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还在读初三的她,因为有过一次接受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某志愿项目活动的捐助,她立志以后也一定要以自己的微薄力量回报社会。于是,就读于南京市幼儿师范的她,辗转寻找到了当年的捐助志愿者,并积极要求参与捐助者所在的志愿项目活动。就读幼师的三年里,除了定期参与志愿者项目活动外,她还经常省下一点生活费买书籍和文具,寄给经同学联系的新疆某小学的2名家庭特困生。如今,走上工作岗位的她,一直在践行着自己当年的承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以赤诚志愿心,为中国梦添彩!她,就是南京市长城小学徐庄敏老师。
敬老助残,呵护心灵
2014年至2017年间,她投身于南京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中心在南京市鼓楼医院肿瘤科开展的志愿者活动,利用培训学校心理咨询员时学到的相关心理知识,陪伴病人,组织活动,为病人们送去心灵春风,增强病人自信心,让他们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2018年起,因特殊原因,她加入了南京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中心大厂小组(大厂社会福利院)的志愿活动。到今年已经整整八年,八年里她努力坚持参加中心的志愿服务活动,并带领学校的师生参与到中心的志愿活动中。八年里的点点滴滴,使她深刻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更让她对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了全新的定义。八年里的每一次的活动,是思想洗礼,更是精神成长!
后排左三为徐庄敏老师
志愿项目,和谐社区
自2016年她在学校成立“读”来“读”往班主任工作室以来,她主动将志愿者服务活动纳入工作室工作计划中,每学期定期带领工作室成员参与各级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她组织推广的阅读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2019年11月,她主持的“读”来“读”往班主任工作室被评为南京市优秀教职工阅读组织。
2017年,她被聘为葛塘街道接待寺社区志愿者,利用每个周末参与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同年,她被聘为葛塘街道“阅读葛塘”项目志愿者,定期、连续参与街道组织的各项活动,并于2019年11月被评为六合区葛塘街道“阅读葛塘”项目优秀志愿者。
2019年9月,她组织学校的青年教师成立“绿色守望”志愿者团队,策划实施“绿·悦读”志愿者活动项目,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带动学生、家长、社区居民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分享、推广等活动,激发了学生、家长、居民的阅读兴趣,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与居民的素养,为构建书香家庭、书香社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2020年11月,长城小学“绿·悦读”志愿者活动项目被评为江北新区师德创新案例一等奖,并被推荐至南京市参加评比,成功申报为南京市首批家长互助示范团重点项目。
垃圾分类,引领风尚
自《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颁布以来,她除了在学校组织开展有关垃圾分类主题教育活动外,还组织“绿色守望”志愿者团队,热心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中。针对社区居民不会分、不想分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活动,提高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意义价值的认识,教会居民正确的分类方法。并通过学生,智慧地对家庭垃圾分类情况进行反馈、表扬、鼓励、巩固等。正是一名党员教师志愿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促使她将垃圾分类活动一直坚持下去。
师者担当,“疫”无反顾
三尺讲台,教书育人,她是普通的人民教师;疫情来袭,身先士卒,她是义无反顾的抗疫志愿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从最初的疫情爆发至今,她积极勇敢地参与到大厂街道、盘城街道、葛塘街道、扬子社区、福基新城社区等诸多社区的抗疫行动中,化身“红马甲”,不分昼夜、不畏炎热、不知疲倦,用行动奔赴,用逆行守护,累计志愿服务时长数百小时,彰显了一名党员教师志愿者的使命与担当!
正因为在抗疫中的突出表现,她先后被评为江北新区“志愿服务先锋”、江北新区“优秀教师志愿者”、江北新区“优秀志愿者”等称号。
公益基金,圆梦“精灵”
绿园里那些或离异、或留守、或家庭特困的小小“精灵”们,最需要来自老师的爱与呵护。2020年10月,她自出经费设立了长城小学“一滴水”幸福基金(公益),开展“圆梦行动”,为那些最需要关爱的孩子们送去春天般的温暖。从“六一心愿”到“生日愿望”,从小书包改造计划到小书桌改造计划,她化身“圆梦使者”,开展的一系列圆梦行动,给十多位孩子送去努力学习的动力与热爱生活的激情!
中国梦是伟大的梦,也是朴素的梦,作为一名扎根乡村25年的党员教师,她以自己的赤诚志愿心、以自己的平凡举动,让中国梦熠熠生辉!