度赞誉。 

  扎根乡村,潜心育人,情暖留守儿童

  回想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无论是从最偏远、留守儿童很多的明觉中学、孔镇中学,还是外来务工子女较多的东屏中学、石湫中学,陶家友始终把关爱学生、学科育人、落实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初心使命,大部分时间都在超工作量工作,连续15年担任班主任,连续7年任教毕业班。孔镇中学由于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学生父母大多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特别多,他们最缺乏的就是亲情关爱,陶家友时时对他们进行帮扶,经常家访,深入孩子心灵进行疏导。为了更好地关爱“留守学生”,让他们走出心灵的荒漠,陶家友作为核心成员积极参与了市规划课题《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学习状况调查及教育策略》的研究,顺利结题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乡村的孩子需要他,他为减轻孩子的课业负担、关爱守护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而自豪。由于他的班主任及德育工作突出,所带班级曾获评“南京市先进学生集体”“溧水区优秀团支部”,而他本人也获得南京青年五四奖章,获评溧水区“十佳青春榜样”。

  深耕课堂,以学定教,践行思维教学

  陶家友深入学习和领会新课改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树立“学为中心、以学定教,顺学而教”的价值导向,他的课堂教学灵动风趣,注重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教师分步适时引导,逐渐形成了“为思维而教”教学主张。他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他曾参加南京市中考数学试题的命题工作,多次开设省市级公开课、讲座及送教下乡,还多次受聘中国教师研修网,前往安徽合肥、巢湖和新疆伊宁等地进行示范课、讲座培训指导。他通过视频直播为全南京市初中数学教师开设讲座,获得全国网络团队教研一等奖、全国晒课部级优课、南京市基本功、优秀课评比一等奖等奖项。

  作为教学副校长,在“双减”背景下,为了不减教学质量,不减学生成长,陶家友作为项目负责人,成功申报了南京市多样化发展特色项目《指向课堂品质提升的“五环三案”项目建设》,积极探索以“五环三案”课堂学习模式为突破口,优化作业,努力尝试通过该项目的强力推进,来倒逼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实现以学定教、以学促教,从而提升课堂教学品质。该项目由于扎实高效地推进,被选为南京市“双减”典型经验。

  陶家友还注重对课堂教学中的“真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他的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或索引,多篇论文在《数学通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主持或参与省市规划课题研究共9项。源自对教学中“真问题”接地气的研究,有效地提升了乡村中学的教学质量,由于教科研工作成效突出,陶家友被评为江苏省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卓越教师培养对象、江苏省中数会系统先进个人。

  搭建平台,构建团队,引领青年教师

  一个人独行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才会走得更远。陶家友从2017年被区教育局聘为区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同时兼任了区新教师1+X制导师和本校青年教师的师傅,对三种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引领。工作室团队共有16名成员,来自区内的13所初中,都是学校的中坚力量。作为工作室主持人,陶家友承载着团队成员的期许,工作室五年多来扎扎实实地开展了百余次主题教研活动。

  得益于各类研修活动有序、高效、扎实地开展,陶家友被评为溧水区1+X优秀导师。工作室四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被评为溧水区优秀名师工作室。工作室成员杨绍平被评为南京市学科带头人,获得省乡村教师培育站优质课评比一等奖,陈华、王静、尉迟国义被评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杨绍平、尉迟国义被评为南京市德育优秀青年教师,那文君、崔豪东获得南京市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评比一等奖,崔豪东获得南京市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一等奖,5人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4人被提拔为副校长,挑起了学校的“大梁”。成员们无论是专业素养,还是教学管理实绩,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陶家友经常组织带领工作室成员到薄弱学校进行送培送教,为偏远乡村中学的教师谋取培训的福利,为市、区青年教师的培养提供优秀的研训资源。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他主动担当作为,冲锋在前争当志愿者,多次通宵熬夜参加核酸检测的相关工作。同时带领工作室成员积极承担了全区初三数学网课的直播任务,为3500余名初三毕业生提供了近两个月的优秀的复习课程资源,同时还积极编写了全区的初三复习学案。

  不断学习,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

  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科育人,陶家友积极参加各类研训活动,提升专业素养,凝练教学主张。他曾参加江苏省卓越教师创新培育计划、省教育厅初中骨干数学教师赴加拿大进修等培训班的学习,对领悟课改精神和探索教育教学的研究起到了很大作用。

  作为党员名特优教师,陶家友深知自己身上的重任,积极参与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在线答疑。他受聘为南京市杰出青年协会会员、市督学专家组成员、市中数会理事以及各类评选评比的评委,始终勤恳踏实,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一路走来,从明觉中学到二初中,从孔镇中学到东屏中学,再到石湫中学,一路走来,陶家友面对的学生大多是农村的孩子,不少是留守儿童,他们更需要关爱呵护,陶家友为成全这些孩子们而尽心尽力作出自己的贡献。他将继续坚守乡村教育,引领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教师筑梦前行,追寻专业成长的幸福之路,深深扎根在乡村教育的土壤之中…… 

责任编辑:汤雯

陶家友:坚守乡村教育,只为桃李芬芳
——南京市溧水区石湫中学教师陶家友事迹
发布时间:2022-05-11   
来       源:  
作       者:

  以德修身,苦干实干,争做“四有”好教师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从教以来,陶家友一直勤恳踏实、爱岗敬业。乡村中学的条件比较艰苦,优秀教师流失严重。20178月,学校教师分工安排好之后,一位数学老师突然离岗调入城区,学校的数学老师都已满工作量,学校面临困难,尽管陶家友担任着区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和区新教师导师,任务已经非常繁重,但是作为副校长,他毫不犹豫,主动请缨顶上!从原来教初一一个班变为教初三两个班,并且还分管学校教育教学和初三教学工作。经过一年的苦干实干加巧干,他分管的初三年级获得区中考考核农村中学第一名。 

  像这样由于教师流失、生病,自己中途接班,超工作量工作已经成为陶家友的常态。由于师德表现突出,工作苦干实干担当有为,他荣获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获南京市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溧水区师德标兵等称号,受到老师、家长和学生的高度赞誉。 

  扎根乡村,潜心育人,情暖留守儿童

  回想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无论是从最偏远、留守儿童很多的明觉中学、孔镇中学,还是外来务工子女较多的东屏中学、石湫中学,陶家友始终把关爱学生、学科育人、落实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初心使命,大部分时间都在超工作量工作,连续15年担任班主任,连续7年任教毕业班。孔镇中学由于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学生父母大多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特别多,他们最缺乏的就是亲情关爱,陶家友时时对他们进行帮扶,经常家访,深入孩子心灵进行疏导。为了更好地关爱“留守学生”,让他们走出心灵的荒漠,陶家友作为核心成员积极参与了市规划课题《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学习状况调查及教育策略》的研究,顺利结题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乡村的孩子需要他,他为减轻孩子的课业负担、关爱守护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而自豪。由于他的班主任及德育工作突出,所带班级曾获评“南京市先进学生集体”“溧水区优秀团支部”,而他本人也获得南京青年五四奖章,获评溧水区“十佳青春榜样”。

  深耕课堂,以学定教,践行思维教学

  陶家友深入学习和领会新课改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树立“学为中心、以学定教,顺学而教”的价值导向,他的课堂教学灵动风趣,注重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教师分步适时引导,逐渐形成了“为思维而教”教学主张。他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他曾参加南京市中考数学试题的命题工作,多次开设省市级公开课、讲座及送教下乡,还多次受聘中国教师研修网,前往安徽合肥、巢湖和新疆伊宁等地进行示范课、讲座培训指导。他通过视频直播为全南京市初中数学教师开设讲座,获得全国网络团队教研一等奖、全国晒课部级优课、南京市基本功、优秀课评比一等奖等奖项。

  作为教学副校长,在“双减”背景下,为了不减教学质量,不减学生成长,陶家友作为项目负责人,成功申报了南京市多样化发展特色项目《指向课堂品质提升的“五环三案”项目建设》,积极探索以“五环三案”课堂学习模式为突破口,优化作业,努力尝试通过该项目的强力推进,来倒逼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实现以学定教、以学促教,从而提升课堂教学品质。该项目由于扎实高效地推进,被选为南京市“双减”典型经验。

  陶家友还注重对课堂教学中的“真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他的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或索引,多篇论文在《数学通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主持或参与省市规划课题研究共9项。源自对教学中“真问题”接地气的研究,有效地提升了乡村中学的教学质量,由于教科研工作成效突出,陶家友被评为江苏省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卓越教师培养对象、江苏省中数会系统先进个人。

  搭建平台,构建团队,引领青年教师

  一个人独行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才会走得更远。陶家友从2017年被区教育局聘为区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同时兼任了区新教师1+X制导师和本校青年教师的师傅,对三种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引领。工作室团队共有16名成员,来自区内的13所初中,都是学校的中坚力量。作为工作室主持人,陶家友承载着团队成员的期许,工作室五年多来扎扎实实地开展了百余次主题教研活动。

  得益于各类研修活动有序、高效、扎实地开展,陶家友被评为溧水区1+X优秀导师。工作室四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被评为溧水区优秀名师工作室。工作室成员杨绍平被评为南京市学科带头人,获得省乡村教师培育站优质课评比一等奖,陈华、王静、尉迟国义被评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杨绍平、尉迟国义被评为南京市德育优秀青年教师,那文君、崔豪东获得南京市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评比一等奖,崔豪东获得南京市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一等奖,5人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4人被提拔为副校长,挑起了学校的“大梁”。成员们无论是专业素养,还是教学管理实绩,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陶家友经常组织带领工作室成员到薄弱学校进行送培送教,为偏远乡村中学的教师谋取培训的福利,为市、区青年教师的培养提供优秀的研训资源。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他主动担当作为,冲锋在前争当志愿者,多次通宵熬夜参加核酸检测的相关工作。同时带领工作室成员积极承担了全区初三数学网课的直播任务,为3500余名初三毕业生提供了近两个月的优秀的复习课程资源,同时还积极编写了全区的初三复习学案。

  不断学习,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

  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科育人,陶家友积极参加各类研训活动,提升专业素养,凝练教学主张。他曾参加江苏省卓越教师创新培育计划、省教育厅初中骨干数学教师赴加拿大进修等培训班的学习,对领悟课改精神和探索教育教学的研究起到了很大作用。

  作为党员名特优教师,陶家友深知自己身上的重任,积极参与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在线答疑。他受聘为南京市杰出青年协会会员、市督学专家组成员、市中数会理事以及各类评选评比的评委,始终勤恳踏实,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一路走来,从明觉中学到二初中,从孔镇中学到东屏中学,再到石湫中学,一路走来,陶家友面对的学生大多是农村的孩子,不少是留守儿童,他们更需要关爱呵护,陶家友为成全这些孩子们而尽心尽力作出自己的贡献。他将继续坚守乡村教育,引领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教师筑梦前行,追寻专业成长的幸福之路,深深扎根在乡村教育的土壤之中…… 

责任编辑:汤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